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田田

作品数:12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电图
  • 4篇心电
  • 4篇心电图
  • 3篇心率
  • 3篇早搏
  • 3篇室性
  • 3篇睡眠
  • 2篇低通气
  • 2篇低通气综合征
  • 2篇动脉
  • 2篇动态心电图
  • 2篇心律
  • 2篇心律失常
  • 2篇心率变异
  • 2篇心率变异性
  • 2篇室性早搏
  • 2篇睡眠呼吸
  • 2篇睡眠呼吸暂停
  • 2篇睡眠呼吸暂停...
  • 2篇睡眠呼吸暂停...

机构

  • 11篇柳州市人民医...

作者

  • 11篇张田田
  • 8篇梁玲娣
  • 5篇廖虹
  • 5篇孙静
  • 2篇覃桂凤
  • 2篇曾延玲
  • 1篇付琳
  • 1篇廖书胜
  • 1篇杨茜
  • 1篇覃惠洵
  • 1篇向川江
  • 1篇王栋栋
  • 1篇黄广苏
  • 1篇覃东琼
  • 1篇邱小鹰
  • 1篇杨明秀
  • 1篇陈燕
  • 1篇陈红
  • 1篇高文
  • 1篇周莹

传媒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实用心电学杂...
  • 1篇中国实用乡村...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影像科学与光...
  • 1篇心电图杂志(...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踝臂指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踝臂指数两项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冠状动脉单支病变患者、冠状动脉双支病变患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各53例,分别定义为研究1组、研究2组、研究3组,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同年龄段健康人(排除有冠状动脉病变)资料53例,将其定义为对照组。采用该院现有的全自动动脉硬化测定仪对四组研究对象的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踝臂指数两项指标水平进行测定,对比两组测定结果和两项指标检测结果阳性率水平。结果研究3组研究对象的脉搏波传导速度明显高于研究2组、研究1组、对照组;研究3组研究对象的踝臂指数水平明显低于研究2组、研究1组、对照组。研究3组研究对象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踝臂指数两项指标水平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研究2组、研究1组、对照组。结论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脉搏波传导速度会呈现异常升高的趋势,踝臂指数水平会呈现异常降低的趋势,且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多不断加剧。
梁玲娣张田田孙静覃桂凤廖虹
关键词:脉搏波传导速度踝臂指数冠状动脉病
踝臂指数与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硬化、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覃惠洵付琳高文廖书胜杨明秀邱小鹰陈红廖虹向川江周莹杨茜覃东琼张田田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狭窄的重要病变基础,各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包括冠心病、脑卒中、外周动脉疾病等之间的关系是共存而非孤立的,他们都是身体血管床存在硬化的证据。而早发现早防治是疾病治疗的最佳方法,符合国家医疗改革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健康体检
2型糖尿病患者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变化的研究综述
2020年
2型糖尿病可引发心肌细胞、大血管上的微血管病变,榆次影响心肌供血,延迟心肌细胞除机复极过程,影响心脏功能,为糖尿病患者死亡首要原因。心肌缺血时,心电检查可见T波峰末期间延长,提示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发生风险升高,因此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变化的研究总结具积极意义。
梁玲娣廖虹张田田
关键词:2型糖尿病
DEG联合心率减速力与短时血压变异对SAHS患者猝死风险的评估
2022年
本文旨在探讨动态心电图(DEG)联合心率减速力与短时血压变异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患者猝死风险评估中的价值。选取92例疑似SAHS患者,最终确诊SAHS的47例患者为观察组,其余45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均进行DEG检查和短时血压变异检测。结果显示,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ANN)、差的均方根(rMSSD)、心率减速力(DC)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心率(HR)、24 h平均收缩压变异值(24 h SBPV)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与SDNN、SDANN、rMSSD、HR、DC、24 h SBPV单项评估相比,六项联合对SAHS患者猝死风险的评估价值较高(P<0.05)。说明SAHS患者猝死风险可使用DEG联合心率减速力与短时血压变异进行评估,且评估价值较高。
梁玲娣曾延玲张田田王栋栋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非特异性疼痛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2019年
目的观察老年帕金森病(PD)患者发生非特异性疼痛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柳州市人民医院2013-2018年收治的老年PD患者318例,分为疼痛组140例和非疼痛组178例,另外选择同期于柳州市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老年人1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疲劳量表-14(FS-14)评分,并对318例PD患者出现疼痛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三组PSQI比较显示,睡眠持续性和使用睡眠药物条目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潜伏期、主观睡眠质量、习惯性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紊乱、睡眠紊乱和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FS-14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Hoehn-Yahr分级、合并抑郁、合并焦虑是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疼痛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特异性疼痛会对老年PD患者的睡眠质量产生明显影响;尤其是病程长、Hoehn-Yahr分级高及合并抑郁、焦虑的患者,更应重视非特异性疼痛的发生,必要时给予综合治疗。
黄广苏张田田
关键词:帕金森病老年非特异性睡眠
室性早搏负荷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及其对左心功能的影响研究
