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薇莹

作品数:10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护理
  • 3篇动脉
  • 3篇血栓
  • 3篇介入
  • 3篇静脉
  • 3篇静脉血
  • 3篇静脉血栓
  • 2篇深静脉
  • 2篇深静脉血栓
  • 2篇术后
  • 2篇下肢
  • 2篇下肢动脉
  • 2篇介入治疗
  • 2篇护理干预
  • 2篇干预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低分子肝素皮...
  • 1篇动脉夹层动脉...

机构

  • 8篇胜利油田中心...

作者

  • 8篇朱薇莹
  • 3篇丁彩霞
  • 3篇李海蓉
  • 3篇曹景玲
  • 1篇赵素伟
  • 1篇万帅帅
  • 1篇徐芳
  • 1篇王娟娟
  • 1篇赵峰

传媒

  • 2篇智慧健康
  • 2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健康之路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医学信息(下...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1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护理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的疗效度护理。方法:分析接受介入治疗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患者覆膜支架均顺利成功植入,均在术后2—3周安全渡过危险期并康复出院。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具有创伤小,手术死亡率低、成功率高的优点,有效的护理措施起到了促进康复的作用。
丁彩霞李海蓉朱薇莹曹景玲
关键词:主动脉瘤介入手术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行腔内介入治疗的术前及术后护理。方法:通过3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腔内介入治疗后均能改善和恢复下肢血流,达到治疗和改善下肢缺血的目的,通过精心的术前护理能减轻患者的焦虑及恐惧心理,并为病人实施介入治疗做好各项准备;通过细心的术后护理则可及时观察患者术后的各种反应及对患肢血运情况的严密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减少并避免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以更好的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结果:经过手术治疗,精心护理,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行腔内介入治疗的患者取得较满意效果。结论:介入治疗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患肢血运,加强体位护理及肢体功能锻炼,做好健康教育指导,则是治疗成功与提高患者日后生活质量的关键。
朱薇莹丁彩霞曹景玲李海蓉
关键词:动脉硬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术前护理术后护理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有效性研究
2022年
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预防的价值。方法 时间介于2018年1月~2020年12月。共66例;依据护理方式不同行分组,即包含了33例行常规护理的常规组,与包含33例在常规组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比较两组护理数据结果。结果 研究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3.03%)低于常规组(24.24%)(P0.05);护理前,研究组血浆粘度(1.83±0.17)mpa·s、PT(10.33±1.15)s、aPTT(23.63±2.55)s以及D-D(715.39±58.42)μg/L同常规组血浆粘度(1.86±0.15)mpa·s、PT(10.29±1.22)s、aPTT(23.59±2.62)s以及D-D(717.49±58.53)μg/L比较,未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血浆粘度(1.41±0.15)mpa·s、D-D(452.11±51.25)μg/L均低于常规组血浆粘度(1.55±0.12)mpa·s、D-D(608.73±50.15)μg/L,PT(12.35±0.65)s、aPTT(28.99±2.95)s均高于常规组PT(10.99±0.73)s、aPTT(24.99±2.17)s(P0.05);护理前,研究组小腿周径(1.77±0.36)cm以及大腿周径(2.13±0.33)cm同常规组小腿周径(1.81±0.29)cm以及大腿周径(2.18±0.29)cm比较,未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小腿周径(0.85±0.21)cm以及大腿周径(1.52±0.25)cm低于常规组小腿周径(1.35±0.25)cm以及大腿周径(1.99±0.27)cm(P0.05)。结论 早期综合护理较常规护理的效果更优,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可以发挥明显的预防作用,从而促进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的病情康复。
朱薇莹
关键词:早期综合护理干预长期卧床老年下肢静脉血栓血浆粘度
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临床表现及护理要点被引量:2
2011年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所致的一种回流障碍性疾病。好发于下肢,根据栓塞部位可分为下肢近端(位于胭静脉内或以上部位)和远端(胭静脉以下)深静脉血栓。下肢近端的DVT是肺栓塞栓子的主要来源。
李海蓉丁彩霞朱薇莹赵素伟王娟娟万帅帅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障碍性疾病栓塞部位静脉内DVT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置管溶栓的护理体会
2017年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置管溶栓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接诊的13例下肢动脉栓塞置管溶栓患者,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和综合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VAS的各项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SDS、VAS等各项临床效果均明显较对照组好,经对比差异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实施置管溶栓治疗并采取合适护理后,可有效提升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加快康复速度,减轻治疗痛苦程度,值得予以临床应用。
朱薇莹
关键词: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护理措施护理体会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改进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低分子肝素是一种新型的抗血栓剂,采用常规皮下注射法,患者常出现注射部位疼痛、较大面积瘀血、肿胀甚至出现血肿硬结,不仅影响了药物的吸收,降低了药物的疗效,而且造成患者心理紧张,不利于患者康复.……
徐芳曹景玲赵峰朱薇莹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
品管圈活动在肝癌介入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对肝癌介入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品管圈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肝癌介入患者共15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通过常规方式进行健康知识教育,观察组通过品管圈活动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将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教育合格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在健康知识教育合格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肝癌介入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进行健康知识教育有显著的效果,明显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教育合格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应用。
朱薇莹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肝癌介入满意度
护理干预在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将14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72例。对照组接受术后静脉血栓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系统早期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出院前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深DVT发生率为12.5%,干预组DVT发生率为1.39%,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外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朱薇莹
关键词:护理干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