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建平

作品数:44 被引量:160H指数:8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慢性
  • 19篇细胞
  • 16篇肝炎
  • 13篇乙型
  • 13篇树突
  • 12篇乙型肝炎
  • 12篇慢性乙型
  • 11篇树突状
  • 11篇树突状细胞
  • 11篇外周
  • 11篇外周血
  • 11篇慢性乙型肝炎
  • 9篇外周血树突状...
  • 9篇病毒
  • 8篇健脾
  • 7篇中医
  • 6篇中医药
  • 6篇肝癌
  • 5篇乙肝
  • 5篇乙肝病毒

机构

  • 44篇湖南中医药大...
  • 14篇湖南中医药大...
  • 2篇解放军总医院...
  • 1篇长沙市中心医...
  • 1篇上海伯豪医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4篇彭建平
  • 31篇孙克伟
  • 18篇伍玉南
  • 8篇陈斌
  • 5篇何芳
  • 4篇张涛
  • 4篇黄裕红
  • 4篇祁双林
  • 4篇欧松
  • 3篇胡莉
  • 3篇阳航
  • 3篇闻杰
  • 2篇陈晨
  • 2篇张帆
  • 2篇彭杰
  • 2篇王若宇
  • 2篇陈兰玲
  • 2篇张茜茜
  • 2篇朱文芳
  • 1篇黄慧琴

