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慧俭

作品数:56 被引量:297H指数:8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石油与天然气...
  • 19篇天文地球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0篇储层
  • 8篇油层
  • 7篇微相
  • 7篇沉积微相
  • 6篇油田
  • 6篇测井
  • 5篇单井
  • 5篇地层
  • 5篇砂岩
  • 5篇盆地
  • 5篇勘探
  • 5篇孔隙
  • 4篇地质
  • 4篇油藏
  • 4篇致密砂岩
  • 4篇水淹
  • 4篇松辽盆地
  • 4篇气藏
  • 4篇砾岩
  • 4篇成岩作用

机构

  • 56篇东北石油大学
  • 13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大庆钻探工程...
  • 2篇青海油田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大庆油田有限...
  • 1篇重庆医药工业...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56篇文慧俭
  • 22篇李雪英
  • 16篇马世忠
  • 9篇丛琳
  • 9篇李婷婷
  • 6篇范广娟
  • 5篇姜艳娇
  • 5篇孙雨
  • 5篇宋效文
  • 5篇闫百泉
  • 4篇梁忠奎
  • 3篇蔺景龙
  • 3篇杨成
  • 3篇耿冬云
  • 2篇于生云
  • 2篇舒萍
  • 2篇宋延杰
  • 2篇王琦
  • 2篇孟青云
  • 2篇袁红旗

传媒

  • 7篇大庆石油学院...
  • 4篇科学技术与工...
  • 3篇断块油气田
  • 3篇黑龙江科技大...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赤峰学院学报...
  • 2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地质科学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地质与资源
  • 1篇国外测井技术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中外能源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能源与环保

