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凤兰
- 作品数:18 被引量:63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传媒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以实践为试金石 视市场为炼丹炉——对广告人才培养中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探讨被引量:3
- 2004年
- 学校教育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我们培养的人才怎样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现在的教学应该从哪些角度进行改革?影视美术系(原广告系)近两年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努力使教学与市场接轨,教师带领学生直接和社会、和实践接触,由市场作为教学的风向标,用市场来检验教学的成果,并为此进行了一些尝试,与大家共同探讨。
- 徐凤兰杨乃近
- 关键词:实践教学
- 杜绝不良广告 重在加强监管
- 2006年
- 在当前的经济文化生活中,广告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影响人们的购物决策和消费习惯,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理念,而那些不良广告,披着温情的外衣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屡禁不止。本文着重从监管的角度,论述了不良广告的负面影响及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如何从制度上进一步加强广告监管,抑制不良广告的滋生与蔓延,从而营造公正、和谐、有序的广告环境,促进广告业健康发展,为经济发展服务。
- 徐凤兰
- 关键词:不良广告审查
- 当代大学生媒体公信力认识考察被引量:3
- 2007年
- 当代大学生对媒体总体信任度不高,客观上讲主要因为受商品经济的影响,媒体失去了一定的公正性与真实性,而且媒体议程的设置以及政府与媒体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控制也影响了媒体自身的公正性和真实性;主观上则由于青年大学生特有的青春期的偏激和媒介素养的缺失也影响了他们对媒体的正确认识。
- 李灵革徐凤兰
-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抽样调查媒体公信力
- 基于短视频对大运河文化带品牌传播研究
-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迭代和4G网络的普及,短视频在社交网络中呈现爆发式发展。通过结合互联网新媒体技术来探讨如何传播大运河文化,借助短视频平台来展示运河的特色文化风采,从用户参与、粉丝经济、大运河IP标签文化等角度阐述,进...
- 胡海燕徐凤兰
- 北京冬奥会系列报道的融媒创新实践研究
- 2022年
- 2022年初,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比赛期间,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北京,与冬奥会相关的报道成为各大媒体的热门话题。目前,学界关于北京冬奥会的研究多集中在国际传播、城市品牌传播、奥运精神解读等方面,本文以北京冬奥会系列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从报道的融媒视角切入,分别从内容、技术、传播3个层面研究北京冬奥会系列报道的融媒创新实践及其表现。
- 马丽娜赵晓健徐凤兰
- 关键词:冬奥会奥运精神城市品牌传播
- 电影博客营销探析
- 2012年
- 博客被用作营销手段之后,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在营销方面亟待突破。两者的结合既是博客营销的尝试,也是电影营销的机会。本文从电影博客营销现状入手,分析其优势,探讨电影博客营销现有的三种模式,从传播学、营销学和广告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剖析,进而发现电影博客营销所存在的问题,试图去寻找解决方案,从而指出电影博客营销也必将获得从形式到内容的更多发展。
- 徐凤兰方腾
- 关键词:电影营销
- 影响媒体公信力因素调查被引量:9
- 2006年
- 阅读提示: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传播系一项针对青年进行的媒体公信力情况调查显示,当代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对于传统媒体的信任度高。对于网络媒体的信赖程度低:中央级媒体信息的发布在青年学生中还有相当的权威性。青年学生对媒体的真实性表示怀疑。调查分析认为,社会风气的变迁影响了媒体的公正性和真实性:青年大学生特有的青春期的偏激和媒介素养的缺失也影响了他们对媒体的正确认识。
- 徐凤兰李灵革
- 关键词:媒体公信力青年大学生当代青年青年学生新闻传播媒体信息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媒体应对策略被引量:9
- 2007年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个部门参与其中,其有效的应对策略应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发生中、发生后综合考虑。就新闻参与而言,媒体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相对复杂,与一般医疗卫生的具体应对措施不同,媒体的应对受到政府相关规定的影响、单位性新闻源的封锁、
- 徐凤兰周玉兰
-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媒体新闻源
- 关于创新人才培养方法的思考——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在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探索与体会被引量:1
- 2008年
- 文章在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近年来就创新教育方式的探索与体会基础上,提出了造就创新型教师以及创新性育人环境营造和创新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由此梳理出在教与学的创新过程中需要强化的理念与工作思路。
- 徐凤兰
- 关键词:创新教育
- “三区联动”与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被引量:10
- 2010年
- "三区联动"指的是大学校区、产业园区(或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之间的联动式发展,校区为产业园区提供智力支持,是社区软环境建设的重要力量,而产业园区为校区创设成果转化平台,社区则是高校教学的第二课堂。三区间的联动与融合为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创造契机。高校可以从三方面需求出发,确立全方位人才培养目标,利用三方面资源,构建人才培养新平台,探索与践行多种培养模式,培养差异化人才。
- 张雷徐凤兰
- 关键词:三区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