2023年
研究室性早搏负荷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及其对左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柳州市人民医院于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收入的室性早搏患者100例进行研究,依据是否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将其分为特发性室性早搏组52例,以及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组48例,再将两组依据室性早搏的负荷量分为3个亚组:低负荷组(≦10%),中负荷组(10%~20%),高负荷组(>20%)。分析不同室性早搏负荷量下患者的基线情况、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指标(SDNN、SDNN Index、SDANN、r-MSSD、p NN50)。 结果 SDNN、SDNN Index、SDANN、r-MSSD、pNN50在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组的值虽均大于或相等于正常值,但均小于特发性室性早搏组;特发性室性早搏组:SDNN、SDNN Index、r-MSSD、pNN50均有统计学差异;特发性室性早搏射血分数减小,高负荷组射血分数减小的最明显;P<0.05;SDANN无统计学差异。r-MSSD是特发性室性早搏发生心衰事件的预测因素,SDNN、r-MSSD是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发生心衰事件的预测因素。 结论 室性早搏负荷与心率变异性存在一定关系,动态心电图检查中心率变异性及室性早搏负荷,对于临床预测心衰事件有一定的价值,值得临床借鉴与采纳。
张田田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左心功能
OSAHS患者的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性和心率减速力的相关分析
2021年
探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性和心率减速力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本院2020年3月-2021年2月收入的100例OSAHS患者,给予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之后,记录24小时心率变异性指标、心率减速力数值,观察心率变异性和心率减速力的相关性,探讨OSAHS导致心律失常的机制。结果: OSAHS重度患者房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显著较轻中度患者高(P<0.05);心率减速力和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 结论: OSAHS患者的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性和心率减速力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梁玲娣张田田曾延玲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心律失常心率变异性
动态心电图带教方法探讨
2009年
覃桂凤孙静张田田梁玲娣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带教方法常规心电图电学知识心电变化知识层次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跨壁复极离散度增大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预后的关联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研究T波峰末-间期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跨壁复极离散度增大与室性心律失常、梗死程度及冠脉事件发生的关系,为老年心肌梗死预后评估提供指导意见。方法选取该院心内科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3例,女47例,平均年龄(62.37±11.34)岁。另选取其他心脏疾病的老年患者76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2例,女34例,平均年龄(59.56±12.64)岁。分析不同分组患者T波峰末-间期及离散度和校正心率后T波峰末-间期及离散度。结果入院时对照组与AMI组间、AMI组内急性期患者与恢复期患者的T波峰末-间期、离散度及校正心率后T波峰末-间期、离散度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不同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校正心率前后T波峰末-间期、离散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前间壁、前壁、下壁、高侧壁与多支梗死患者之间的校正心率前后T波峰末-间期、离散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校正心率后不同T波峰末-间期患者死亡及入院时冠心病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波峰末-间期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关系密切,对AMI老年患者的近期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梁玲娣廖虹张田田孙静覃贵凤宋筱陈海燕
关键词: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
浅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在诊断房性早搏所致阵发性心房颤动方面的价值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查在诊断房性早搏所致阵发性心房颤动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柳州市人民医院在2014年11月至2016年5月接诊的70例房性早搏所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35例)和动态组(35例)。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对常规组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动态组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并对比两组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动态组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率为85.71%(30/35),常规组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率为51.43%(18/35)。动态组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率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动态心电图对房性早搏所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显著。
张田田梁玲娣廖虹孙静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检查房性早搏阵发性心房颤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