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云松

作品数:13 被引量:88H指数:4
供职机构:南通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委社会发展基金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江苏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肝癌
  • 5篇细胞
  • 4篇蛋白
  • 3篇血管
  • 3篇血管内皮
  • 3篇血管内皮生长...
  • 3篇肿瘤
  • 3篇外周
  • 3篇外周血
  • 3篇内皮
  • 3篇内皮生长因子
  • 3篇甲胎
  • 3篇甲胎蛋白
  • 3篇肝癌诊断
  • 3篇肝细胞
  • 3篇肠癌
  • 3篇大肠
  • 3篇大肠癌
  • 2篇人肝
  • 2篇人肝癌

机构

  • 10篇南通医学院附...
  • 5篇南通医学院
  • 2篇南通大学第二...

作者

  • 13篇朱云松
  • 10篇杨大明
  • 9篇姚登福
  • 6篇蒋道荣
  • 5篇孟宪镛
  • 5篇陆建新
  • 4篇李玉明
  • 3篇董志珍
  • 3篇许利华
  • 3篇吴信华
  • 2篇陆华生
  • 2篇邱历伟
  • 1篇孙永强
  • 1篇钱俊波
  • 1篇黄介飞
  • 1篇吴玮
  • 1篇翟晓慈
  • 1篇于志坚
  • 1篇杨其昌
  • 1篇钱俊泼

