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强中华

作品数:40 被引量:52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华师范大学科研启动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哲学宗教
  • 17篇文学
  • 2篇艺术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20篇荀子
  • 5篇新语
  • 5篇世说新语
  • 5篇《世说新语》
  • 4篇天人观
  • 3篇性善
  • 3篇儒学
  • 3篇士人
  • 3篇魏晋
  • 2篇典故
  • 2篇性恶
  • 2篇人性
  • 2篇人性善
  • 2篇人性善恶
  • 2篇善恶
  • 2篇诗歌
  • 2篇庄子
  • 2篇自然之天
  • 2篇外传
  • 2篇魏晋士人

机构

  • 34篇西华师范大学
  • 7篇华东师范大学
  • 5篇南京大学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外国语大...

作者

  • 40篇强中华
  • 1篇杜二敏
  • 1篇曹嘉玲
  • 1篇王琼
  • 1篇陈冉
  • 1篇杨秋红

传媒

  • 2篇天津音乐学院...
  • 2篇北方论丛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孔子研究
  • 2篇延安大学学报...
  • 2篇现代哲学
  • 2篇船山学刊
  • 2篇殷都学刊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齐鲁学刊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哲学史
  • 1篇管子学刊
  • 1篇黄冈师范学院...
  • 1篇广西大学学报...
  • 1篇五邑大学学报...
  • 1篇学术论坛
  • 1篇天水师范学院...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0
  • 10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韩诗外传》与《荀子》用《诗》之异同
2014年
前人多笼统言说《韩诗外传》与《荀子》之间的诗学关系,在研究方法上也存在以《韩诗外传》和《荀子》所用之"诗"较多相同为证据,推论二者在《诗》传上之关系等问题。而通过对《荀子》与《韩诗外传》在同一语境下用《诗》情况的微观考察可见,《韩诗外传》用《诗》与《荀子》大异而小同。同时,就著作目的而言,《荀子》为立说而用《诗》,《韩诗外传》为解诗而引事、引理。而就具体每一处用《诗》来说,《韩诗外传》与《荀子》类似,体现出以诗证事、以诗证理的特征。
强中华
关键词:《韩诗外传》《荀子》用《诗》
萧梁帝王文艺研究
本文以史实为依据,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萧梁帝王的文化功过作了全面考察。本文分以下几部分论述:第一章论述了 两汉至梁朝以来文化传统的形成与因革,第二章论述了从军旅到皇族的萧梁帝王及其文化心态,第三章讨论了萧梁帝王的文化盟主...
强中华
关键词:文艺研究文化心态
文献传递
数典而不忘祖——班固对荀子刑法思想历史地位的确认
2009年
班固《汉书.刑法志》参考了《荀子》之《王制》《议兵》《正论》观点。对比可见:班固极力赞赏荀子的刑法思想,在刑法起源、刑法与礼义关系以及是否有象刑这三个方面,班固受到荀子的启发;与荀子完全不同的是,班固还从形而上的角度探讨了刑法的起源;班固对荀子思想的接受,正是汉代礼治与法治并重的社会实践在理论界的反应。
强中华
关键词:荀子班固刑法兵法
荀子天人观的四重内涵
2012年
荀子所谓"天",多属自然之天。在他看来,天生万物、天道奇妙,但天道自然,并无人格意志。而且天道与人道具有本质区别,人类应该做到"知天"与"不求知天"的辩证统一:一方面,人类缺乏足够能力,亦无必要,汲汲于解释天道运行的终极根源;另一方面,为了自身的福祉,人类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了解天道、顺应天道、利用天道。荀子有时也借天道的权威论证社会制度的合法性,为了强调礼制的作用,他甚至认为完善的人间礼制可以影响天道的运行,这显然与其天人相分的主体思想背道而驰。
强中华曹嘉玲
关键词:荀子天人相分
从《世说新语》看“春秋三传”在汉末魏晋士人中的传播
2016年
《世说新语》记载了不少与"春秋三传"相关的逸闻轶事,其中,绝大部分为汉末魏晋士人在言谈中灵活化用"春秋三传"典故的逸闻趣事。士人们或以"春秋三传"经义为准绳,砥砺品节,互相激励;或以经义为标准,品鉴他人;或以"春秋三转"为依据,为自己的行为寻找理论依据;或化用"春秋三传"典故,增强言谈的艺术趣味。就化用"春秋三传"的方式而言,士人很少明示典故的出处,而是直接将其灵活转化为自己谈话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用典方式使得他们的言谈颇具机锋,简洁含蓄,意味无穷。
强中华
关键词:《世说新语》用典机锋
孟子的人性善恶混论被引量:1
2020年
孟子的人性论有一个常被忽略的面向:人的感官欲望生而具有,亦属人性;感官欲望中含有易于趋恶的因素,这种因素往往遮蔽了善端的有效扩充;意欲成善,必须努力抑制生而具有的恶端;正因为恶端自发,不易控制,因此,成就现实之善,还必须依靠来自外部的优质教育。综合而言,孟子充分认识到人性善恶两端并存的事实,并提出了自成其善、教而成善的两种不同路径。
强中华
《庄子》与审美高峰体验及其社会理性缺失之批判
2004年
《庄子》对于审美高峰体验的论述十分精辟,但它又因在语言表述上经常排斥社会理性,而为后代纵欲者提供了非理性沉迷的口实;审美的高峰体验只有与社会理性精神高度整合,才有可能使人类踏上真正的审美之路。
强中华
关键词:《庄子》社会儒家
从《世说新语》看《论语》与士人的言谈艺术被引量:1
2017年
《世说新语》大量记载了汉末魏晋士人在相互对话中灵活化用《论语》的逸闻趣事。士人或以《论语》经义自我砥砺,或借《论语》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合理依据,或凭借《论语》劝说或品评他人,或依据《论语》批评讽刺他人,或通过《论语》增强谈话的艺术趣味。就士人活用《论语》典故的方式而言,多数未说明其语出自《论语》,而是直接把《论语》的原话或典故灵活转化为自己谈话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用典方式使得他们的谈话机锋迭出,简洁含蓄,充满幽默。这种语言艺术正是魏晋风度的应有之义。
强中华
关键词:《世说新语》《论语》典故机锋含蓄
叔孙通儒学实践批判之批判被引量:2
2010年
作为一名儒者,叔孙通深谋远虑,因利乘便,与时俱进,行事委婉,终为汉家重用。但人们对其儒学实践颇有微词。其实,叔孙通成功的儒学实践正是先秦以来儒家自我调整、自我革新的结果,它促成了儒家政治理想向现实的转化,并为儒学从私学逐步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践经验。
强中华
关键词:叔孙通儒学汉高祖汉惠帝王夫之
论《世说新语》中的《诗经》典故被引量:2
2016年
《世说新语》涉及与《诗经》有关的事迹共三十三则,其中多为汉末魏晋士人灵活化用《诗经》典故的逸闻趣事。士人或以《诗经》经义为准绳,砥砺品节,互相激励;或以经义为标准,品鉴他人;更多的情况则是化用《诗经》典故,增强言谈的艺术趣味。从化用典故的形式看,与先前惯例大不相同,他们一般不再提及《诗经》或《诗经》中的篇名,而是直接把《诗经》的典故活用为谈话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化用经典的方式正是魏晋名士言谈崇尚机警有锋、追求简洁含蓄的表现。
强中华
关键词:《世说新语》典故《诗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