年份

  • 3篇2024
  • 6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7篇2013
  • 5篇2012
  • 8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2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源下致密砂岩油成藏特征、控制因素和运聚模式——以松辽盆地大安地区白垩系泉头组扶余油层为例被引量:9
2019年
为了加深对致密砂岩油的成藏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的认识,以松辽盆地大安地区白垩系泉头组扶余油层为例,通过物性测试、薄片显微观察、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和地层水矿化度分析等手段,总结了致密砂岩储集层特征、源储组合方式、石油成藏时间、油水分异程度、石油富集特征等成藏特征,分析了源储组合方式、剩余压差、致密砂岩储集层的分布及其内部非均质性对致密砂岩油形成的控制作用,认为不同类型源储组合条件下石油发生差异性运聚,控制了致密砂岩油的分布特征和富集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扶余油层致密砂岩储集层呈"平面多支、垂向多层"的分布特征;扶余油层上部与上覆青山口组烃源岩直接接触,形成了紧邻型源储组合,扶余油层中下部与青山口组烃源岩不能直接接触,形成了分离型源储组合;砂岩储集层致密化时间为姚家组沉积时期,早于石油充注时间,属于"先致密后成藏型"致密砂岩油藏;石油二次运移距离较短,油水分异程度差,整体呈准连续型分布,但富集程度差异大.源储组合方式、剩余压差、致密砂岩储集层分布及其内部非均质性是源下致密砂岩油的成藏特征的主要控制因素.综合分析认为,源储紧邻型致密砂岩油以短距离"面式运移"方式,通过源储界面附近的微裂缝和储集层中的孔隙直接向储集层中幕式充注,在致密砂岩储集层中运移距离可达40~300 m,受微裂缝发育特征和储集层非均质性影响,石油在储集层中发生差异性运聚,富集于优势运移通道附近;源储分离型致密砂岩油呈"点或线状横向推进式运移"方式在致密砂岩储集层中运移,横向运移距离可达30~850 m,储集层内部"甜点"为主要通道和富集部位.
孙雨刘如昊于利民闫百泉文慧俭孙扬
关键词:成藏特征扶余油层松辽盆地
单砂体内部建筑结构及其对高含水期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影响
马世忠朱焱闫百泉文慧俭范广娟李景言李椿李婷婷孙雨于利民丛琳
《单砂体内部建筑结构及其对高含水期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影响》来源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风险创新研究项目,属高含水期及三次采油阶段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开发地质领域的基础性、高难度、前景广阔、意义重大项目。  我国主要大...
关键词:
水淹层解释单元自动划分方法被引量:5
2013年
本文针对目前水淹层定性解释中存在的技术难题,提出了沉积单元是控制河道砂体水淹级别分布的主要因素,认为不同沉积单元之间的水淹规律彼此独立,同一沉积单元内部水淹规律高度相关,而正确划分沉积单元是水淹层定性解释的关键.将地质上的沉积单元映射到测井曲线上,提出了解释单元的基本概念,利用稳定的泥岩隔层作为不同解释单元的分界标志,给出了利用电阻率曲线自动划分解释单元的方法与步骤.2口密闭取心井处理结果表明:该套方法可以有效地划分解释单元,与人工解释结果对比,符合率达到96.3%.
文慧俭李雪英孟青云王盛强宋长和
关键词:水淹级别电阻率曲线
荧光图像技术定量识别油层水淹程度被引量:5
2007年
利用岩石样品中油质沥青、胶质沥青、水等3种孔隙流体组分在荧光颜色和荧光强度上具有可分性的特点,依据荧光颜色、荧光强度和荧光发光面积的差异判断油层水淹状况。指出了注入水含量的增加所引发油质沥青和胶质沥青浓度的变化是荧光颜色、荧光强度和发光面积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给出了岩样荧光显微图像特征随含水上升时的变化规律,并对荧光图像的荧光波长和相对强度进行了量化。根据密闭取心井资料确立了油层水淹程度的定量判别标准。实际资料处理表明,水淹层判断的符合率达到77%,具有现场推广价值。
文慧俭申家年耿长喜左铁秋
关键词:水淹层波长水淹程度
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进行荧光图像的自动解释
2008年
荧光图像解释自动化和定量化是提高荧光录井解释精度、降低工作量的重要措施,文中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荧光图像进行了色度学定量分析,测试参数为红(R)、绿(G)、蓝(B)三基色刺激值和R、G、B色度坐标。在对荧光颜色进行了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对荧光图像每一种颜色的波长和相对强度进行了计算,绘制了荧光图像的光谱特征图。结果表明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荧光图像自动、定量解释是可行的,该方法可以计算出每一种孔隙流体波长范围、相对强度分布特征以及发光面积等信息,这对油层水淹程度的定量解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文慧俭崔延君
关键词:荧光色度学波长RGB
逆掩断层垂向封闭性定量模拟实验及评价方法被引量:68
2004年
在正确分析逆掩断层形成的地质条件和封闭机理的基础上 ,本文认为与逆掩断层相伴生的塑性岩石的变形特征、断面压力和断裂带中泥质含量是影响断层垂向封闭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断裂带填充物中泥质含量与断层封闭性定量关系物理模拟实验 ,并分析了岩石变形特征对断层封闭性的影响 ,建立了断层封闭性评价标准 ,提出了利用断裂带填充物质的性质、断面压力和膏泥岩变形特征评价断层封闭性方法。选择了库车坳陷克拉 3号构造进行了实例分析 。
付晓飞吕延防付广文慧俭
关键词:逆掩断层垂向封闭性岩石变形
三元复合驱后储层孔隙结构变化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8年
三元复合驱作为一种重要的驱油技术,可以增大波及效率,降低表面张力,提高原油开采率.但由于碱会溶蚀矿物,使矿物颗粒脱落和运移,破坏其结构,导致储层孔隙体积增大.同时,碱又与岩石矿物发生反应,在孔喉处产生各种类型的垢,造成孔喉堵塞.因此,总结三元复合驱后储层孔隙结构变化的研究进展,有利于认清三元复合驱对油层的适用性与应用潜力,为推进三元复合驱大规模工业化推广和提高采收率技术奠定理论基础.
文慧俭王兆雪孙秋爽李勇霖
关键词:三元复合驱孔隙结构提高采收率岩石矿物
碳酸盐岩孔洞空间的自动识别被引量:13
2005年
研究了碳酸盐岩孔洞在成像测井资料中的形态和色度特征;提出了根据成像测井资料自动识别碳酸盐岩孔洞空间和定量计算其参数的基本算法;采用该图像处理算法处理实际资料,可得到孔洞相关参数.处理结果表明,根据成像测井资料中碳酸盐岩孔洞区域与围岩间存在的形态或色度变化,自动识别与分割孔洞空间是可行的,应用该方法可获得高精度的孔洞参数.
李雪英蔺景龙文慧俭
关键词:成像测井图像处理孔洞自动识别
钻杆减扭接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钻杆减扭接头,解决了钻柱旋转过程中,钻杆接箍与井壁或与套管之间的相互摩擦问题。该接头包括上连接体、下连接体及旋转套,所述上连接体上端加工有内螺纹并与上钻杆连接;下连接体下端加工有外螺纹并与下钻杆连接;...
文慧俭李雪英宋效文李婷婷丛琳
文献传递
徐家围子断陷营四段深层砾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通过钻井取芯分析测试、岩石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手段,对徐家围子断陷营四段砾岩储层成岩作用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徐家围子断陷营四段砾岩储层经历了强烈的压实压溶、胶结作用、复杂的交代作用和多期次的溶解作用。压实和胶结作用是降低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溶解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是改善储层物性最重要的因素。根据砾岩中自生矿物的分布特征、黏土矿物的组合特征、镜质体反射率等资料分析,认为徐家围子断陷营四段砾岩成岩作用强烈,已经进入晚成岩作用阶段。
文慧俭耿冬云马世忠丛琳杨成
关键词:砾岩储层成岩作用次生孔隙徐家围子断陷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