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靓

作品数:16 被引量:325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土地利用
  • 4篇生态
  • 2篇碳排放
  • 2篇土地利用变化
  • 2篇土地生态
  • 2篇净第一性生产...
  • 2篇空间分异
  • 2篇NPP
  • 2篇CASA模型
  • 2篇城市
  • 1篇压力-状态-...
  • 1篇遥感
  • 1篇预警
  • 1篇整治
  • 1篇指标体系
  • 1篇中国省级区域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环境质量
  • 1篇生态类型
  • 1篇生态类型区

机构

  • 16篇南京大学
  • 5篇江苏省土地勘...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江苏省国土资...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6篇戴靓
  • 9篇吴绍华
  • 8篇周生路
  • 4篇昌亭
  • 4篇彭慧
  • 3篇徐康
  • 2篇周华
  • 2篇朱青
  • 2篇陈东湘
  • 2篇姚新春
  • 2篇黄贤金
  • 2篇林晨
  • 2篇黄丽华
  • 1篇鲍桂叶
  • 1篇卢俊宇
  • 1篇杨桂山
  • 1篇李志
  • 1篇周兵兵
  • 1篇陈志刚
  • 1篇陈龙

传媒

  • 3篇地理科学
  • 2篇国土资源科技...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土壤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海洋开发与管...

