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齐

作品数:9 被引量:2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9篇地震
  • 7篇地震动
  • 5篇地震动衰减
  • 5篇地震动衰减关...
  • 3篇汶川地震
  • 2篇下一代
  • 1篇地震动特性
  • 1篇地震破坏
  • 1篇地震预测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数据集
  • 1篇土层
  • 1篇强地震
  • 1篇强地震动
  • 1篇强震
  • 1篇主观

机构

  • 9篇中国地震局工...
  • 4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中国地震局

作者

  • 9篇张齐
  • 6篇胡进军
  • 6篇谢礼立
  • 5篇姜治军

传媒

  • 2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第六届全国防...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地震动衰减关系的区域性差异研究
近年来,随着强震观测技术的发展,全球强震资料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由于地震分布和强震资料分布的不均匀性,对于大部分强震资料相对不足的区域,基于强震资料建立衰减关系的方法尚不可行。针对这一现状,通过对强震资料相对丰富区域建立...
张齐
关键词:地震动
NGA模型概述及其在中国适用性的初步探讨被引量:4
2012年
该文旨在介绍美国下一代衰减关系(NGA)的技术要点和模型建立过程,重点讨论NGA模型对汶川地震的预测值和观测值的比较。通过对Mw7.9级汶川地震的断层距200km以内的基岩场地的地震动参数与NGA模型的预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反应谱短周期段(T<0.5s),观测值比NGA模型预测值略大;而在长周期段(T>1s),NGA模型预测值偏大(预测值与观测值的比值可达3~4)。最后探讨建立中国新一代地震动衰减关系的发展前景和面临的困难。
张齐胡进军姜治军谢礼立
关键词:汶川地震
NGA模型概述及其在中国适用性的初步探讨
该文旨在介绍美国下一代衰减关系(NGA)的技术要点和模型建立过程,重点讨论NGA模型对汶川地震的预测值和观测值的比较。通过对Mw7.9级汶川地震的断层距200km以内的基岩场地的地震动参数与NGA模型的预测值进行比较,结...
张齐胡进军姜治军谢礼立
关键词:地震预测
中国西部强地震动衰减关系初步研究
作为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核心环节,地震动衰减关系是确定抗震设防参数的重要依据。建立合理的衰减模型更加真实地反映地震动特性,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减小模型不确定性,是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的目标。近十几年来从一些大震中获取的近场地震动...
张齐
关键词:地震动衰减关系地震动特性
文献传递
地震动衰减关系的区域性差异研究
2017年
近年来,随着强震观测技术的发展,全球强震资料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由于地震分布和强震资料分布的不均匀性,对于大部分强震资料相对不足的区域,基于强震资料建立衰减关系的方法尚不可行。针对这一现状,通过对强震资料相对丰富区域建立的衰减关系进行科学合理的修正,使其能应用于强震资料匮乏区域是一种可能的思路。
张齐
关键词:地震动衰减关系
两阶段残差分析建立地震动衰减关系的方法
两阶段残差分析建立地震动衰减关系的方法,涉及一种建立地震动衰减关系的方法。为了解决采用回归得出的衰减关系存在对于地震破坏严重的近场地区地震动参数的估计误差较大、震动参数估计结果具有不确定性、预测结果存在较大主观误差和主观...
胡进军张齐谢礼立
文献传递
中国西部地区场地放大模型被引量:6
2013年
为探讨场地对地震动的影响,选取汶川地震主震、余震记录及美国下一代地震动衰减关系(NGA)项目的强震记录,通过比较地震动观测值与基岩衰减关系预测值得到场地放大系数.分析得出以Vs30和参考地震动为变量的场地放大连续函数模型.模型考虑了场地的K30对地震动影响的差异,反映了汶川地区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影响.通过随机效应方法回归了模型系数.模型结果表明:当参考地震动小于45~55gal时,其对场地放大无影响;当参考地震动大于45~55gal时,相同场地上随其增大场地放大系数减小;而且参考地震动对软场地上短周期地震动的场地放大影响显著,对硬土场地影响不显著.
姜治军胡进军谢礼立张齐
关键词:地震动衰减关系汶川地震
中国西部地区新一代地震动衰减模型被引量:7
2013年
针对我国西部地区,选取汶川地震和部分国外地震记录,通过残差分析方法建立考虑断层破裂机制、场地条件以及上盘效应的地震动衰减模型,应用随机效应回归方法确定模型系数.结果分析表明:模型整体上能较好地预测汶川Ms8.0级地震断层距200,km以内的地面运动,但在反应谱长周期段,模型预测值比实际观测值略大;模型在短周期段(T<1,s)预测反应谱与4个美国下一代地震动衰减关系(NGA)模型平均值一致,长周期段(T>2,s)模型预测反应谱小于美国下一代衰减关系模型平均值.
张齐胡进军谢礼立姜治军
关键词:汶川地震
考虑土层非线性效应的四川地区场地放大系数模型被引量:4
2016年
为研究四川地区场地放大效应对地震动的影响,选取了该地区105个场地的钻孔资料和897条强震记录,结合强震数据分析和等效线性化计算结果讨论了地震动强度、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场地放大的影响,建立了考虑土层非线性反应的场地放大系数模型,并探讨了模型在地震动估计中的应用效果。对模型结果的分析表明:当地震动强度较小时,场地放大系数随Vs30增大而减小,减小的幅度与反应谱的周期相关,当周期为0.2 s时,减小得最为显著;当地震动强度较大时,在同一场地上,场地放大系数随地震动强度增大而减小,减小的幅度与反应谱的周期相关,当周期大于1 s时,场地放大系数与地震动强度无关;此外,土层非线性反应对地震动的影响随场地变硬而不明显,当Vs30大于500 m/s时,可忽略这一影响。与只考虑线性场地反应影响的地震动衰减关系相比,利用本文模型建立的地震动衰减关系可显著地减小估计四川地区地震动时的标准差,尤其对于近场短周期地震动减小幅度可达12%。
姜治军胡进军张齐谢礼立
关键词:地震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