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琳
-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普通小麦-长穗偃麦草杂交后代的细胞学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研究证明在作物进化和育种过程中,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导致作物的遗传多样性降低。当前中国小麦育种在不断引进国外资源的同时,着力挖掘和利用小麦野生近缘种属的重要基因,已成为拓宽中国小麦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和进行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途径。
- 张立琳李小军宋杰杨永乾茹振钢
- 关键词:小麦长穗偃麦草细胞学基因组原位杂交
- 小麦苗期根系抗低温能力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以黄淮麦区种植的10个主要小麦品种为材料,在0~-10℃低温处理下,对其苗期根系的抗低温能力进行了分析,并与当年大田条件下的自然冻害进行比较。2a试验结果表明:0℃处理时,各品种根系抗低温能力没有差异;2007-2008年-5℃处理时,品种间叶片死亡率最大相差25.2个百分点;2008-2009年-2℃、-4℃、-6℃低温处理时,各品种根系抗低温能力差异较大,低温冻害率最大相差分别为8.1、12.5、28.7个百分点;其中,百农矮抗58、邯郸6172和百农160的根系抗低温能力较强。-8~-10℃处理时,各品种均发生比较严重的冻害,最高叶片死亡率达100%。自然条件(-8℃、-11℃)下各品种地上部分(叶片)的死亡率仅为0.4%~9.2%,只相当于-2℃处理时根系产生的冻害。可见,小麦根系对低温更加敏感,远没有地上部分(叶片)抗低温能力强,因此,小麦根系的抗低温能力研究尤显重要。
- 李淦董娜胡海燕李小利张立琳茹振钢
- 关键词:小麦苗期根系抗低温能力冻害
- 不同行距配比对百农矮抗58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研究了不同行距配比对百农矮抗58产量的影响,设5种行距配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行距配比中,随行距增大,单株成穗数相对增加,但产量表现下降的趋势.正常行距、宽窄行、3密1稀3种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而与窄行和宽行间产量达到了显著差异,说明百农矮抗58在实际生产中播种方式比较灵活,推广地区可根据不同的栽培需要灵活设置.
- 冯素伟李淦胡铁柱茹振钢张立琳
- 关键词:百农矮抗58行距
- 六倍体小黑麦和八倍体小偃麦杂交F_2的细胞学特性被引量:2
- 2012年
- 以八倍体小偃麦(远中1号、远中3号和远中5号)与六倍体小黑麦杂交,对F2的形态学及细胞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创造小麦-偃麦草-黑麦异位新种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3个组合F2自交结实率分别为28.11%、41.11%、39.92%。不同组合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分别有8、12、29种类型,组合间染色体数目分别在46~58、49~60、34~64条变异。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异常,组合间平均每个细胞单价体数基本相当,分别为10.45、11.60和11.69。组合远中1号/兰考小黑麦和远中3号/兰考小黑麦中具多价体的细胞频率非常相近,分别为40.7%和39.2%,明显高于远中5号/兰考小黑麦组合中的频率(33.0%)。3个组合均出现较低频率的染色体桥,分别为6%、3%、3%。在二分孢子和四分孢子中普遍观察到微核。研究结果为揭示小麦-偃麦草-黑麦属间杂种染色体遗传特征提供了依据。
- 张保民张立琳李小军茹振钢
- 关键词:黑麦中间偃麦草细胞学
- 小麦—中间偃麦草衍生材料农艺性状、HMW-GS及GISH鉴定被引量:4
- 2016年
- 本研究分析了143个小麦—中间偃麦草种质材料的农艺性状、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及部分代表性材料的染色体构成,旨在为小麦育种中广泛有效地利用这些种质提供有用信息。结果表明,小麦—中间偃麦草种质主要农艺性状变异丰富,其在穗长、小穗数和分蘖数性状上明显优于主栽品种,分别有142(99.3%)、125(87.4%)和62(43.4%)个小麦—中间偃麦草材料的穗长、分蘖数和小穗数大于主栽品种的平均值。供试材料在Glu-1的3个基因位点上共检测到12个等位变异,形成15种亚基组合类型,以(2*,7+8,5+10)为主,占所有材料的25.7%;Glu-A1(1和2*)、Glu-B1(7+8)和Glu-D1(5+10)位点的优质亚基比例分别达到了68.4%、68.4%和52.0%,有102(71.3%)个材料在Glu-1的2或3个位点同时具有优质亚基;有17个材料的优质亚基组合为(2*,7+8,5+10)或(1,7+8,5+10),且在穗长、小穗数和分蘖数性状上均优于主栽品种。进一步对30个代表性材料GISH分析发现,8个为八倍体小偃麦,其他为非整倍体。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材料可以作为改良普通小麦的有益基因资源。
- 李小军李淦胡铁柱胡喜贵孙玉茹振钢宋杰张立琳
- 关键词:小麦中间偃麦草农艺性状HMW-GSGISH
- 小麦新品种百农矮抗58及其亲本矮秆基因的检测被引量:9
- 2012年
- 为探索百农矮抗58小麦所含的矮秆基因及其来源,应用赤霉素反应和分子标记检测了百农矮抗58及其亲本周麦11、豫麦49号、郑州8960的矮秆基因。结果表明:郑州8960为赤霉素敏感型,其他3个品种对赤霉素不敏感;分子标记检测显示,矮抗58、豫麦49号、郑州8960携带Rht-D1b基因,周麦11携带Rht-B1b基因,4个品种均没有扩增出Rht8基因的192bp标准带。
- 王刚胡铁柱李小军董娜冯素伟李淦张立琳茹振钢
- 关键词:小麦百农矮抗58矮秆基因分子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