年份

  • 3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坛市土地生态质量的城乡梯度规律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金坛市作为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典型地区,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其土地生态状况具有代表性。从基础、胁迫、结构、效益4个角度构建土地生态指数指标体系,以行政村为评价单元计算4个准则层分值和土地生态指数综合分值,在此基础上假设金坛市土地生态质量分布具有城乡梯度的规律。通过热点和梯度分析验证表明:(1)土地生态指数热点空间分异特征符合城乡梯度规律,城镇化是导致该规律的重要原因;(2)土地生态指数沿着金坛市"城镇—城乡结合部—近郊—远郊"环形梯度分布,总体上土地生态指数不断升高,沿城镇中心向外每增加2 400m,土地生态指数提高1.6%;(3)城镇中心土地生态质量状况处于最低值,且城镇所在地土地生态质量比正常状态差,更精细地表明城镇化对土地生态质量的不良影响;区域土地生态结构是影响金坛市土地生态综合指数波动的最大因素。(4)该文对土地生态指数空间分异规律作了深入探究,对土地生态指数空间分异的驱动力分析和主控因子识别将在进一步研究中进行探索。该研究可引导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实施改善土地生态质量的政策。
昌亭周生路戴靓陈龙
苏南地区净第一性生产力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被引量:6
2013年
通过CASA模型对苏南地区1999年和2008年净第一性生产力(NPP)进行估算,分析NPP时空变化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结果显示:①1999—2008年,苏南地区NPP时空变化显著,19个市县的NPP均为减少:昆山减少量最大(以C计)242.04 g/m2,扬中最小(以C计)70.94 g/m2;NPP减少量高值区位于太湖流域,低值区位于苏南西北部。②与1999年相比,2008年6种地类的平均NPP都在下降:建设用地和耕地减幅最大,分别为55.69%、45.74%;NPP减少量高值区耕地和建设用地转化斑块最为突出,低值区减少量主要源于林地和草地的转化。这与太湖流域城市群迅速扩张下农用地转换为建设用地趋势明显的土地利用方式在空间上吻合。③NPP变化与耕地变化的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为0.523。林地-水域、耕地-水域、林地-草地、耕地-草地这4种转换方式下NPP损益较大。
戴靓彭慧吴绍华林晨黄丽华
关键词:LUCCNPPCASA模型
基于TOPSIS的城市生态评价——以江苏省为例被引量:8
2010年
在创建"生态市"的大背景下,江苏省各城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都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高城市生态质量。通过在PSR框架下建立的城市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用TOPSIS(理想点)法对江苏省13个主要城市进行生态质量评价和城际差异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就空间布局而言,苏中生态质量较差,苏北中等,而苏南较好;就具体城市而言,南京生态质量最好,而淮安最差。
戴靓吴绍华
关键词:压力-状态-响应生态评价
县域土地生态质量的空间分异及其主控因子识别——以金坛市为例
土地生态系统是自然、经济和社会的综合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载体。我国处于快速城市化、工业化阶段,人类活动正以前所未有的强度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土地生态系统。在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人们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社会效...
戴靓
关键词:土地资源生态系统
文献传递
基于时空尺度的中国省级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公平性分析被引量:37
2012年
为深入了解各省级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差异性和公平性,论文通过对基尼系数内涵的扩展,构建碳排放公平性评价模型,计算1996—2008年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生态基尼系数和经济基尼系数,结果表明:从生态角度,能源消费碳排放的不公平程度逐渐减小,但仍然处于"高度不平均"状态;从经济角度,能源消费碳排放的不公平程度先上升后下降,位于"相对平均"区间。同时,提出经济贡献系数和生态承载系数以评价2008年各个省级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公平性和差异性,利用贡献系数矩阵对各个区域进行类型划分,阐述各个类别的特点,以期为国家制定区域差别化的节能减排政策提供依据,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整体能力。
卢俊宇黄贤金戴靓陈志刚李月
关键词:能源消费碳排放基尼系数
水资源约束下江苏省城镇开发安全预警被引量:13
2012年
城镇规模的扩张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撑,水资源承载力是影响城镇开发的重要因素。论文提出一种以水资源约束测算城镇开发度阈值及从"状态—趋势—效应"尺度进行开发度预警的方法,并以江苏省为例进行实证探索,最终划分综合预警分区。结果显示:到2020年,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将成为重度预警区;徐州、连云港为高度预警区;镇江、扬州、泰州、南通为中度预警区;淮安、宿迁、盐城为轻度预警区。利用GM(1,1)模型和相关方程,对城镇开发度、开发容量、开发临界时点及开发后温度变化与碳汇损益定性定量化,进行整个开发过程的模拟,客观反映城镇开发安全变化的动态性,以期为政府制定差别化的开发政策和预警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戴靓陈东湘吴绍华李如海周生路陈逸黄贤金
关键词:水资源阈值预警
长三角经济发达区金坛市土地生态状况评价被引量:32
2013年
针对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效应和问题,从土地管理与调控的角度,构建土地生态基础性、结构性、胁迫性、效益性指标。通过信息挖掘、熵值赋权和空间叠加计算,以行政村为评价单元,对金坛市土地生态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区土地生态状况总体趋势:以林地为主的西部丘陵山地好于以农业种植为主的中东部平原地区;农村地区好于城市发展区,呈现出以主城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递增的格局。土地生态综合分值最高的是西部的山蓬村(其分值为0.646);最低的是电胜村(其分值为0.176)。进一步对各指标进行聚类,将研究区划分为5类生态区;并以各指标为自变量、生态分值为应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分析出各类生态区主要存在的生态问题。最后,结合研究区地形和生态规划,提出西部丘陵山地生态控制区、中东部平原城乡生态协调区和中心城区平原生态优化区三大生态管护区,该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和依据。
戴靓姚新春周生路彭慧吴绍华朱青周华易昊旻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生态类型区
基于最小阻力模型的土地整治中生态连通性变化及其优化研究被引量:41
2014年
以南京市高淳区东坝镇土地整治项目为实验区,基于格局-过程-效应的视角,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分析土地整治对生态连通性的影响及生态格局优化途径。结果显示:①从景观格局看,土地整治后生态景观破碎度降低,集聚度上升,较整治前更规整,但景观优势、空间连接度和多样性指数下降,不利于整个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能力与可持续发展;②从景观过程看,土地整治后原有的生态廊道被侵占和阻断,景观生态服务功能和强度均弱化。③从景观效应看,土地整治后生态功能连通性降低,生态流阻隔,形成明显的3个"生态孤岛"。因此,研究区在整治过程中需注意保护东-西方向生态流迁移关键通道和南-北方向、西南-东北方向辅助通道的畅通,努力优化整治区生态格局。
李谦戴靓朱青杨桂山吴绍华
关键词:土地整治生态用地连通性
土地生态评价研究综述被引量:15
2013年
对从19世纪中期土地生态思想萌芽以来的相关评价研究成果作了综述。在发展历程上,将土地生态评价发展总结为4个方面。在发展指标上,对不同的评价对象和目标,主要有基于FAO土地质量评价演化而来的评价指标、概念性框架评价指标和基于景观视角的评价指标,更加完备和统一的指标有待进一步探索。在评价方法上,将其归纳为数学模型法、空间模型法和景观生态模型法,逐渐体现空间格局和景观一体化格局的重要性。在东部地区资料充足的发达省份可尝试建立土地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生态情况具有特殊性的区域需更多的针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情况建立专门的评价指标。
彭慧昌亭薛红琳戴靓
关键词:评价指标
区域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研究——以江苏省为例被引量:131
2013年
以江苏省为例,利用1985年、1995年、2005年和2008年4期遥感影像解译获取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按照“生产-生态-生活”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重心转移、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上地利用变化类型生态贡献率等方法,定量研究江苏省土地利用功能结构转型、卒问转型特征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规律。研究表明:①1985~2008年,汀苏省土地利用主导功能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生产州地面积的减少,生态朋地、生活用地面积的增加。主要的转化类型为农业生产用地转化为农村生活刷地、城镇生活用地,牧单牛态用地转化为农业生产用地。②1985~2008年,农业生产用地、生态用地、农村生活用地窄问分布的不均衡性进一步加剧,工矿生产用地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有所缓和,城镇生活用地卒问分布经厂力了先加剧后有所缓和的阶段。③1985~2008年,江苏省的生态环境质量稍有下降,其中农业生产用地被农村和城镇生活用地大量占用是生态环境质量退化的主导因素,农业生产用地转化成水域,七态刖地是区域生态环境改善的主要因素。
吕立刚周生路周兵兵戴靓昌亭鲍桂叶周华李志
关键词:土地利用转型生态环境质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