传媒

  • 3篇南通医学院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国外医学(消...
  • 1篇国外医学(内...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华腹部疾病...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VEGF的表达与大肠癌组织生长、侵袭及转移的关系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大肠癌组织的生长、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手术切除新鲜大肠癌组织、远癌组织标本各23份,结肠息肉16例,另外收集结肠癌患者45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RT-PCR)和ELISA法,对大肠癌组织和血清VEGF进行测定,并分析VEGF与大肠癌Dukes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23例大肠癌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阳性率明显高于远癌组及结肠息肉组(65.22%vs21.74%,18.75%,均P<0.01).根据Dukes临床病理分期,A和B期VEGF mRNA阳性为3例(37.5%),C与D期阳性有12例(80.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45例结肠癌C和D期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A和B期(716.71+229.39ng/Lvs312.30+103.61ng/L),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作为大肠癌生长、侵袭和转移的临床预后判断指标.
朱云松杨大明姚登福钱俊波李玉明许利华
关键词:大肠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因子与急性胰腺炎被引量:29
2001年
各种致病因素促使胰消化酶原在胰腺泡细胞内激活,释放前炎症细胞因子,损伤胰内外微循环,使胰腺炎由水肿进展为坏死,并使炎症由胰腺局部扩展到全身,发生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衰竭。一些抗炎细胞因子和促炎细胞因子拮抗物可抑制促炎细胞因子释放和(或)阻断其作用,可望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
朱云松杨大明孟宪镛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肿瘤坏死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白介素细胞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与大肠癌生长转移的关系
2004年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大肠癌组织的生长、侵袭和转移关系。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RT- PCR)法 ,对 2 3例大肠癌组织、远癌组织及 16例结肠息肉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进行扩增。结果 :2 3例大肠癌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m RNA阳性率 6 5 .2 2 % ,明显高于远癌组 (2 1.74 % )及结肠息肉组 (18.75 %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且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期有关。结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m RNA可作为大肠癌生长。
朱云松陆华生李玉明许利华杨大明姚登福
关键词:大肠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
外周血甲胎球蛋白mRNA扩增在肝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9
2000年
目的 探讨外周血甲胎球蛋白 (alpha fetoprotein ,AFP)基因分析对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人肝癌组织和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制备总RNA ,经随机引物和逆转录酶合成cDNA后 ,以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PCR)扩增AFP基因片段 ,分析其在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所设计反转录巢式PCR扩增AFP基因片段为 15 9bp ,方法的灵敏度为 5 μg/L ;AFP基因在肝癌的癌灶组织、癌灶周围组织和远离癌灶肝组织中的检出率分别为 10 0 % (2 0 /2 0 )、6 5 %(13/2 0 )和 0 % (0 /2 0 ) ;在肝癌患者外周血中的阳性率为 5 4% (36 /6 7) ,明显高于其他肝病组和肝外肿瘤组 ;在Ⅰ、Ⅱ和Ⅲ期肝癌中阳性率分别为 33% (3/9)、2 6 % (5 /19)和 72 % (2 8/39) ;伴肝外转移肝癌 4例和术后复发肝癌 12例全部阳性 ;AFP基因与肝癌体积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分析外周血AFP mRNA有助于肝癌诊断、肝癌转移或术后复发的监测。
姚登福董志珍杨大明朱云松蒋道荣陆建新
关键词:肝细胞癌甲胎蛋白MRNA基因扩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大肠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大肠癌组织的生长、侵袭和转移关系。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RT-PCR)法,对23例大肠癌组织、远癌组织及16例结肠息内的VEGF基因进行扩增,组化方法测定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23例大肠癌组VEGFmRNA阳性率65.22%,明显高于远癌组(21.74%)及结肠患内组(18.75%)。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期有关;VEGFmRNA表达阳性大肠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高于VEGFmRNA表达阴性的大肠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结论 VEGFmRNA可作为大肠癌生长、侵袭和转移的临床预后判断指标。
朱云松李玉明陆华生许利华钱俊泼王亚明杨其昌孙永强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大肠癌癌侵袭癌转移肿瘤
γ-谷氨酰转移酶及同工酶对肝细胞癌变的监测作用被引量:33
2000年
目的探讨γ-谷氨酰转移酶(GGT)异常表达在监测肝细胞癌变中的价值。方法以2-乙酰氨基芴(2-FAA)喂饲SD大鼠诱发肝癌,观察鼠肝细胞在癌变期间的病理组织学、酶组织化学、肝总RNA水平、不同分子形式GGT及同工酶的动态改变。结果诱庙后随鼠肝组织学改变,肝GGT过度表达,可溶性及膜结合性GGT比活性(U/g)均明显异常(q=4.90, P<0.01) ;肝总 RNA浓度与肝GGT比活性或血清GGT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r=0.90, r=0.79, P<0.01);同工酶分析显示实验鼠出现对照鼠和胚胎鼠的混合谱型,于诱癌初期的鼠肝和血中可检出癌胚性GGT。结论GGT为反映肝细胞癌变敏感标志酶,癌胚性GGT形式的分析有助于鼠肝癌的早期诊断。
姚登福蒋道荣吴信华朱云松黄介飞孟宪镛
关键词:肝细胞癌Γ谷氨酰转移酶同工酶
人肝癌及癌周组织中总RNA和NOS的表达与改变
1999年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合酶 ( NOS)在人肝癌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 :以病理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分析16例自身配对的肝癌、癌旁组织和远癌组织中总 RNA浓度 ,并以重氮法和硝酸还原酶法分别定量不同组织中 NOS的比活性和一氧化氮 ( NO)浓度。结果 :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 16例肝癌、癌旁和远癌组织中 :1从癌灶→癌旁→远癌组织中 ,总 RNA浓度呈逐步升高趋势 ,三种不同组织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 ( P<0 .0 5 ) ;2癌灶、癌旁、远癌三种组织中 NOS比活性持续上升 ;( 3 )肝癌组织中 NOS比活性改变与肝总 RNA浓度、或与 NO水平呈明显正相关 ,其相关系数分别为 γ=0 .5 8( P<0 .0 1)和 γ=0 .47( P<0 .0 5 )。结论 :资料提示 NOS活性的异常改变 。
吴信华姚登福邱历伟吴玮陆建新朱云松
关键词: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肝癌RNA
人肝癌组织和外周血中甲胎蛋白基因片段扩增及临床应用
2003年
目的 研究外周血肝癌发生相关甲胎蛋白 (AFP)基因在肝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从肝癌组织和肝病患者外周血中制备总RNA ,经随机引物和逆转录酶作用合成cDNA ,再以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扩增AFP基因 ,并分析其临床价值。结果 RT -巢式PCR扩增的AFP基因片段为 15 9bp ,与原设计一致 ;在 2 0份肝癌及其癌周和远癌组织中 ,AFP基因阳性率分别为 10 0 %、6 5 %和 0 % ;肝癌患者外周血AFP基因检出率为 5 3.7% ,明显高于肝硬化、急、慢性肝炎和肝外肿瘤组患者 (P <0 .0 1) ;在I、II和III期肝癌中AFP基因阳性率分别为 33.3%、2 6 .3%和 71.8% ;伴肝外转移者全数阳性 ;AFP <5 0ng/ml肝癌AFP基因阳性率为 5 0 % ,且与肝癌大小无关。结论 外周血AFP基因检测是肝癌诊断与鉴别诊断、肝外转移或术后复发的有用标志物。
杨大明姚登福朱云松陆建新蒋道荣孟宪镛
关键词:肝细胞性肝癌分子生物学
外周血白蛋白mRNA分析在肝癌诊断和转移监测中的价值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探讨外周血有核细胞中白蛋白 (Alb)基因在肝癌诊断和转移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以逆转录巢式PCR法扩增肝癌组织及外周血中Alb基因片段 ,分析其在肝癌诊断和转移监测中的价值。结果  2 0份肝癌、癌周和远癌组织总RNA浓度 ,表现为远癌和癌周组织明显高于癌灶组织 (P <0 0 5 )。Alb基因检出率在所有肝组织均为 10 0 % ,在肝癌患者外周血中为 5 9 7%。明显高于肝硬化、慢性肝炎和肝外肿瘤组患者 (P <0 0 1) ,但与急性肝炎组相比未见差别 (P >0 0 5 ) ;Alb基因在Ⅰ、Ⅱ和Ⅲ期肝癌中阳性率分别为 33%、37%和77% ;在肝内有无转移组间差异明显 (P <0 0 5 ) ,在伴肝外转移肝癌中全数阳性 ;在AFP <5 0 μg/L肝癌中阳性率为 17% ;Alb基因检出率与肝癌大小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外周血肝细胞Alb基因分析为肝癌诊断、转移和监测术后复发的有用标志物。
姚登福董志珍杨大明翟晓慈朱云松蒋道荣孟宪镛
关键词:肝癌外周血MRNA肿瘤转移
脂联素与脂肪肝被引量:6
2004年
脂联素为新发现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 ,主要由脂肪细胞表达分泌 ;脂联素抑制肝细胞脂肪酸合成酶 (FAS)活性 ,脂质产生下降 ;激活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I(CPT1) ,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 (ACC) ,脂肪氧化作用增强 ;能够使肝脏TNF α分泌下降 ,减少TNF α等炎症介质的作用 ,减轻肝脏炎症反应。故补充脂联素将有助于减轻肝组织损伤及肝脂肪变性 。
朱云松李玉明杨大明
关键词:脂联素脂肪肝肝脏炎症肝组织损伤乙酰辅酶A羧化酶脂肪酸合成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