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向真

作品数:55 被引量:217H指数:9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建设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篇建筑科学
  • 8篇天文地球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理学

主题

  • 33篇隔震
  • 16篇隔震体系
  • 14篇隔震结构
  • 10篇平扭耦联
  • 9篇地震
  • 9篇非规则
  • 7篇时程
  • 6篇楼板
  • 6篇楼板变形
  • 6篇建筑
  • 5篇动力性
  • 5篇动力性能
  • 5篇时程分析
  • 5篇基础隔震
  • 5篇刚度
  • 4篇地震反应
  • 4篇支座
  • 4篇结构动力
  • 4篇减震
  • 4篇隔震层

机构

  • 43篇广州大学
  • 15篇天津大学
  • 8篇湖南大学
  • 8篇华南建设学院
  • 2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湖南工业大学
  • 1篇广东南华工商...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沈阳市地震局

作者

  • 55篇李向真
  • 19篇向伟明
  • 8篇朱小文
  • 7篇周福霖
  • 7篇雷丽
  • 6篇徐明贵
  • 6篇梁萍
  • 5篇王铁成
  • 5篇欧海龙
  • 4篇程国亮
  • 3篇于德介
  • 2篇张季超
  • 2篇李祯
  • 2篇谢宜峰
  • 2篇俞公骅
  • 2篇李明
  • 2篇童华炜
  • 2篇沈粤
  • 2篇严明强
  • 2篇李冰

传媒

  • 9篇世界地震工程
  • 9篇工程抗震与加...
  • 8篇地震工程与工...
  • 4篇山西建筑
  • 4篇广州大学学报...
  • 3篇高等建筑教育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建筑经济
  • 1篇工程抗震
  • 1篇建筑结构
  • 1篇钢结构
  • 1篇工程力学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广州大学学报...
  • 1篇广州建筑
  • 1篇上海力学
  • 1篇全国固体力学...
  • 1篇第三届全国计...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9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9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7
  • 1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88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平面非规则多层房屋结构楼板变形动力性能简化计算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本文应用子结构方法,将楼板视为剪切弯曲深梁,用二次位移函数和一次转角函数描述楼面运动,从而建立了平面非规则房屋结构动力反应的简化计算模型。同时用时程分析方法计算分析了T型和U型平面非规则结构的楼板变形动力特性。
向伟明王戈李向真雷丽
关键词:非规则楼板变形
铅芯橡胶隔震支座水平双向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非规则结构隔震层在平扭耦联地震中会产生平动与转动.隔震支座则处于水平双向受剪状态.文章设计了一种加力装置使直径100 mm的单个铅芯橡胶隔震支座产生两个水平方向的变形,相应隔震层则产生平动和转动.通过两种布置工况对隔震支座进行两种水平加载比例的双向低周疲劳试验,得到了橡胶支座水平Y向滞回曲线以及扭矩与隔震层转角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铅芯橡胶隔震支座的水平Y向剪切刚度、扭转刚度和Y向剪切阻尼比、扭转阻尼比均小于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单向剪压试验结果,其设计的加力装置可以使橡胶支座处于双向受力状态.
李祯李向真向伟明朱小文
关键词:隔震支座双向受力扭矩刚度阻尼比
非比例阻尼下隔震结构动力振型反应计算的摄动迭代法及其相关分析
本文在考虑房屋基础隔震体系刚度分布特点的基础上,将上下部结构刚度比作为摄动参数,系统建立了非比例阻尼下隔震结构动力特性计算的摄动迭代方法。理论推导及算例说明,该方法实现了上部结构和隔震层阻尼比的有效分离和各变量之间的耦合...
李向真向伟明朱小文
关键词:非比例阻尼隔震结构
文献传递
结构振型分析的混合界面子结构法
李向真
关键词:结构动力分析振型子结构法
摩擦消能支撑钢框架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被引量:9
2002年
本文分析了摩擦消能支撑及框架主体结构弹塑性本构关系 ,并给出了动力时程分析的计算方法。同时 ,对六层钢框架模型做了各种工况下的地震反应时程分析。结果表明 ,摩擦消能支撑钢框架(FEDBF)比抗弯钢框架 (MRF)的地震作用明显降低 。
李向真欧海龙程国亮
关键词:钢框架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
考虑楼板变形时非规则隔震结构的计算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建立了考虑楼板变形时的隔震结构动力计算方法,并针对非规则结构中几种需要考虑楼板变形的情况,进行了隔震前后的动力性能计算分析研究。
李向真向伟明雷丽
关键词:楼板变形隔震
底部弱层非规则布置隔震结构的计算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提出了层单元方法,将楼板视为剪切弯曲深梁,用二次位移函数和一次转角函数描述楼面运动。同时建立了平面非规则房屋隔震结构动力反应的计算模型,用反应谱方法和时程分析方法计算分析了U型和L型底部弱层非规则布置隔震结构的局部变形的基本动力性能。
李向真王铁成雷丽
关键词:隔震结构
多层复形法在摩擦消能支撑参数优化的应用
2001年
讨论基于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的摩擦消能支撑参数优化方法,通过约束条件限制结构体系在整个地震时程中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和层间侧移延性比,用多层复形法对摩擦消能支撑参数进行优化。由于多层复形法全部优化过程都是在可行域内进行,所以得出的优化结果必然满足约束条件.
李向真程国亮欧海龙
关键词:抗震设计建筑结构
非规则房屋结构的动力性能计算研究
2007年
分析了非规则房屋结构的动力计算原理,结合实例计算了U型结构和L型结构的动力特性并做了比较分析,研究了平面非规则布置房屋结构的地震反应,从而为抗震或减震方案提供依据。
欧海龙李向真
关键词:楼板变形动力性能
非规则隔震体系设计方法应用研究
李向真向伟明张季超梁萍陈丽红雷丽欧海龙冷立群严明强
该项目的研究内容:(1)项目主要研究非规则基础隔震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及隔震垫参数对动力性能的影响。其中,研究平面非规则布置的平扭偶联问题和凹凸非规则问题。(2)项目研究平扭偶联问题时,采用层单元模型,建立以性能参数为输入...
关键词:
关键词:非规则隔震体系设计方法计算方法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