传媒

  • 10篇中西医结合肝...
  • 7篇临床肝胆病杂...
  • 3篇湖南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草药
  • 2篇中医药临床杂...
  • 2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肝博士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2012年朱...
  • 1篇全国第4届中...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3
  • 8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脐带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亚群的体外诱导及鉴定
:建立pDCs的体外培养方法. 方法:采集健康产妇脐带血40mL,分离脐带血单个核细胞,用含rhFlt3-L 100ng/ml、IL-3 10ng/mL的RPMI1640完全培养基连续培养7d,每隔1天半量换液.第...
彭建平孙克伟银丝丝伍玉南
关键词:脐带血细胞培养体外诱导
原发性肝癌并腹水的中医临床用药规律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并腹水的中医临床用药规律及特点,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186例原发性肝癌并腹水患者病例资料,建立临床中医用药数据库,对数据进行频数、关联规则等分析。结果186例患者其主证型从高到低依次为:肝血瘀阻证、肝血瘀阻证兼脾虚湿盛证、脾虚湿盛证、肝郁气滞兼肝血瘀阻证、气阴两虚证、湿毒蕴炽证,其中肝血瘀阻证临床总有效率最高。药物使用频率居于前15位的药物分别为:丹参、郁金、桃仁、穿山甲、红花、党参、黄芪、甘草、薏苡仁、茯苓、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柴胡、当归、鳖甲。结论原发性肝癌并腹水患者临床证型最常见为肝血瘀阻证,“活血祛瘀、利水渗湿、健脾理气、清热养阴”为中医治疗原发性肝癌并腹水的主要原则,其中活血祛瘀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
张帆陈斌伍玉南彭建平景婧孙克伟
关键词:辨证规律用药规律
补肾解毒方与健脾解毒方含药血浆对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不同免疫状态患者外周血T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比较补肾解毒方和健脾解毒方对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不同免疫状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Ts)功能的影响。方法:36例门诊慢性HBV感染患者,根据患者免疫状态分为免疫耐受组(18例)、免疫清除组(18例),另选择10名健康人作健康组。分别采集抗凝外周静脉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进一步分离提取培养T细胞,采用大鼠补肾解毒和健脾解毒药物血浆进行干预。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以及CD28+分子的表达,观察T细胞培养上清液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结果:健脾解毒药物血浆与补肾解毒药物血浆干预后CD3+、CD4+、CD8+以及CD28+分子表达率升高,且补肾解毒药物血浆提高CD28+表达率优于健脾解毒药物血浆(P<0.05)。两种含药血浆干预后T细胞分泌的IFN-γ水平较干预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肾解毒方和健脾解毒方都能促进慢性HBV感染患者T细胞功能的恢复,且两种含药血浆对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T细胞功能的影响更为显著。
欧松孙克伟彭建平祁双林闻杰胡莉
关键词:健脾解毒方
慢性HBV感染不同免疫状态肝郁脾虚证与肝胆湿热证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功能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观察慢性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不同免疫状态肝郁脾虚证和肝胆湿热证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功能变化,了解慢性HBV感染两证型的免疫表达特点,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化依据。方法选取40例慢性HBV感染患者,根据免疫状态分为两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免疫清除状态)20例,其中肝郁脾虚证10例,肝胆湿热证10例;慢性HBV携带组(免疫耐受状态)20例,其中肝郁脾虚证10例,肝胆湿热证10例;另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志愿者体检健康者10名为健康对照组,分别对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进行体外培养,以倒置显微镜和电镜观察DCs外部形态和超微结构,检测DCs的表面分子HLA-DR、CD80、CD86、CD1a的表达及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采用MTT法检测其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以比较DCs在慢性HBV感染不同阶段两证型中的功能特点,分析两证型间DCs各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慢性HBV携带组两个证型患者CD86、CD80及HLA-DR表达率降低,慢性乙型肝炎组两个证型患者CD80表达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肝郁脾虚证患者CD86、HLA-DR低于肝胆湿热证,慢性HBV携带组肝郁脾虚证CD80低于肝胆湿热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IL-12及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肝郁脾虚证患者IL-12及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低于肝胆湿热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不同免疫状态肝郁脾虚证与肝胆湿热证患者外周血DCs功能存在差异。DCs表型及功能检测在疾病的同一阶段可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化指标,反映两证型免疫表达的特点及免疫学内涵。
何芳孙克伟彭建平
关键词:慢性HBV感染肝郁脾虚证肝胆湿热证树突状细胞
孙克伟教授补肾解毒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理论探讨
2023年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一种全球性的传染性疾病,全世界估计有2.92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1],全球每年有超过88万人死于CHB导致的终末期肝病[2]。目前西医治疗有多种手段,如:干扰素α(IFNα)、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核苷类似物(NAs)等[3],近十几年来,IFNα、NAs抗病毒治疗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但在经历快速发展之后.
