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喜
- 作品数:55 被引量:563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山东高密高氟地下水成因类型及其富集模式被引量:2
- 2014年
- 山东高密为氟污染较为严重的典型区域,本文通过探究该区域高氟地下水的形成条件来确定其成因类型,研究氟在地下水中的富集途径,深度认识研究区内高氟地下水的富集模式,为提出"原位驱氟"设想奠定理论基础。
- 高宗军郑秋霞朱喜付青王世臣
- 关键词:高氟地下水
- 雄安新区D16地热勘探井分层抽水实践
- 雄安新区地热勘探D16井针对雾迷山组和高于庄组2个热储层在确保钻井施工井内安全的前提下,实施分层抽水试验,首次获得了2个深部基岩热储层的水文地质试验成果。为后续雄安新区地热勘探井钻井施工和水文地质勘查探索了基本技术程序,...
- 齐恭朱喜李郡齐晓凤高鹏举董向宇
- 关键词:地热能地热井
- 我国干热岩资源潜力区深部热结构被引量:24
- 2015年
- 干热岩是潜力巨大的可再生能源,通过建立EGS试验场地开展干热岩资源开发示范工程是我国开发深部地热的前沿性、基础性工作。地壳深部温度是干热岩开发选址中首先考虑的因素,在重新编制中国大地热流图、居里面深度图的基础上,建立了东南沿海地区和青藏铁路沿线地区2个典型干热岩资源潜力区三维温度场模型,在不考虑热对流的情况下,模拟结果显示东南沿海4km深处的最高温度能达到165℃,青藏铁路沿线地区4km深处最高温度可达到380℃。同时,对比模拟结果和前人实测数据,分析了2个研究区不同的热成因机制,东南沿海地区以壳源产热为主,漳州地热田放射性集中层厚度10km,幔源热流所占比例为39.6%,青藏铁路沿线地区以幔源传导热为主,羊八井地热田放射性集中层厚度为6km,幔源热流所占比例为53.7%。通过与文献结果对比分析了模拟结果的合理性,模拟结果能够为我国干热岩靶区选址提供参考。
- 马峰蔺文静郎旭娟朱喜王贵玲
- 关键词:干热岩热结构居里面大地热流
- 一种贯入式测量导热系数的方法、设备以及介质
- 本申请涉及一种贯入式测量导热系数的方法、设备以及介质,涉及环境监测领域,包括:获取岩土层样本图像信息;对岩土层样本图像信息进行目标检测,得到目标检测结果;根据岩土层样本图像信息获取位于不同岩土层深度的监测设备以及加热设备...
- 朱喜王贵玲陆川马峰桑可
- 华北古潜山优势传热机制研究:以雄安新区为例
- 2024年
- 华北中元古界古潜山是我国北方主要规模化开发的地热储层,具有储热量大、埋藏浅和易回灌等特点。古潜山热储受物性特征、空间展布和地质构造等因素制约,控热机制多元,传热过程复杂,针对其热成因机制的研究一直受到重视。本文以雄安新区古潜山热储为研究对象,基于近年来雄安新区地热勘探井资料分析,提出了华北古潜山热储优势流传热理论,古潜山热储的热源主要来自深部幔源传热,而壳源热流低于30 mW/m^(2),华北克拉通破坏后,随着岩石圈拉张减薄,地幔热对流增强,形成了由深到浅的优势传热通道,地表热流通量升高。古潜山高热导率储层形成了热在垂向和水平向上向储层聚集的传导优势热流,流体在高孔渗碳酸盐岩储层中循环形成了对流优势热流,断裂加剧了传导和对流沿构造方向的聚热效应。在热量聚集作用下,古潜山不同构造部位钻孔测温曲线表现出5种类型,分别为传导型、传导对流传导型、传导对流弱对流型、传导强对流型和传导弱对流型等。断裂带为地下热水的循环和热的富集提供了空间优势流动通道,通过靠近容城断裂的典型钻孔温度测井结果,建立解析方程计算容城断裂地下水热对流占比为29.2%。本研究通过综合分析古潜山优势流传热的影响因素,为华北地热成因模式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 王贵玲马峰马峰朱喜张薇张汉雄朱喜
- 关键词:地温场
- 晋城至侯马高速公路阳城~关门段煤采空区稳定性分析及其治理对策研究
- 2016年
- 文章简要介绍了拟建公路段煤矿采空区的地质环境背景及采空现状,并在勘查结果的基础上对采空区地表变形进行了定量定性评价,得出路基基础较不稳定,为拟建公路提供了地质基础依据,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确保拟建公路畅通无阻。
- 马杨敏朱喜高宗军杨松林
- 关键词:采空区稳定性
- 基于管控单元的城市尺度浅层地热能开发控制因素及指引导则:以雄安新区起步区为例
- 2024年
