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祥
- 作品数:55 被引量:136H指数:7
- 供职机构:赣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江西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高产优质两系杂交早稻“田两优4号”被引量:2
- 2006年
- 介绍了“田两优4号”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 刘跃清张红林刘海平张瑞祥钟晓英张红忠
- 关键词:选育栽培制种
- e型杂交早稻新组合e优2号被引量:3
- 2006年
- e优2号系江西省赣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育含高秆隐性基因eui的籼型长穗颈不育系K17eA与金谷2号配组选育而成的e型杂交早稻新组合,具有米质较优、产量高、抗性较强等特点,于2005年11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 刘海平张红林张瑞祥刘跃清钟晓英张红忠
- 关键词:E型杂交水稻选育
- 两系杂交早籼稻田两优6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 2002年
- 张瑞祥刘海平张红林李土明刘跃清黄兴作
- 关键词:选育栽培技术
- 温度条件对杂交中晚稻结实率的影响被引量:19
- 2008年
- 以四个杂交中晚稻品种(e优21、田两优38、虔两优17和虔两优39)为供试材料,通过两年(2006年和2007年)的分期播种试验对结实率和气温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杂交中晚稻结实率与幼穗分化期和抽穗扬花期的温度条件密切相关,且与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都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最低气温对结实率的影响效果最显著,其次是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低温是造成杂交中晚稻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温度对杂交中晚稻结实率影响的敏感期为始穗前20d到始穗后10d,抽穗扬花后(灌浆乳熟期)的温度条件对杂交中晚稻结实率的影响则相对较小。温度条件对e优21结实率影响的关键期是幼穗分化前期和抽穗扬花期,而对虔两优17、虔两优39和田两优38影响的关键期均是始穗前20d内。
- 郭萌生张红林谢勇邱声春刘跃清刘海平张瑞祥
- 关键词:温度杂交水稻结实率
- 高产抗病籼型杂交早稻——K优66
- 2003年
- 张红林刘海平张瑞祥方又平龚金荣
- 关键词:籼型杂交早稻抗病性高产性选育
- K17eA系列组合选育技术研究总结
- 2011年
- e型杂交水稻是高秆隐性(eui)杂交水稻的简称。本文介绍了江西省赣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第一阶段有选择地利用现成的杂交稻亲本中的具有新质源不育系的保持系育成同型长穗颈不育系K17eA及其系列组合的情况,包括K17eA的选育经过,e型杂交水稻(K17eA系列组合)在区域试验中的产量、性状、米质和抗病性表现,K17eA系列组合的育种技术体系、亲本种子原种生产模式、繁殖制种配套技术以及高产栽培技术。
- 钟晓英刘跃清张红林刘海平张瑞祥张红忠张璞
- 关键词:E型杂交水稻选育技术
- 田两优9号,K优金谷1号,K优66与田两优66被引量:1
- 2004年
- 张瑞祥张红林
- 关键词:每穗总粒数有效穗数三系法垩白粒率粒长金谷
- 籼型杂交早稻K优66
- 2004年
- 张红林刘海平钟晓英刘跃清张瑞祥
- 关键词:籼型杂交早稻栽培技术
- 双元表达三系不育系双兴A和双九A的选育
- 2019年
- 双兴A和双九A是赣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核辐射诱变育种与常规杂交育种技术相结合育成的聚合了长穗颈基因和白化叶色标记性状基因的双元表达籼型三系不育系,2017年8月通过了赣州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现场评议。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技术创新和优势。
- 张红林张璞刘海平钟晓英汪雨萍欧阳春荣张家健谢芳腾章萍邹志华李德悦张瑞祥
- 关键词: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选育
- 早籼型长穗颈不育系吉兴eA选育
- 张红林张瑞祥刘海平刘跃清钟晓英曾祥梅张红忠李坦忠
- 课题来源:(1)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7AAlOZl80;(2)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1BA507A14;(3)江西省首批重大科技创新计划:20061G100300:(4)江西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重点...
- 关键词:
- 关键词:长穗颈不育系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