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斌

作品数:19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武警上海总队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肝炎
  • 9篇乙型
  • 9篇乙型肝炎
  • 8篇病毒
  • 7篇纤维化
  • 7篇肝纤维化
  • 6篇血清
  • 6篇细胞
  • 5篇毒性肝炎
  • 5篇慢性
  • 5篇病毒性
  • 5篇病毒性肝炎
  • 4篇型胶原
  • 4篇胶原
  • 4篇白细胞介素
  • 3篇乙肝
  • 3篇前胶原
  • 3篇慢性乙型
  • 3篇慢性乙型肝炎
  • 3篇白细胞介素-...

机构

  • 19篇武警上海总队...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武警8640...

作者

  • 19篇徐斌
  • 13篇龚守军
  • 12篇韩丽红
  • 8篇黄祝青
  • 8篇孙永年
  • 3篇蒋雪花
  • 3篇许莉莉
  • 2篇韩燚
  • 2篇李光明
  • 1篇黄长形
  • 1篇梁雪松
  • 1篇王玲玲
  • 1篇蒋卫民
  • 1篇张振华

传媒

  • 7篇武警医学
  • 5篇标记免疫分析...
  • 3篇武警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肝脏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8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对肝纤维化进程的作用被引量:4
2002年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不同复制程度对肝纤维化进程的作用。173例乙型肝炎患者分为 6组 :慢性肝炎轻、中、重度 3组 ,肝硬化Child -PughA、B、C级 3组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IL - 6、IL - 8、PⅢP、c -Ⅳ含量 ,并同时测定HBV -DNA ,按其阳性、阴性进行分组比较。当HBV -DNA(+)时与HBV -DNA(- )时 ,血清IL - 6、IL - 8、PⅢP、c -Ⅳ含量相比较 ,除在轻度组、C级组无显著差异外 (P >0 .0 5 ) ,其余 4组皆有统计学意义 ,以重度组、A级组为著 (P <0 .0 1)。提示 :乙型肝炎病毒活跃复制可促进肝星状细胞的活化 ,从而在肝纤维化的起始。
徐斌黄祝青韩丽红龚守军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肝纤维化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
乙型肝炎血清HA、PCⅢ、C-Ⅳ的检测与临床关系的探讨
2001年
孙永年龚守军徐斌
关键词:乙型肝炎血清诊断HAC-IV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IL-6、IL-8对肝纤维化及肝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02年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e-6,IL-6)、白细胞介素-8(Nterleukine-8,IL-8)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46例乙肝患者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IL-6、IL-8的水平;同时对其血清透明质酸(Hyaline acid,HA)、Ⅲ型前胶原(Type Ⅲ procollagen,PC Ⅲ)、Ⅳ型胶原(Type Ⅳ collagen,C-Ⅳ)水平亦进行同步测定;并对68例行肝穿刺。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轻度、中度、重度及肝硬化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肝损害程度的加重逐渐升高;并与肝损害程度及肝纤维化(HA、PCⅢ、C-Ⅳ)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1)。血清TNF-α、IL-6、IL-8水平同血清胆红素(Total bilirubin)、谷丙转氨酶(ALT)亦呈正相关。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及肝功能损害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能反映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
孙永年龚守军徐斌黄祝青
关键词:IL-8白介素-6白介素-8肝纤维化ELISA法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因子与肝纤维化被引量:15
2004年
徐斌张振华黄祝青
关键词: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肝纤维化细胞外基质肝星状细胞