- 浅层地热能潜力巨大,其合理利用可极大促进城市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城市尺度浅层地热能利用除与地质条件密切相关外,还受城市规划影响。本文以雄安新区起步区控制性规划为基础,通过综述城市尺度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主要控制因素,制定空间适宜性评价和指引导则的工作流程。充分考虑地质因素、资源因素和社会生态因素对浅层地热能开发的制约,结合地温测量、热物性测试、现场热响应试验等室内和现场测试数据,对雄安新区起步区已规划的30个的管控单元进行单要素分析,开展浅层地热能开发综合评价并制定开发指引导则。结果显示,地温场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热传导性能、热容量、供暖制冷面积、城市规划和地面沉降是影响雄安新区浅层地热能利用的直接因素。研究区浅层地热能开发适宜性好的单元占43%,主要分布在北部A、B、C和D单元,以可利用区为主,综合导热能力高,单位供暖制冷面积大,具有比较适宜的浅层地热能赋存条件;适宜性中等单元占33%,主要分布在E单元和其他单元的零星区域,其特点为综合导热能力中等,单位供暖制冷面积和热容量偏小;适宜性差单元占23%,主要集中在南部F单元,该区域水系丰富,受空间规划的影响,开发利用受到制约。研究成果为雄安新区起步区的浅层地热能资源利用和开发提供了支撑,也为城市尺度下浅层地热能资源的规范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 王婉丽段雅娟张薇张薇马峰朱喜
- 关键词:浅层地热能
- 一种碳酸盐岩深部地热水储层酸压增产工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酸盐岩深部地热水储层酸压增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择增产层段;步骤2:井筒处理;步骤3:电缆校深和目的层射孔;步骤4:抽水试验,落实目的层自然产能和液性;步骤5:判断产水量,若涌水量高于20m<...
- 马峰王贵玲朱喜余鸣潇孙永涛张汉雄
- 中国干热岩资源主要赋存类型与成因模式被引量:76
- 2015年
- 干热岩资源作为地热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其清洁、稳定、可再生的资源优势及巨大的高温发电潜力,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干热岩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并在不同地质背景条件预测或勘查到干热岩资源,然而至今仍未对干热岩资源的赋存形式进行分类及开展干热岩资源成因机制研究,阻碍了中国干热岩资源的调查与精细潜力评价。在阐述干热岩资源赋存的指标参数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已发现干热岩资源的成因模式分析,结合中国地壳结构背景,将中国干热岩资源的赋存类型分为高放射性产热型、沉积盆地型、近代火山型和强烈构造活动带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类型干热岩资源的成因机制,比较不同类型干热岩资源成因机制之间的差别,提出干热岩资源赋存的有利前景区。
- 甘浩男王贵玲蔺文静王潇马峰朱喜
- 关键词:热源
- 采灌均衡条件下地热资源潜力评价方法探讨——以雄安新区碳酸盐岩热储为例
- 2024年
- 回灌是保障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关键手段,而采灌均衡条件下地热资源潜力评价方法研究对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引入热突破和考虑回灌条件下单井开采权益保护半径的概念,提出了回灌条件下地热资源可开采量的评价方法,并以雄安新区雾迷山组碳酸盐岩热储层为例,分别计算了未考虑回灌条件和考虑回灌条件下的地热流体可开采量、可开采热量及折合标煤量。结果显示采用开采系数法计算的未考虑回灌条件下的可开采量要远小于考虑回灌条件下的可开采量;考虑回灌条件下三种方法的结果对比为:热突破法>考虑回灌条件下单井开采权益保护半径(消耗15%)>考虑回灌条件下单井开采权益保护半径(热储温度下降2℃),考虑地热资源的可持续性以及对热储环境严格保护要求,按照考虑回灌条件下单井开采权益保护半径方法计算的雄安新区雾迷山组热储地热开采量更为适宜。目前全国各地陆续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实施地热回灌,该方法的提出为科学评价各地回灌条件下的地热可开采量提供了技术支撑。
- 李曼王贵玲王贵玲刘志明蔺文静马峰刘志明
- 关键词:地热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