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伟红

作品数:41 被引量:272H指数:10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军队中医药科研专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针灸
  • 8篇针灸疗法
  • 8篇灸疗
  • 8篇灸疗法
  • 8篇灸治
  • 6篇单纯性肥胖
  • 6篇穴位
  • 6篇肥胖
  • 5篇电针
  • 5篇疗效
  • 5篇疗效观察
  • 5篇艾炷
  • 4篇单纯性
  • 4篇针灸治疗
  • 4篇腕踝
  • 4篇腕踝针
  • 4篇辅助装置
  • 4篇艾灸
  • 3篇单纯性肥胖病
  • 3篇穴位敷贴

机构

  • 4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解放军第11...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上海市江湾医...

作者

  • 41篇李伟红
  • 15篇汤晓冬
  • 7篇周庆辉
  • 6篇张鑫鑫
  • 5篇王勇姿
  • 5篇谷丽敏
  • 4篇顾承群
  • 4篇周爽
  • 3篇栾雪莲
  • 3篇周毅
  • 2篇顾伟
  • 2篇汪金娣
  • 2篇俞超芹
  • 1篇蔡宗升
  • 1篇费明峰
  • 1篇郑伟
  • 1篇张存海
  • 1篇陈红云
  • 1篇吴玉泉
  • 1篇李霄茜

