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永锋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低温保护剂
  • 2篇异相成核
  • 2篇成核
  • 1篇低温生物学
  • 1篇条纹
  • 1篇棱镜
  • 1篇激光
  • 1篇干涉条纹
  • 1篇WOLLAS...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张永锋
  • 2篇何立群
  • 1篇张海峰
  • 1篇罗大为
  • 1篇华泽钊
  • 1篇张爱丽
  • 1篇赵刚
  • 1篇陶乐仁
  • 1篇程曙霞
  • 1篇刘忠
  • 1篇赵锐
  • 1篇高大勇

传媒

  • 2篇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生命材料低温保护剂溶液二维降温结晶过程中的分形特征被引量:11
2002年
在低温显微镜下,观察了低温保护剂溶液在降温过程中冰晶的成核与生长过程,并对异相成核结晶过程的图像做了数字处理,观察了冰晶在降温过程中的边界变化规律,发现异相成核后溶液的冰晶最终呈树枝状结构生长,而且随着降温速率加快,冰晶快速生长,对其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该过程具有分形的特征,鉴于这种结构形态变化的时间尺度易于观测,同时也反映了随着溶液黏度升高,水分子扩散难度越来越大,而水分子数目则随结冰量增加又减少等内在规律,则可以通过观察该过程结构形态变化,来研究溶液黏度、水分子扩散和结晶能力随降温速率、保护剂类型及浓度的变化规律,其结构的分形特征,恰好提供了理论工具,即可以在分形理论的框架内分析和了解这些规律。在目前还没有找到合适物理模型的情况下,研究低温保护剂溶液降温结晶和升温再结晶/反玻璃化的预防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何立群张永锋罗大为程曙霞陶乐仁华泽钊张爱丽刘忠高大勇
关键词:低温保护剂低温生物学异相成核
用改进的Wollaston激光剪切干涉法研究溶液薄膜的结晶过程被引量:1
2005年
报道了一种采用激光干涉法观测低温保护剂(CPA)溶液降温结晶过程的方法.对传统的Wollaston棱镜剪切干涉光路进行改造,并与半导体制冷装置相结合,建立了一套实时观测和记录CPA溶液薄膜降温结晶过程的实验系统.从实验记录可以直接得到降温过程中相界面的产生和移动过程;并且可通过干涉条纹分析进一步研究结晶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场和浓度场.以此实验系统为基础,可分别研究降温速率和CPA初始浓度等条件对结晶过程的影响,为了解低温保存过程中溶液结晶的物理机理提供了有力的实验基础.
张永锋何立群赵锐张海峰赵刚
关键词:WOLLASTON棱镜干涉条纹激光低温保护剂
低温保护剂溶液降温结晶过程的实验研究
低温保存过程中,细胞外溶液的相变以及因此而引起的细胞内水分结晶,是造成被保存细胞受到损伤的重要原因.作为细胞所处的外环境,细胞外溶液在降温过程中温度、浓度的变化规律是影响细胞反应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该文采用Wollasto...
张永锋
关键词:异相成核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