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生
- 作品数:10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利尿法在温热类温病中运用的探讨
- 本文所言的利尿法是指能促进小便通利并能使邪气由小便排出的一种治疗方法。温热类温病是由温热病邪引起,具有热像偏重,易化燥伤阴为特点的一类疾病。由于利尿法伤阴,故在温热病中一般视为禁忌。本文通过对历代医家运用利尿法治疗温热类...
- 文生
- 关键词:利尿法医论医案
- 三甲散加减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β1 mRNA及α-SM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观察三甲散加减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β1 mRNA及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40%的CC l4花生油溶液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4组,分别灌胃给药,光镜观察各组动物的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原位杂交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TGF-β1 mRNA在肝脏中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α-SMA在肝脏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三甲散加减方能逆转CC l4诱导的肝纤维化,能显著降低TGF-β1 mRNA及α-SMA的表达。结论:三甲散加减方能有效抗大鼠肝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TGF-β1 mRNA及α-SMA的表达有关。
- 刘旺华袁建文生杨宇
- 关键词:肝纤维化TGF-Β1MRNA
- 中药复方防治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0年
- 肝纤维化是细胞外基质的合成超过降解为主要病理改变的进行性纤维化疾病。中药抗肝纤维化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已有较大进展,现将中药复方防治肝纤维化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 刘旺华袁建文生杨宇
- 关键词:肝纤维化中药治疗
- “寒温统一”思想辨治瘟疫的探讨--以《伤寒指掌》为例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年底爆发以来,已在全世界流行。在这场疾病的治疗中,中医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医药的疗效得到党、国家及人民的认可。新冠肺炎属于“疫病”范畴,病因为“疫戾”之气,然而在疫戾性质上以湿为主,或兼寒、或兼...
- 文生
- 关键词:寒温统一瘟疫
- 一种治疗家畜家禽咳喘的中药组合物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家畜家禽咳喘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厚朴5~25份、杏仁10~30份、白芍10~20份。本发明通过特定药物组成的中药组合物能使猪咳喘症状明显消失,采食及精神状态恢复正常,在治疗...
- 裴瑾张磊刘芳吴清华文生 吴瑕周静 黄成凤 杨璐萍 张芮苑
- 《黄帝内经》论酸被引量:2
- 2020年
- 通过分析《黄帝内经》中有关酸味的篇章,归纳总结出酸味药除收敛功能外还有涌泻功能:酸味药过度使用会伤肝、损脾胃;酸味药在《黄帝内经》中被广泛运用于心、肝、脾、肺脏疾病的治疗,以及风、寒、湿、燥、火五气太过、不及、胜复所致的疾病治疗。通过探析后世医家运用酸味药的医案、方剂,佐证《黄帝内经》有关酸味药运用原则的正确性、指导性和实用性。故笔者认为应深研《黄帝内经》掌握其酸味药的运用原则,以提高临床中医师使用酸味药的正确度和准确度,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 文生郑秀丽杨宇
- 关键词:《黄帝内经》酸味
- 论叶天士对乌梅药性的辨别及运用被引量:1
- 2023年
- 乌梅药性是酸收或是酸泄,明清至今众多医家争论不休。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以气味理论为主,结合法象药理、刚柔药性,以及乌梅炮制和禁忌等药性理论,辨析了乌梅酸收、酸泄的药性问题,并在临床实践中加以印证。本文通过分析《临证指南医案》等叶天士医案发现,叶天士认为乌梅药性为酸泄,临床主要运用于升发脾阳,疏泄肝郁,其性酸柔而不刚燥。其炮制品炒乌梅方具有酸收之性,临床主要运用于收敛止泻、止血、止痢;炒乌梅虽收敛固涩而不敛邪,且不腻滞伤胃。
- 文生王宝家杨宇
- 关键词:叶天士乌梅
- 温热类温病“甘苦合化阴气利小便法”的应用探讨
- 2010年
- 小便不利病因颇为复杂,但多为湿邪内阻使然,故中医学有“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以及“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的论断,临床多以八正散、五苓散等利尿的方药为主进行治疗。但温热类疾病中的小便不利,虽兼有湿邪内阻的情况,但主要是由温热邪气所引起。《内经》云:“饮人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 文生李昌鹏杨宁
- 关键词:小便不利利小便
- 品味银翘散中配伍芦根之妙被引量:2
- 2010年
- 银翘散为清代著名医家吴鞠通所创,是温病初起,邪在肺卫的代表方。其方在临床尤在儿科诊治中应用颇为广泛,后世对方中芦根的注解大多为生津止渴之功,本文对此作出另外的观点看法。
- 李昌鹏文生刘小凡
- 关键词:银翘散芦根
- 叶天士体质辩证的发挥
- 体质理论起源于内经,《灵枢·寿夭刚柔》说:'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说:'其肥而泽者,气血有余;肥而不泽者,气有余,血不足;瘦而无泽者,气血俱不足'.叶天士将体质学说形成...
- 文生杨宇
- 关键词:中医诊断学体质类型病变位置叶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