传媒

  • 6篇上海针灸杂志
  • 4篇针灸临床杂志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中国针灸
  • 2篇吉林中医药
  • 2篇上海中医药杂...
  • 2篇全国中西医结...
  • 1篇World ...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浙江中医学院...
  • 1篇海军医学杂志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解放军医院管...
  • 1篇中西医结合学...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感病的药后调护
2013年
外感病是指自然界中六淫及疫疠邪气侵袭人体导致的疾病。在现代临床治疗外感病中,医生更多的是注重辨证、用方或药物的选择(如抗生素的选择)、用药的剂量与服药时间,很少关注患者用药后的具体事项。外感病的药后调护直接影响到用药的效果以及疾病的愈后与转归,应该受到医家的重视。但是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对处方后用药以及调护的注意事项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本文梳理古今文献,对外感病药物的服法、调护,从饮食宜忌、药后安养、情志调护等多方面进行系统的阐述。
余昕江亚飞李伟红
关键词:外感病饮食宜忌
针灸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思路与方法
糖尿病神经病变(diabetic neu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慢性并发症,涉及范国广,可遍及全身各系统。有资料表明,DN发生率高达60%-90%,甚至可累及全部患者。40%-50%有神经损害症状及体征。...
李伟红周爽
文献传递
针灸治疗癌痛的近况和展望被引量:2
1999年
周庆辉李伟红
关键词:癌症镇痛针灸疗法
腕踝针对急性腰痛的即时镇痛作用: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45
2010年
目的:评价腕踝针对急性腰痛的即时镇痛作用及其与患者预期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假针刺对照试验,60例急性腰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腕踝针治疗,针刺双侧下5、下6针刺点,不要求得气;对照组用不刺入的假针刺法。两组均治疗1次,留针30min。治疗前3min和治疗过程中第5、10、15、30分钟(拔针后),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Short-form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记录受试者腰部活动时的疼痛等情况;用重复改良Schober试验(Modified-Modified Schober,MMS)观察腰椎前屈情况;用预期和治疗信任度问卷(Expecta-tion and Treat ment Credibility Scale,ETCS)分析患者治疗前的预期与疗效的关系;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SF-MPQ、MMS和ETCS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针后第5分钟,观察组SF-MPQ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第10分钟,观察组SF-MPQ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MMS高于对照组(P<0.05);第15分钟,观察组SF-MPQ除感觉项外其他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P<0.01);第30分钟,观察组SF-MPQ中的情感项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在进针前对治疗的预期与进针后第5、10、15、30分钟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呈负相关(P<0.05),而对照组则无相关性(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腕踝针能显著减轻急性腰痛患者的疼痛,起效迅速;患者对腕踝针镇痛疗效预期越高,镇痛作用越好;该疗法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苏江涛周庆辉李锐章杰李伟红王琼
关键词:急性腰痛腕踝针随机对照试验
腕踝针对腰痛止痛作用的针刺点特异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研究腕踝针的"针刺点"与"身体分区"的对应关系是否具有特异性,即腕踝针针刺点作用的特异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90例急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三组受试者均采用腕踝针治疗1次,留针30 min。特异针刺点组根据腕踝针"按身体分区选择针刺点"的理论针刺下6或下5针刺点;非特异针刺点1组和2组分别针刺下2和上5针刺点。治疗前3 min和治疗过程第5、10、15和第30 min,分别用简式Mc Gill疼痛问卷(SF-MPQ)评价受试者活动腰部时疼痛情况,用重复改良的Schober试验(MMS)观察腰椎活动度,用预期和治疗信任度问卷(ETCS)评价三组患者治疗前后预期的变化。结果三组治疗前SFMPQ、MMS和ETCS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SF-MPQ评分在第5、10、15和30 min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P<0.05)。在第5、10和15 min,特异针刺点组的SF-MPQ多项评分(除PPI外)与治疗前的差值高于非特异针刺点1组和2组(P<0.05)。治疗30 min后,特异针刺点组的SF-MPQ所有项目评分与治疗前的差值均高于非特异针刺点1组和2组(P<0.05)。三组MMS治疗后均高于治疗前(P<0.05),特异针刺点组MMS治疗后与治疗前差值高于非特异针刺点1组和2组(P<0.05)。特异针刺点组的ETCS所有项目评分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升高(P<0.05)。非特异针刺点1组和2组的ETCS所有项目评分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踝针针刺点对急性腰痛具有止痛和改善腰椎前屈活动度作用,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张潇文马丽莎韩盈盈张春鹏李伟红周爽周庆辉
关键词:腕踝针急性腰痛
外训学员针灸教学的翻译被引量:1
2008年
中医药是我国的传统医药,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其国际间的交流亦在不断扩大。翻译,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也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中医药的准确翻译,是加强国际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的关键。笔者在中医针灸临床留学生带教中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观察学习,浅谈一点心得体会。
李伟红栾雪莲周毅高健荣
关键词:中医针灸留学生翻译
双合汤结合针灸疗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NO、NOS水平、Na+—K+—ATPase活性的影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为常见的并发症及致残原因之一。其发生率可高达60%~90%。临床上对此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近年来,我们通过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发现.该病中医发病机理虽然错纵复杂。但瘀血痰浊与其发生发展...
周爽李伟红
文献传递
穴位敷贴治疗老年葡萄糖耐量低减患者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为观察并评价穴位敷贴治疗贴治疗老年葡萄糖耐量低减 (IGT)的疗效 ,将 6 4例老年IGT患者随机分为二组 ,各 32例。对照组进行控制饮食干预治疗 ;观察组在控制饮食干预治疗同时 ,选用胰俞、脾俞、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外敷治疗贴。二个疗程后分别检测餐后血糖。结果 :干预后 ,两组餐后血糖均显著降低 (P <0 0 5 ,P <0 0 1) ;观察组干预后餐后血糖比对照组低 ,P <0 0 5。提示老年IGT患者在控制饮食干预治疗同时 ,可配合应用穴位敷贴治疗贴 ,临床疗效可靠。
吴玉泉费明峰何永生张存海郑伟邬亚军李伟红
关键词:穴位敷贴
消溃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62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5年
王勇姿谷丽敏李伟红
关键词:口腔溃疡中草药
穴位埋线对妇女肥胖和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评价穴位埋线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和肥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非随机的前瞻性病例观察研究,围绝经期综合征伴肥胖组、围绝经期综合征不伴肥胖组和单纯性肥胖症组患者共103例,选用相同的腧穴行埋线治疗。1个月治疗1次,连续3个月内共治疗3次。分别在第1次、第2次和第3次治疗前以及第3次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观察体重、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Kupperman指数(KI),血清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泡刺激素(FSH),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围绝经期综合征伴肥胖组和单纯性肥胖症组第2次治疗前、第3次治疗前、第3次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与第1次治疗前比,体重、BMI、腰臀比、FSH、LH、TC、TG、LDL-C降低(P<0.05或P<0.01),HDL-C升高(P<0.05或P<0.01)。围绝经期综合征不伴肥胖组第2次治疗前、第3次治疗前、第3次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与第1次治疗前比,体重、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SH、LH、TC、TG、LDL-C下降(P<0.05或P<0.01),HDL-C上升(P<0.05或P<0.01)。单纯性肥胖症组、围绝经期综合征伴肥胖组和围绝经期综合征不伴肥胖组3组第2次治疗前、第3次治疗前、第3次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E2分别与第1次治疗前比都有所升高(P<0.01)。围绝经期综合征不伴肥胖组第2次治疗前和第3次治疗前的腰臀比与第1次治疗前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次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与第1次治疗前相比有所下降(P<0.05)。单纯性肥胖症组第2次治疗前KI与第1次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次治疗前、第3次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与第1次治疗前相比有所下降(P<0.05);围绝经期综合征伴肥胖组和围绝经期综合征不伴肥胖组第2次治疗前、第3次治疗前、第3次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KI与第1次治疗前相比有所�
吴莹汤晓冬徐美君李伟红周庆辉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症围绝经期综合征穴位埋线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