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学慧

作品数:13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篇腹腔
  • 6篇腹腔镜
  • 5篇手术
  • 5篇护理
  • 4篇肠癌
  • 3篇外科
  • 3篇胃癌
  • 2篇远端
  • 2篇远端胃
  • 2篇远端胃癌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手术室
  • 2篇腔镜手术
  • 2篇麻醉
  • 2篇结肠
  • 2篇结肠癌
  • 2篇腹腔镜手术
  • 2篇标本
  • 1篇动脉

机构

  • 12篇厦门大学

作者

  • 12篇曾学慧
  • 2篇蔡建春
  • 2篇袁思波
  • 2篇王振发
  • 1篇丁志杰
  • 1篇孙瑾
  • 1篇许丽春
  • 1篇林立
  • 1篇郑青麒
  • 1篇陈涛
  • 1篇张玲

传媒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医疗装备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膜解剖的右侧入路腹腔镜手术对进展期远端胃癌胰腺上区系膜清扫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22
2018年
目的探讨膜解剖理论指导下的右侧入路腹腔镜手术对进展期远端胃癌胰腺上区系膜清扫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的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胃肠外科行基于膜解剖理论的右侧入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41例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17例;平均年龄56.8岁;平均体质指数(BMI)为22.6 kg/m2。基于膜解剖的右侧入路腹腔镜远端胃癌胰腺上区淋巴结清扫简要步骤:(1)胰头上方系膜的廓清:切开胰十二指肠膜桥,暴露奔驰标志结构"";向左清扫No.5所在系膜,向上拓展No.12a系膜后方解剖平面。(2)V型胃背系膜的清扫:先于脾动脉干起始切开膜桥,进入胰上间隙,沿脾动脉干向左清扫胃背系膜至脾动脉干中点位置,向上拓展胃后Toldt平面至膈角和腹段食管后方,再清扫腹主动脉前份胃左血管上方区域的系膜。(3)U型系膜的清扫:于肝总动脉起始位置切开膜桥,分离系膜,游离并根部结扎离断胃左静脉后进入胰后间隙,肝总与腹腔干交界弧形陷凹处清扫深部系膜,后按序廓清No.7、No.9区域系膜,高位结扎离断胃左动脉后即可会师并显露整个胃背系膜后方的Toldt解剖平面。向右清扫No.8a系膜,向上清扫至肝门部,于No.12系膜后方平面交汇。(4)幽门上三角区系膜清扫:沿幽门上缘切开该处系膜,向上清扫No.12a所在胃腹侧系膜,并与U型系膜右侧上界(No.8a系膜)平面会师。分析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完整切除远端胃系膜,手术时间为(145.2±25.4)min,术中出血量(53.3±18.3)ml,未出现术中大出血以及严重并发症。淋巴结清扫数目(41.1±6.4)枚,其中胰腺上区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3.3±3.7)枚,病理示切缘未见肿瘤残留。术后引流�
林立王振发曾学慧许淑镇丁志杰蔡建春袁思波
关键词:腹腔镜
老年髋关节骨折手术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的护理干预与麻醉配合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对老年患者髋关节骨折患者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的护理干预和麻醉配合状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在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阻滞的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在手术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的定义为对照组,把在手术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定义为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两组麻醉前的准备时间,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手术时间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麻醉准备平均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对整个护理过程的满意率为76%,低于研究组94%的满意率。结论在老年患者髋关节骨折手术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时,综合护理干预的采取能够减少麻醉前准备时间,提高患者麻醉配合程度和满意率,这对手术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江秀清李黎菲周淑茵曾学慧柴彬
关键词:超声引导麻醉配合护理干预
一种桡动脉穿刺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桡动脉穿刺固定装置,包括:臂托、第一束带和调压组件,臂托包括手臂支撑区,手臂支撑区的两侧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束带活动穿设于第一通孔,第一束带上设置有开口,开口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外...
曾学慧郑青麒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腹腔镜NOSES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腹腔镜自然口标本取出手术(NOSES)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1日~2020年6月30日80例行腹腔镜NOSES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模式分组,对照组42例采取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38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期间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效果指标(包括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围术期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围术期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用于腹腔镜NOSES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可有效提升患者术后康复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围术期满意度。
曾学慧袁雁平许丽春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护理
循证护理在预防全身麻醉下甲状腺开放手术患者体位综合征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EBN)在预防全身麻醉下甲状腺开放手术患者体位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接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甲状腺开放手术患者32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按手术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EBN。结果在术后48 h内,观察组对比对照组各项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指标:头痛(6.10%比16.46%)、恶心(7.32%比15.24%)和呕吐(7.93%比13.41%),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总发生率(21.34%比45.1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BN可有效降低全身麻醉下甲状腺开放手术患者体位综合征的发生率。
