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迁西
- 作品数:11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宜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西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百合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技术被引量:2
- 2005年
- 晏文武张迁西梅赣华邹卫来巴国强晏春云卢湖北
- 关键词:百合属病虫害发生单子叶植物特种蔬菜百合科多年生
- 杂交晚籼协优赣26号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 2006年
- 协优赣26号具有高产、优质、强抗等特点,介绍其主要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 肖平余伟苏生春张迁西
- 关键词:杂交晚籼栽培技术
- 杂交晚籼协优赣26号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 2006年
- 协优赣26号(协优1429)是宜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协青早A为母本与自育恢复系C1429(系以美国长粒优质稻Lemont与明恢63杂交育成)为父本选配而成的籼型杂交晚稻新组合。
- 肖平余伟张迁西苏生春
- 关键词:杂交晚籼栽培技术籼型杂交晚稻明恢63协青早A
- 两系杂交油菜“两优586”的高产分析
- 2004年
- 20 0 2~ 2 0 0 3年度对两系杂交油菜两优 5 86高产示范典型田块的产量、产量结构和栽培措施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 ,两优 5 86单产达 2 10 0~ 2 3 96.6kg/hm2 的产量结构为角果数 3 496.3万~ 5 5 49.0万个 /hm2 ,角粒数 2 0粒以上 ,千粒重 4g以上 ,植株高度 186.9~ 192 .6cm ,一次分枝数 10个左右。
- 张迁西袁卫红雷良辉龚秋林
- 关键词:杂交油菜两优586栽培技术
- 浅谈高效经济作物苎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 2008年
- 宜春市是农业大市,苎麻一直是传统的经济作物,苎麻生产作为支柱产业给农民带来较大效益。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必须重新审视高效经济作物苎麻的有效价值,充分发挥苎麻的经济效益。
- 张迁西高海军
- 关键词:经济作物苎麻新农村建设
- 杂交早稻纹枯病药剂防治次数对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04年
- 研究了杂交早稻纹枯病药剂防治次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5%井冈霉素水剂防治水稻纹枯病一次的小组产量与防治二次的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不防治的小组产量;药剂防治次数对千粒重的影响与对产量的影响基本一致。因此一般年份杂交早稻纹枯病只需进行一次药剂防治。
- 华菊玲李湘民罗任华李小美刘平安张迁西
- 关键词:水稻纹枯病杂交早稻药剂防治千粒重井冈霉素
- 甘蓝型杂交油菜异地(青海)制种技术研究及应用
- 刘尊文张迁西吴平周贱根袁卫红付忠彭小松戴长德刘宁余伟周小萍雷雪芳李海龙沈俊高
- 由我所承担的2001年省科技厅农业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及2001-2002年度国家“86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西部预研课题(国科生字[2000西12号]),属农业应用研究领域。90年代前,油菜杂交制种局限于当地制种,没有在跨油...
- 关键词:
- 关键词:杂交油菜制种
- 甘蓝型两系杂交油菜异地(青海)制种技术被引量:2
- 2008年
- 为探索甘蓝型两系杂交油菜异地制种技术,在江西的宜春、靖安,青海的西宁、互助、平安等地进行了研究。通过不同地点、不同隔离条件、父母本不同行比、不同播期试验,首创了一套两系杂交油菜高原制种新体系。
- 张迁西吴平刘尊文周贱根袁卫红周小萍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制种
- 赣油14号不同播期的产量比较被引量:2
- 2006年
- 通过不同播期试验,研究赣油14号播期与群体产量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江西宜春,赣油14号的最佳播期为10月6日,适宜播期为9月29日。10月13日,产量可达1792.5—1929.8kg/hm^2;随着播期的推迟,产量表现为先增后减,变异系数为10.2;在产量结构3因子中,单株有效角果数对产量影响最大,变异系数达13.7;其次是千粒重,变异系数为4.45%;每角粒数对产量影响最小,变异系数为1.42。
- 苏生春雷雪芳张迁西肖平
- 关键词:杂交油菜播期
- 生态型两系杂交油菜“赣两优二号”繁育与配套栽培集成技术被引量:4
- 2009年
- 赣两优二号是江西省宜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甘蓝型油菜光温敏雄性不育两用系26S为母本,与恢复系C-189配组育成的生态型两系杂交油菜品种,2006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及省级鉴定。介绍了该品种的生育特性、繁育与配套栽培的高产集成技术。
- 吴平刘尊文张迁西袁卫红周贱根
- 关键词:两系杂交油菜赣两优二号高产栽培集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