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凌燕

作品数:33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面上项目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7篇文化科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玉米
  • 8篇基因
  • 7篇转基因
  • 6篇转基因玉米
  • 6篇基因玉米
  • 5篇耐除草剂
  • 5篇除草
  • 4篇实时荧光
  • 4篇课程
  • 4篇甘薯
  • 3篇院校
  • 3篇实时荧光PC...
  • 3篇抗虫
  • 3篇技术课
  • 3篇技术课程
  • 3篇教学
  • 3篇安全监管
  • 2篇蛋白质
  • 2篇蛋白质电泳
  • 2篇蛋白质电泳技...

机构

  • 32篇北京农业职业...
  • 7篇农业农村部科...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常州工学院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北京农学院
  • 1篇中国原子能科...
  • 1篇河西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天津现代职业...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作者

  • 33篇李凌燕
  • 9篇田璐
  • 9篇杨新建
  • 9篇肖海峻
  • 8篇王伟青
  • 5篇田锦
  • 4篇汪长钢
  • 4篇潘妍
  • 3篇崔宝发
  • 3篇朱建晨
  • 3篇施鹏飞
  • 3篇方杰
  • 2篇乌兰
  • 2篇邓志峰
  • 2篇刘小飞
  • 2篇孟利前
  • 2篇祝国辉
  • 2篇贾红亮
  • 1篇段丽丽
  • 1篇段素云

