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庆霞
- 作品数:22 被引量:12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气藏天然气运聚效率被引量:11
- 2008年
- 设计进行了封闭体系下原油裂解成气的模拟实验,建立并标定了原油裂解成气及其碳同位素分馏的化学动力学模型,以罗家寨气田罗家7井为例分别进行了地质应用.生烃动力学研究发现,飞仙关组古油藏具备"高效气源灶"的特点,原油在中晚侏罗世172~151Ma约20Ma时期内裂解殆尽,且原油裂解气的生成与其运聚成藏作用具有良好的时空匹配关系,由此可促成飞仙关组气藏天然气的高效运聚.碳同位素分馏动力学研究证实甲烷成藏参与率达87%.利用生烃动力学与碳同位素分馏动力学结合的方法对天然气的运聚效率进行探讨是一个新的有效途径.
- 李吉君卢双舫薛海涛胡国艺谢增业徐庆霞
- 关键词:原油裂解气化学动力学飞仙关组川东北
- 大杨树盆地南部坳陷DY3井白垩系九峰山组烃源岩特征及油源对比被引量:1
- 2021年
- 对大杨树盆地南部坳陷DY3井白垩系九峰山组烃源岩和原油进行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测试,研究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和原油的来源。结果显示DY3井九峰山组下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中等-好,干酪根类型Ⅱ1-Ⅰ型,处于成熟阶段。九峰山组上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中等,干酪根类型以Ⅱ2型为主,刚进入成熟阶段。油源对比表明九峰山组上段烃源岩成熟度低于原油成熟度,DY3井原油与九峰山组下段烃源岩在正构烷烃分布、分子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上较相似,原油主要来自于九峰山组下段烃源岩及凹陷深部烃源岩的生烃贡献。
- 徐庆霞
- 关键词:大杨树盆地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油源对比
- 混采油层产量分配模型研究及定量计算被引量:1
- 2010年
- 色谱指纹峰参数比值随着单层原油贡献率的变化呈现出双曲关系,目前利用指纹峰比值简单的线性叠加拟合符合双曲变化的混层油参数比值显然与理论不符。本文通过理论公式推导了参数比值的双曲关系,并对此提出了配比视差的概念,建立了指纹峰比值配比模型,同时给出了相应的数学优化方法,最后使用文献报道的数据对配比模型进行了验证,通过对实验值、计算值、叠加结果进行图表分析,得出建立的配比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 徐庆霞
- 火山岩覆盖盆地三维CEMP电法勘探效果分析——以大杨树盆地为例
- 大杨树盆地是高位火山岩覆盖盆地,由于表层广泛分布的火山岩的强反射屏蔽作用造成地震中、深层反射能量弱,难以对盆地主要目的层九峰山组细相带泥岩分布范围、储层构造进行有效追踪及研究。为了解决巨厚火山岩覆盖下九峰山组泥岩分布不清...
- 张晓东汪在君徐庆霞
- 关键词:三维反演
- 文献传递
- 有机质成气过程中氢同位素分馏及其化学动力学定量研究
- 本文对有机质成气过程中氢同位素分馏及其化学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天然气相对简单的组成,使许多重要的成因信息,如天然气及其潜在源岩的性质和热成熟度、运移路径、混源气以及气藏的运聚和散失史等,难以单纯依靠组分获得。因此,根据稳定...
- 卢双舫薛海涛李吉君徐庆霞陈方文
- 关键词:天然气勘探天然气成藏地球化学
- 文献传递
- 生物气生成量、生成期评价方法探讨及其应用
- 本文对生物气生成量、生成期评价方法探讨及其应用进行了阐述。目前世界上生物气田最丰富的地区在西西伯利亚盆地,探明储量占该区总储量的1/4以上,大于10×1012m3,其次为美国、意大利、加拿大 等十几个国家。中国生物气显示...
- 卢双舫刘绍军徐庆霞王民胡慧婷申家年薛海涛
- 关键词:天然气勘探天然气成藏地球化学
- 文献传递
- 虎林盆地古近系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4
- 2010年
- 通过对虎林盆地古近系原油物性、族组成、色谱、色谱-质谱、碳同位素进行分析,发现该原油具有两高两低特征,即高蜡、高饱和烃含量、低非烃和沥青质含量、低密度.饱和烃色谱分析结果表明:虎林盆地古近系原油具有异常高的姥鲛烷/植烷比值,生物标志化合物中伽马蜡烷含量低,甾类以C29甾烷为主,同时古近系原油碳同位素组成相对偏重,其碳同位素值约为-27‰,具有典型煤成油特征.
- 薛海涛许淼徐庆霞王泽淼
- 关键词:虎林盆地煤成油古近系碳同位素生物标志物
- 松辽盆地徐深1井气藏气源的氢、碳同位素特征被引量:1
- 2009年
- 选取松辽盆地内泥岩样品和煤样进行热模拟实验,建立了两个样品成甲烷的氢、碳同位素分馏动力学模型并标定了动力学参数。分别以徐深1井区、沉降中心地质资料为例进行研究,表明两处源岩均有短期内大量生气的特点,气源岩生气期分别为距今95.5~73 Ma和距今100~73 Ma。计算得到两处源岩沙河子组暗色泥岩和煤、火石岭组暗色泥岩和煤所生天然气单独运聚成藏(自开始生烃到现今累积成藏)所对应的δD_(CH_4)和δ^(13)C_1,进而定量计算出徐深1井区源岩所生甲烷的δD_(CH_4)为-237.3‰,δ^(13)C_1为-28.8‰,沉降中心气源岩所生甲烷的δD_(CH_4)为-102.5%‰,δ^(13)C_1为-24.8‰以各区域天然气混合后的δD_(CH_4)作为来源气体的端元同位素值,根据物质平衡原理计算得到:徐深1井区源岩对该区气藏的贡献比例约占72%,沉降中心源岩的贡献比例约为28%。同理以δ^(13)C_1方法得到徐深1井区源岩对该区气藏的贡献比例约占66%,沉降中心源岩的贡献比例约为34%。氢、碳同位素分馏的化学动力学地质应用结果存在的差异与同位素分馏模型标定所用热模拟实验为不加水实验有关。
- 薛海涛刘海英卢双舫霍秋立徐庆霞李吉君
- 关键词:氢同位素碳同位素气源沉降中心松辽盆地
- 无水—加水条件下有机质热解成气及其氢同位素分馏的化学动力学比较研究
- 为了认识水对有机质成气进程及氢同位素分馏的影响,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基金和博士点基金以及中国石油股份公司风险基金的资助下,开展了有水-无水条件下有机质热解成气实验。在此基础上,考查加水与否...
- 卢双舫薛海涛李吉君王民陈方文徐庆霞
- 关键词:有机质天然气成因氢同位素化学动力学
- 文献传递
- 评价生物气生成量、生成期的元素平衡法及其应用被引量:5
- 2008年
- 生物气的生成期对其成藏有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但目前国内外尚缺少可信、有效方法来对此进行评价。针对这一难题,考虑到无论生物气的生成机理如何,都是一个有机元素之间的物质平衡过程,文章探索并建立了评价生物气生成量的元素平衡法,并利用松辽盆地大量的实际分析数据,对这一评价方法(模型)进行了标定和应用。结果表明,松辽盆地生物气的生成可能主要发生在800m以浅的埋深条件下;区内源岩生物气的生成量约为285.0×1012m3;生物气的主要生成期在嫩江组沉积末期之前。
- 卢双舫刘绍军申家年薛海涛徐庆霞胡慧婷王民
- 关键词:生物气生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