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毅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固载
  • 3篇离子
  • 3篇离子液
  • 3篇离子液体
  • 3篇MCM-41
  • 2篇咪唑
  • 2篇咪唑类
  • 2篇咪唑类离子液...
  • 2篇微波
  • 2篇介孔
  • 2篇分子
  • 2篇分子筛
  • 2篇MCM
  • 2篇催化
  • 1篇亚甲基
  • 1篇亚甲基蓝
  • 1篇荧光
  • 1篇远程
  • 1篇远程智能
  • 1篇烧法

机构

  • 7篇重庆大学

作者

  • 7篇文毅
  • 5篇曹渊
  • 4篇徐彦芹
  • 3篇杨巧云
  • 2篇王亚涛
  • 1篇王家林
  • 1篇陈世明
  • 1篇陈卓
  • 1篇杨建春
  • 1篇谭靖
  • 1篇魏璐
  • 1篇黄尚廉
  • 1篇周建廷
  • 1篇胡顺仁
  • 1篇魏红娟
  • 1篇刘柏林
  • 1篇杨建喜
  • 1篇陈伟民
  • 1篇唐树林
  • 1篇朱永

传媒

  • 2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化学通报

年份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桥梁安全远程智能集群监测系统
黄尚廉徐谋陈伟民周建廷符欲梅周志祥朱永李祖伟陈世明李洪霞杨红陈小强王家林辜建国杨吉云陈星蒋震夏小泉章鹏杨建春章勇武李海鹰阳光杨文军陈卓胡顺仁谭靖梁宗保文毅黄伟田野甘贤军杨建喜董志清李红镝唐树林魏璐文斌李明洋康中跃等
本项目在桥梁结构安全监测信息获取与传输、信息处理与评价两个关键环节开展了全面的自主创新研究,开发出了实用化“桥梁安全远程智能集群监测系统”、并于2004年底投入实际应用,全面完成了研究任务。又经过一年多的实际运行考核,系...
关键词:
关键词:桥梁
MCM-41固载酸功能化离子液体及其对酯化反应的催化
目前,酯化反应中广泛使用的催化剂为酸性催化剂。工业上,使用浓硫酸催化合成酯,因其不易分离,腐蚀设备和污染环境等缺点开始受到限制。近年来,在绿色催化理念的指导下,其他环境友好的新型酯化催化剂相继问世,其中,离子液体以其独特...
文毅
关键词:催化剂MCM-41分子筛酯化反应
文献传递
MCM-41固载咪唑类离子液体材料的制备
以正硅酸乙酯(tetraethoxysilane,TEOS) 为硅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CTAB)为模板剂,通过微波辐射法合成了介孔分子筛MCM-41.然...
曹渊姚宇霞文毅徐彦芹杨巧云
关键词:微波离子液体
微波诱导燃烧法合成类花状ZnO纳米材料及其晶体结构、荧光性质研究(英文)被引量:2
2013年
以硝酸锌[Zn(NO3)2·6H2O]和尿素[CO(NH2)2]作前驱体,通过微波诱导燃烧技术可控合成具有不同形貌的ZnO纳米晶体,并用热重分析和差热分析进行了研究。对各种生长条件:微波功率.辐射时间和尿素/Zn^2+物质的量的比对ZnO纳米晶体形貌的影响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尿素/Zn^2+物质的量的比对ZnO纳米材料的形貌具有显著影响。X衍射图表明合成的ZnO纳米结构呈六角形。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图中400-500cm^-1,处明显的峰为Zn-O的振动峰。ZnO纳米结构的发光光谱在366nm的带边发射,因缺陷又由许多可见光发射峰组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选区电子衍射研究了花状ZnO纳米结构的增长机理。本方法仅需几分钟就获得的了ZnO纳米结构。
曹渊文毅刘柏林徐彦芹王亚涛
关键词:ZNO荧光
MCM-41固载咪唑类离子液体材料的制备
以正硅酸乙酯(tetraethoxysilane,TEOS)为硅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CTAB)为模板剂,通过微波辐射法合成了介孔分子筛MCM-41。然后...
曹渊姚宇霞文毅徐彦芹杨巧云
关键词:微波离子液体
文献传递
介孔分子筛固载离子液体及其在催化有机反应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将离子液体固载于载体物质上,可提高其利用率,降低使用成本。固载离子液体的基本方法有浸渍法、键合法、溶胶-凝胶法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用介孔分子筛固载离子液体以及将其用于催化有机反应的研究进展。
曹渊文毅徐彦芹杨巧云
关键词:离子液体介孔材料固载催化
掺杂铜的介孔SiO_2微球的制备以及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英文)
2012年
通过水热法在室温下合成了不同铜含量的介孔SiO2微球(Cu-MSM)。目的在于研究吸附剂量、MB的初始浓度以及吸附时间对Cu-MSM从溶液中移除亚甲基蓝(MB)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增加Cu-MSM的量时,MB的去除率会大大提高;掺杂铜的介孔SiO2微球可以通过吸附去除水溶液中的亚甲蓝。最后,简要探讨了亚甲基蓝的吸附机理。
曹渊邹函君魏红娟文毅王亚涛
关键词:亚甲基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