传媒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北京农业职业...
  • 3篇中国现代教育...
  • 2篇黑龙江畜牧兽...
  • 2篇食品科技
  • 2篇生物技术进展
  • 1篇种子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计量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食品工业
  • 1篇饲料工业
  • 1篇中国种业
  • 1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电力学报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吉林农业(学...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0
  • 1篇2008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因操作技术课程建设与实践被引量:1
2012年
基因操作技术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广、技术性强的课程,对学生基因操作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支撑作用,是学生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所需的非常重要的专业技能之一。文章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课程特色三个方面阐述了基因操作技术课程建设的过程,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以期为其他相关课程的建设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田锦朱建晨杨新建王伟青李凌燕田璐肖海峻
关键词:基因操作教学方法教材建设
转基因玉米MZIR098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2023年
利用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MZIR098的5’端旁侧序列信息,设计引物及探针,随后通过qPCR和3D-dPCR平台,建立了玉米MZIR098的转化体特异性双重定量检测方法。经测试后显示,qPCR和3D-dPCR两种检测方法的重复性(相对标准差)均小于25%,符合转基因检测方法相关标准,并且检出限和定量限也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说明2种方法均可满足转基因定量检测的基本需求,可为今后准确高效地检测玉米MZIR098及其产品提供新的参考方法。
温洪涛杨洋丁一佳关海涛苑冉张瑞英李凌燕梁晋刚王晶
关键词:计量学转基因玉米
盐溶蛋白电泳技术及其在玉米种子鉴定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盐溶蛋白电泳方法具有样品提取时间和电泳时间短、电泳谱带清晰、分辨率高、品种间谱带差异大、组合间互补带明显等优点,因而在玉米种子纯度鉴定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盐溶蛋白电泳技术检测玉米种子纯度的原理、操作要点、谱带分析及在电泳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旨在为从事种子鉴定的同行提供参考。
肖海峻孟利前李凌燕田璐祝国辉
关键词:盐溶蛋白蛋白质电泳技术种子纯度鉴定
大豆及3种豆制品中大豆异黄酮组分的含量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及3种豆制品中大豆异黄酮组分和含量的方法,研究其大豆异黄酮组分的差异。[方法]将供试样品用80%甲醇溶解提取,净化后用Wonda Sil C_(18)WR(4.6×250 mm,5μm)色谱柱分离,以乙腈和磷酸水溶液(p H 3.0)作为流动相,流速1 m L/min,柱温为40℃,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波长260 nm检测大豆异黄酮组分,用外标法进行定量。[结果]大豆及3种豆制品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大豆最高,其次是豆芽、豆腐、豆浆。供试样品的大豆异黄酮组分中大豆苷相关系数为0.997 2,黄豆黄苷相关系数为0.999 6,大豆苷元相关系数为0.994 7,黄豆黄素相关系数为0.999 1,染料木素相关系数为0.994 2,平行测定结果之差均低于算术平均值的10%。[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豆制品中大豆异黄酮组分和含量检测。
潘妍贾红亮汪长钢李凌燕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大豆异黄酮豆制品
转基因玉米MON87419实时荧光PCR定性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
2023年
转基因玉米MON87419是孟山都远东有限公司研发的转化体,转入了dom和pat基因,能够耐受麦草畏和草铵膦两种除草剂。本研究以转基因耐除草剂玉米MON874193′端特异性序列为靶标设计引物和探针,经特异性测试、体系优化、灵敏度测试及检出限(LOD)测试,建立了MON87419的实时荧光PCR定性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检测出转基因耐除草剂玉米MON87419转化体成分,具有稳定性好、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检出限可达0.05%。该方法主要技术参数全部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可为转基因玉米的安全监管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李凌燕李凌燕王颢潜乌兰乌兰邓志峰梁晋刚
关键词:实时荧光PCR安全监管
转基因耐除草剂玉米MON87419品系特异性定性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3
2023年
转基因耐除草剂玉米MON87419是由孟山都远东有限公司研发的玉米转化体,能够耐受麦草畏和草铵膦2种除草剂,已向我国申请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本文旨在建立转基因耐除草剂玉米MON87419转化体的特异性定性检测方法,以MON87419转化体特异性序列为靶标,设计一系列特异性引物,进行引物筛选、特异性测试、反应条件优化、灵敏度测试、检出限测试和再现性测试等试验。结果表明,本特异性检测方法的主要技术参数全部符合相关转基因分子检测标准的要求,特异性片段大小为216 bp,品系特异性高,灵敏度低至0.05%,检出限达到0.1%,具有良好的再现性和重复性。本方法的建立可为该转基因品系及其衍生产品的检测和安全监管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李凌燕李凌燕张旭冬陈子言王颢潜张秀杰陈红梁晋刚
关键词:特异性检测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甘薯糖蛋白提取工艺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对甘薯糖蛋白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产自北京大兴区的甘薯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法提取甘薯糖蛋白。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超声温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料液比为考察因素,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响应面法筛选提取工艺,以粗糖蛋白提取率为响应值。[结果]最佳的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40℃,时间80 min,功率205 W,料液比1∶20(g∶m L)。此条件下糖蛋白粗品提取率为1.015 72%,经试验验证与模型预测值相差仅2%,表明其预测性良好。[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选甘薯糖蛋白工艺稳定可行,可为甘薯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糖蛋白提取工艺产业化提供理论依据。
田璐李凌燕王伟青汪长钢肖海峻潘妍金启厚
关键词:甘薯糖蛋白超声波提取响应面
模型化教学在基因操作技术课程中的实践与分析
2020年
基因操作技术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在分子生物学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课程教学团队针对基因操作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研究在持续推进,一直在努力探索提升该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与途径。鉴于该课程的性质与特点,笔者在多年实践教学中发现,模型化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已应用于该课程教学实践的模型有源于生活的模型、学生手绘模型、学生自制手工模型、市场上现存模型以及自行设计并实体化的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化教学对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改进教学效果等方面作用积极,效果明显。
田锦李凌燕张晋马静媛
关键词:模型化教学研究教学效果技能型人才
规模化猪场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2012年
近几年,笔者对北京京郊规模化养猪场的饲养环境、发病情况和免疫防控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监测和疫病调查工作,有针对性地建立了猪病档案,并对部分规模化猪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现整理概括如下。
田锦李志敏王振玲李凌燕
关键词:规模化猪场规模化养猪场饲养环境疫病调查发病情况
高职院校人才激励机制的探索被引量:2
2008年
面对当前高校人才竞争激烈,高等职业院校区多、管理难度大的现状,通过对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点定位的认识、讨论了高等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本理念,分析了激励机制的特点,讨论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途径。在此基础上,具体探讨了高等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本理念,再造了包括测评机制、选拔机制、培养机制、激励机制等组成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为同类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王敏李凌燕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流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