HA、PⅢP在慢性肝炎分型诊断中的比较分析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评价血清透明质酸 (HA)、Ⅲ型胶原前肽 (PⅢP)在慢性肝炎分型诊断中的意义和差异。方法 :用RIA法检测 10 4例各型慢性肝炎患者血清HA、PⅢP ,与急性肝炎对照 ,同时检测肝功能ALT、GLB、TBIL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各型慢性肝炎组的HA、PⅢP除轻度型的HA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外均增高。各型慢性肝炎组间均显示显著差异 ,呈重度 >中度 >轻度型改变。HA、PⅢP两者与ALT均无相关 ,与GLB均相关 ;HA与TBIL相关 ,PⅢP与TBIL无相关。结论 :HA、PⅢP检测对慢性肝炎分型均有诊断价值 ,反映肝纤维化程度PⅢP优于HA ,在慢性肝炎早期已增高 。
龚守军韩丽红徐斌
关键词:慢性肝炎
乙肝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1年
孙永年龚守军徐斌
关键词:乙型肝炎IL-6IL-8
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对肝纤维化进程的作用
2002年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不同复制程度对肝纤维化进程的作用。方法  173例患者分为 6组 :慢性肝炎轻、中、重度 3组 ,肝硬化Child -PughA级、B级、C级 3组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 6 (IL -6 )、白细胞介素 - 8(IL - 8)、Ⅲ型前胶原 (PⅢP)、Ⅳ型胶原 (c -Ⅳ )含量 ,并同时测定HBV -DVA ,按阳性、阴性不同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血清IL - 6、IL - 8、PⅢP、c -Ⅳ含量 ,当HBV -DNA(+)时与HBV -DNA(- )时相比较 ,除在肝炎轻度组、肝硬化C级组无显著差异外 (P >0 0 5 ) ,其余 4组皆有统计学意义 ,以重度组、A级组为显著 (P <0 0 1)。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活跃复制可加重肝脏损害 ,促进肝星状细胞 (HSC)的活化及活化持续 ,从而在肝纤维化的起始。
徐斌黄祝青韩丽红龚守军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肝纤维化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
动态检测血清表皮生长因子在乙型肝炎中的意义被引量:3
2004年
观察乙型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甘草酸二胺注射液治疗前、后血清表皮生长因子 (EGF)水平变化。 10 8例肝病患者分为五组 ,其中急性肝炎 13例 ,慢性肝炎轻度 17例 ,慢性肝炎中度 30例 ,慢性肝炎重度 2 5例 ,肝炎肝硬化 2 3例 ,设对照组 30名。EGF检测采用RIA分析方法。同时观察HA、LN、PCⅢ、C -Ⅳ与EGF的关系。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肝炎肝硬化组患者血清EGF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在药物治疗后其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 (P <0 .0 5 )。相关性分析表明 ,血清EGF水平与各肝纤维化指标具有显著相关性。提示动态观察EGF水平 ,对了解肝脏炎症及肝纤维化状况、疗效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韩丽红梁雪松许莉莉蒋雪花徐斌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表皮生长因子肝纤维化
阿德福韦治疗拉米夫啶耐药后肝功能衰竭3例
2006年
由于拉米夫啶在乙肝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易出现病毒变异,病情反复,目前对应用拉米夫啶出现耐药的患者改为阿德福韦治疗,能更好地发挥抗病毒作用,改善肝功能.现将我院收治的3例拉米夫啶耐药后出现肝衰竭的患者,经联用或改为阿德福韦后病情改善的情况,报告如下.
韩丽红蒋雪花徐斌许莉莉王玲玲
关键词:乙肝抗病毒治疗拉米夫啶阿德福韦耐药
重型肝炎和肝炎肝硬化合并感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重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合并感染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调查 2 86例重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感染发生率、发生部位 ,对其相关因素和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感染发生率为 4 7.2 0 % ,其中院内感染发生率为 4 0 .5 6 % ,感染部位以腹膜炎、肠道感染为主 ,分别占 35 .19%和 2 2 .2 2 % ,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抗生素的使用、侵袭性的操作、合并症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并直接影响患者死亡率。结论 重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低下 ,易并发各种感染而直接影响预后 ,临床上应重点抓住其相关因素 ,减少感染发生 。
黄祝青韩燚徐斌韩丽红龚守军
关键词:重型肝炎肝炎肝硬化合并症免疫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