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金秋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淀粉酶
  • 1篇休眠
  • 1篇芽休眠
  • 1篇遗传多样性分...
  • 1篇碳氮
  • 1篇碳氮比
  • 1篇内源
  • 1篇种质
  • 1篇种质资源
  • 1篇自由态
  • 1篇小麦
  • 1篇小麦种
  • 1篇小麦种质
  • 1篇小麦种质资源
  • 1篇麦种
  • 1篇牡丹花
  • 1篇花芽
  • 1篇谷氨酰胺
  • 1篇谷氨酰胺合成...
  • 1篇GS

机构

  • 3篇青岛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张金秋
  • 2篇王春华
  • 2篇穆平
  • 1篇张晓玲
  • 1篇盖树鹏
  • 1篇劳俊峰

传媒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部分小麦种质资源HMW--GS组成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金秋
文献传递
牡丹花芽休眠解除进程中碳氮比的变化与低温处理时间的关系被引量:6
2012年
以牡丹‘鲁荷红’花芽为材料,对不同低温处理的牡丹花芽的4种营养物质的含量进行测定,同时测定淀粉水解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目的是探索其变化趋势与牡丹休眠解除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在牡丹花芽休眠解除过程中,淀粉、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是基本打破休眠时,即低温15天时,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所降低,打破休眠后,又恢复含量;而游离氨基酸的量变化不明显,整个过程趋于稳定。其花芽的总体碳氮比,在未感受低温时,比值较低,感受低温后的花芽其总体的碳氮比持续处于较高的水平,并趋于稳定。在牡丹花芽休眠解除过程中,淀粉水解酶活性持续缓慢升高,可溶性糖含量升高,碳水化合物积累,是碳氮比升高的重要原因。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感受低温15天时达到最高值。
张金秋张晓玲王春华盖树鹏穆平
关键词:休眠碳氮比淀粉酶谷氨酰胺合成酶
花芽内源自由态IAA的提取和定量测定
花芽内源自由态IAA的提取和定量测定,涉及本发明涉及植物内源IAA的提取与定量测定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花芽进行精处理,使花芽内部的自由态IAA可以与其他杂质很好的分离开来,同时用HPLC技术进行精确的定量测定,以更...
穆平劳俊峰王春华张金秋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