曾学慧
关键词:循证护理
认知-行为干预在大肠癌早期筛查预防宣教中的价值
2023年
目的:探究认知-行为干预在大肠癌早期筛查预防宣教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12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大肠癌早期筛查的50名受检者为观察对象,在计算机盲选法基础上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接受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认知水平、健康行为、治疗依从性、负面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认知水平总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规律饮食、合理运动、戒烟戒酒、定期复查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2.0%,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癌早期筛查患者接受认知-行为干预可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起到良好提升作用,充分达到预防宣教目的,同时改善患者健康行为,促进依从性升高,对负面情绪缓解有良好效果。
林苏梅曾学慧
关键词:大肠癌负面情绪满意度
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沟通模式在手术室胃肠外科患者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沟通模式在手术室胃肠外科患者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胃肠外科专科组2021年3月至2021年10月手术室9名护理人员,于2021年7月在手术室交接工作中开始实施SBAR沟通模式。选择实施SBAR沟通模式前2021年3月至2021年6月本科室患者98例(对照组),实施后2021年7月至2021年10月本科室患者103例(观察组)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护理质量、护理人员交班满意度、知觉压力表(CPSS)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护理人员在观察组交接问题平均发生次数、交班平均所用时间低于对照组,护理人员工作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人员在观察组的交班认可度、交班效率、交班信息全面、交班重点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人员在观察组的CP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0(0/103)低于对照组患者(6.12%,6/98)(P<0.05)。结论SBAR沟通模式应用于手术室胃肠外科患者护理交接班中效果显著,可降低护理人员压力水平,提升交班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蔡尚年罗少青李美云曾学慧
关键词:胃肠外科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
2024年
目的观察并分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gastrectomy,LRG)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因素,为临床确定合理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8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LRG治疗的1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30 d内是否并发SSI分为感染组(n=40)和未感染组(n=135),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并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175例胃癌患者术后30 d内共有40例患者发生SSI,发生率为22.86%(40/175);SSI患者的渗出物、组织样本中共检出31株病原菌,检出率为77.50%。感染组的年龄≥60岁、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手术时间≥3 h患者的比例高于非感染组,术后第5天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oluble 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14,sCD14)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年龄≥60岁、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手术时间≥3 h及术后第5天的血清MCP-1、sCD14水平升高均为LGR术后SS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影响因素构建logistic预测模型,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术后发生SSI的曲线下面积为0.912,(95%CI为0.875~0.944),预测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3.54%、87.96%。结论LGR术后SSI发生风险较高,与年龄、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手术时间及术后第5天的血清MCP-1、sCD14水平等因素均密切相关,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构建LRG术后发生SSI的logistic预测模型在预测术后SSI发生风险方面具有良好价值。
陈涛曾学慧
关键词:胃癌腹腔镜手术影响因素
改良截石位在腹腔镜下结肠癌、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观察改良截石位在腹腔镜下结肠癌、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下结肠癌、直肠癌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n=50)。对照组为传统截石位组,试验组为改良截石位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截石位摆放时间上短于对照组,手术医生满意度及患者舒适度上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下肢疼痛、下肢麻木、下肢肿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截石位可显著缩短体位摆放时间,提高手术医生满意度及患者舒适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安全、高效应用于腹腔镜下结肠癌、直肠癌手术中。
曾学慧
关键词:截石位结肠癌直肠癌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的腹腔镜左结肠癌根治术护理管理体会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经自然腔道取标本的腹腔镜左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及护理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6月该院29例采用自制套管器经肛门取标本的腹腔镜左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中转开腹、大出血、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和复发病例。随访4~20个月,除1例术后24 d、72 d分别出现2次肠梗阻,经过保守治疗和护理管理后好转。结论采用自制套管器经肛门取标本的腹腔镜左结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术中良好的护理管理实施对手术顺利进行具有关键作用。
曾学慧许淑镇蔡建春
关键词:自然腔道护理管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