彭建平张道平孙克伟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补肾解毒法对HBV感染免疫耐受期产妇脐带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中Toll样受体9、干扰素调节因子7及α-干扰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补肾解毒法对免疫耐受期产妇脐带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s)中Toll样受体9(TLR9)、干扰素调节因子7(IRF7)、α-干扰素(IFN-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HBV感染免疫耐受期产妇10例,体外培养脐带血pDCs。同时制备补肾方(六味地黄丸)、解毒方(甘露消毒丹)、补肾解毒方(六味地黄丸合甘露消毒丹)含药血浆。将培养第7d的pDCs分为空白组、补肾药物血浆组、解毒药物血浆组、补肾解毒药物血浆组、无药血浆组5组进行干预。培养48 h后Real-Time PCR检测pDCs中TLR9、IRF7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DCs中TLR9、IRF7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pDCs培养上清液中IFN-α水平。结果:补肾与补肾解毒含药血浆均能一定程度上提高HBV感染免疫耐受期产妇脐带血pDCs中TLR9、IRF7 mRNA及蛋白的表达,尤以补肾解毒方含药血浆对TLR9、IRF7 mRNA及蛋白的表达影响最大,而解毒方药物血浆不能提高pDCs中TLR9、IRF7 mRNA及蛋白表达。补肾与补肾解毒方药物血浆均能一定程度上提高pDCs培养上清液IFN-α的表达,尤以补肾解毒方影响最大,而解毒方药物血浆不能提高IFN-α表达水平。结论:补肾解毒方能更好地促进HBV感染免疫耐受期产妇脐带血pDCs TLR9、IRF7的表达及恢复分泌IFN-α的能力,故补肾解毒可作为调节机体免疫、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基本治法。
彭建平孙克伟银丝丝伍玉南
关键词:乙肝病毒感染免疫耐受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TOLL样受体9干扰素
HBV感染免疫耐受期产妇与正常产妇脐带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中PI3K、mTOR、p70S6K、IFNα的表达情况分析
2020年
目的比较HBV感染免疫耐受期产妇脐带血与正常产妇脐带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中PI3K、mTOR、p70S6K、IFNα表达的差异。方法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住院部2017年10月-2020年1月HBV感染免疫耐受期产妇20例(乙型肝炎组)及正常产妇10例(正常组)。分离培养脐带血pDC,在培养的第7天加入CpG-A,24 h后分别收集细胞及上清液,real-time PCR检测pDC PI3K、mTOR、p70S6K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DC PI3K、mTOR、p70S6K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pDC培养上清IFNα水平。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乙型肝炎组HBV感染免疫耐受期产妇脐带血pDC PI3K、mTOR、p70S6K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产妇组(t值分别为-81.04、-63.07、-34.55,P值均<0.001);乙型肝炎组HBV感染免疫耐受期产妇脐带血pDC PI3K、mTOR、p70S6K蛋白表达水平亦显著低于正常产妇组(t值分别为-8.13、-7.75、-6.71,P值均<0.001);乙型肝炎组HBV感染免疫耐受期产妇脐带血pDC培养上清IFNα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产妇组(t=-15.88,P<0.05)。结论HBV感染免疫耐受期产妇脐带血pDC的PI3K、mTOR、p70S6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IFNα水平减少,pDC功能受到抑制。
杨雯珺霍燚彭建平
关键词:磷酸肌醇3-激酶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肝癌差异基因及潜在的中药干预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究肝癌患者的差异基因表达量与预后的相关性,以及差异基因在多种癌症的调控作用,并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以及对应中药,为临床中药的使用、中医药组方及加减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肿瘤患者的转录组数据以及相应临床数据,使用R语言的edgeR包分析得出差异表达基因,并筛选、分析关键基因在泛癌的表达量及共表达情况;进一步筛选得到核心基因,研究其在泛癌中具体肿瘤的表达情况,以及肝癌临床相关性分析,并将核心基因提交至TIMER、THPA数据库,研究免疫细胞相关性和病理学情况;最后通过Coremine数据库查找核心基因对应中药,使用TCMSP、BATMAN-TCM数据库查找中药有效成分,利用Cytoscape软件制作药物-核心基因网络图,并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出10个关键基因,选取其中5个核心基因CCNB1、TOP2A、CCNA2、CDK1、CDC20,进行后续分析得出其与肝癌的预后生存呈负相关,与肝癌的免疫细胞呈正相关,并得到基因过表达病理学图片。其对应中药为丹参、枳实、枳壳、人参叶、人参芦、甘草、人参、蜂蜜。KEGG富集分析显示中药除调控核心基因外仍通过多靶点起作用。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得到肝癌核心基因及相关信号通路与治疗靶点,并得到调控中药名称及其有效成分。为治疗肝癌以及其他癌症的中药复方研发提供思路。
张道平刘起立姚昆鹏李峥嵘陈沛儒彭建平
关键词:肝癌差异基因枳实枳壳人参叶人参
健脾、补肾与健脾补肾三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比较健脾法、补肾法和健脾补肾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10例健康人的抗凝外周静脉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进一步分离提取培养T细胞,采用大鼠健脾、补肾和健脾补肾药物血浆进行干预。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28+分子的表达。结果3组药物血浆干预后CD4+分子表达率升高(P<0.05),CD8+分子表达率降低(P<0.05),补肾组药物血浆干预后CD3+表达率升高(P<0.05),补肾组和健脾补肾组药物血浆干预后CD28+分子表达率升高(P<0.05)。结论健脾法、补肾法和健脾补肾法均能调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补肾法对慢乙肝患者T细胞功能的影响更为显著。
陈斌彭建平张涛孙克伟彭杰祁双林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补肾法健脾法补肾健脾法
解毒化瘀温阳健脾与解毒化瘀益气健脾法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比较解毒化瘀、温阳健脾法与解毒化瘀、益气健脾法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慢重肝)湿热脾虚血瘀证(阴阳黄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慢重肝湿热脾虚血瘀证(阴阳黄证)患者分为两组,在解毒化瘀法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附片、砂仁(温阳健脾组)与黄芪、白术(益气健脾组)治疗。结果:治疗4周,温阳健脾组和益气健脾组有效率分别为88.9%和73.1%。两组TBil均明显下降(P<0.01),温阳健脾组下降幅度较益气健脾组明显,治疗前后差值分别为(213.6±87.1)和(140.7±90.3)μmol/L,两组比较,P<0.05。PTA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温阳健脾组PTA水平上升幅度大于益气健脾组,上升幅度均数比较,P<0.05。ALT水平治疗前后均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温阳健脾组患者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率低于益气健脾组,未发现出血、黄疸进行性加深等不良反应。结论:温法干预治疗慢重肝阴阳黄证可提高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伍玉南孙克伟彭建平陈斌黄裕红阳航朱文芳张涛陈兰玲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