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齐

作品数:8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电子电信

主题

  • 4篇图像
  • 2篇目标检测
  • 2篇孔径雷达
  • 2篇雷达
  • 2篇合成孔径
  • 2篇合成孔径雷达
  • 2篇SAR图像
  • 1篇动态规划
  • 1篇运动估计搜索...
  • 1篇帧间
  • 1篇帧间预测
  • 1篇帧间预测编码
  • 1篇搜索
  • 1篇搜索算法
  • 1篇图像处理
  • 1篇图像混合
  • 1篇图像识别
  • 1篇图像增强
  • 1篇全零块检测
  • 1篇自适

机构

  • 6篇空军工程大学
  • 2篇空军工程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长...

作者

  • 8篇张齐
  • 7篇毕笃彦
  • 5篇曹琦
  • 2篇王晓薇
  • 1篇王德江
  • 1篇程英蕾
  • 1篇熊磊
  • 1篇许悦雷
  • 1篇王伟
  • 1篇郝树春
  • 1篇田乐
  • 1篇李永乐

传媒

  • 2篇微计算机信息
  • 1篇光电子.激光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电子学报
  • 1篇光电工程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第七届全国信...

年份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MAC在FPGA中的高效实现被引量:3
2007年
乘累加器在DSP算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在,很多前端DSP算法都通过FPGA实现。结合FPGA具体的硬件结构,提出了乘累加器在FPGA中实现的改进方法:流水线技术、CSD编码、DA算法,最后给出了这几种方法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这些方法的应用能大幅度的提高乘累加器在FPGA中的运行性能。
曹琦毕笃彦张齐
关键词:流水线CSD编码DA算法
基于稀疏流形学习的SAR图像识别被引量:8
2010年
稀疏性是SAR图像的一个显著特征,而且SAR图像存储模式的维数很高,要对其进行识别存在很多困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稀疏流形学习的SAR图像识别方法.首先进行图像增强,以保持目标的边缘结构信息;其次利用样本协方差矩阵的谱范数确定能得出数据低维流形的最少数据点数;再利用拉普拉斯特征值映射(LE)的核化方法计算样本外点的低维嵌入;最后采用KNR分类器进行识别.MSTAR仿真实验证明了其可行性,并与其它识别方法进行比较,验证了其优越性.
王伟毕笃彦熊磊田乐张齐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识别
融合灰色预测和HOGI特征的红外目标跟踪方法被引量:3
2010年
针对红外目标跟踪时不能有效提取目标特征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红外目标稳健跟踪方法.首先利用灰色模型预测目标位置,然后建立以此预测位置为中心候选目标区域的方向梯度-灰度直方图特征模型,并将此特征引入到Mean Shift算法中,以实现对红外目标的精确跟踪.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跟踪精度高,在目标出现部分遮挡或全部遮挡时,仍能跟踪目标,确保目标不丢失,体现出该跟踪方法良好的鲁棒性.
张齐曹琦王晓薇毕笃彦
关键词:均值漂移目标跟踪图像处理
红外点目标检测中的能量累积被引量:20
2010年
针对在红外图像目标检测中利用传统动态规划进行能量累积存在较大的能量扩散效应,且检测速度慢、检测概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规划的红外点目标检测能量累积方法。该方法在传统的动态规划递推式中引入了加权信息熵衰减因子和方向性信息权值。加权信息熵可以反映目标的运动信息,当某搜索区域存在目标运动时,能量累积衰减率小;当目标不存在时,能量累积衰减率大,从而保证了目标轨迹区域能量的大幅累积。方向性信息能够反映目标的运动轨迹方向,能使能量以大概率沿着目标运动方向有效累积。用本文方法和传统的DPA能量累积方法对平均信噪比为2.1725的12帧序列图像进行实验和比较,结果显示,传统DPA能量累积要到第9帧才能到达检测阈值,检测概率为0.956,并且会产生虚假轨迹;而本文方法到第5帧就已经到达检测阈值,检测概率为0.915。结果表明,该方法缩小了能量扩散效应区域,提高了点目标的检测概率和检测速度。
曹琦王德江张齐毕笃彦
关键词:目标检测动态规划
一种新的空时域滤波小目标检测方法被引量:6
2009年
为了提高红外图像序列中弱小目标的信噪比和检测概率,同时考虑检测算法实时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空时域滤波的小目标检测方法。首先,以第一帧图像为参考帧,对各帧图像进行运动补偿;然后,对运动补偿后的各帧图像在空域进行方差加权信息熵滤波,对空域滤波后图像采取双向隔帧差分的时域滤波;最后通过检测差分图像中的"凸包",抑制背景和噪声,检测小目标。文中给出了实验结果与分析,并与其他方法作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上述方法能大幅度的提高目标的信噪比,检测小目标,且实时性好。
曹琦毕笃彦张齐
关键词:小目标检测
基于初始预测点和全零块检测的自适应模板运动估计搜索算法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起始预测点和全零块检测的快速整数像素运动搜索算法。运动估计是实现帧间预测编码的关键,快速运动估计算法一直是研究热点,本文设计了一种符合实际图像序列的搜索模板,将全零块检测和起始顶测点同时应用在运动搜索过...
张齐毕笃彦许悦雷
关键词:H.264标准全零块检测自适应模板帧间预测编码
文献传递
一种改进的基于各向异性微分的SAR图像增强方法被引量:2
2010年
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经过相干斑抑制后,图像中目标边缘会出现模糊。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各向异性微分的SAR图像增强方法。该方法在梯度方向和与梯度垂直方向构造了两个扩散系数分布函数。在非目标边缘区域,各方向扩散程度不同,对相干斑噪声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在目标边缘区域,梯度方向不做平滑,以保护和增强边缘,而在垂直于梯度方向有较大的平滑,突出边缘轮廓。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相干斑抑制能力和边缘增强能力。
张齐曹琦毕笃彦王晓薇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相干斑抑制图像增强
基于小波变换的SAR图像混合编码实现
2009年
与普通光学成像相比,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拥有很多优良特性,使得SAR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星载或机载SAR图像数据量非常庞大,对图像的传输能力和存储空间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地压缩成为实际应用中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小波系数直接舍高压缩方法和默认阈值压缩方法的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混合编码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SAR图像的压缩,实现了高压缩比下较高保真度的处理效果。
李永乐程英蕾郝树春张齐
关键词:小波变换SAR图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