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勇 作品数:47 被引量:215 H指数:9 供职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员利针为主治疗复发性面肌痉挛验案 被引量:1 2019年 面肌痉挛难治且易复发,针灸治疗效果较好.分析应用员利针治疗复发性面肌痉挛验案一则,认为利用其针形的特殊性结合经络诊察,配合毫针针刺,补虚泻实,注重整体气血调治,可获佳效. 林爽 邓梦琪 李子勇 何新芳关键词:面肌痉挛 针灸疗法 医案 从“卫气内伐”探讨老年骨质疏松病因病机 被引量:1 2023年 从“卫气内伐”探讨老年骨质疏松的病因病机,根据卫气的生理特点总结“卫气内伐”的三个表现:卫气失位、卫气伐营、卫气失律,并与现代医学对老年骨质疏松在免疫、内分泌、运动系统三个方面发病机理的研究进行联系与探讨。 林钊 蓝丹纯 黎丁霜 李子勇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 卫气 病因病机 鍉针扬刺“富贵包”治疗颈椎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析鍉针疗法扬刺“富贵包”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治疗,治疗组采用鍉针疗法联合毫针针刺,2周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VAS、NDI、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总有效率达100%(36/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0%(28/32),且治疗组患者在短期内就能明显减轻疼痛,改善颈部功能,1个疗程治愈率为38.89%(14/36),对照组仅为15.6%(5/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月内随访患者,治疗组仅1例复发,对照组为5例。结论:通过鍉针疗法扬刺“富贵包”能够较快地缓解板滞僵硬的颈肌,改善颈部功能,提高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降低复发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陈月英 李子勇关键词:颈椎病 针刺疗法 扬刺 温针加麦粒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单纯性眼睑下垂1例 眼睑下垂古称“睢目”,又名“上胞下垂,睑废”。是以上眼睑提举无力,不能抬起,导致睑裂不同程度变窄,影响视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眼病。常见于西医学中的重症肌无力、动眼神经麻痹等疾病中。笔者运用电针加麦粒灸,辩证选用中药内服,治... 李子勇 杨飞关键词:眼睑下垂 病例分析 针刺醒脑法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醒脑法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紧张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7例,西药颅痛定组93组,经治疗45d后,停止2月后并随访观察1年对疗效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24%,对照组为... 老锦雄 李子勇关键词:紧张性头痛 针刺疗法 文献传递 蜂针直刺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 2024年 目的:血清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蜂针直刺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方法:抗体阵列检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与健康志愿者血清中50种蛋白质的表达差异;GO富集分析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差异表达蛋白质功能;ELISA检测分析蜂针直刺治疗前后特异性蛋白质表达变化及炎症指标变化;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四种差异性表达蛋白质诊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结果:基于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已成功鉴别出四种针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特异性的蛋白质,包括TNF-RⅡ、MIP-1β、IL-8和GM-CSF。富集分析结果揭示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与炎症过程、代谢活动及细胞因子通路的调控等密切相关。ELISA检测结果显示蜂针直刺治疗前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TNF-RⅡ、MIP-1β、IL-8和GM-CSF水平差异明显,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TNF-RⅡ、MIP-1β和IL-8水平显著降低(P<0.01),GM-CSF水平显著升高(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L-8诊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价值最高,MIP-1β次之。结论:蜂针直刺可能是通过调控GM-CSF、IL-8、MIP-1β和TNF-RⅡ等特异性蛋白质的表达,从而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炎症状态,提高机体抗炎能力。 黄中梁 老锦雄 李子勇关键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血清蛋白质组学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李子勇教授运用员利针治疗腰痹病的临床应用规律 2024年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李子勇教授运用员利针治疗腰痹病的临床应用规律。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李教授于广东省佛山中医院针灸科门诊诊治腰痹病患者的有效病案选穴处方714张。采用R version 4.4.1进行数据清洗、频次分析、归经分析、特定穴分析、部位分析、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结果共714张选穴处方,涉及腧穴61个,累计使用频次2695次,高频腧穴为委中、腰阳关、天宗、至阳和环跳;使用频次最多的经脉为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特定穴使用个数为16个,总使用频次为1382次;合穴使用频次最高,其次为下合穴、原穴、经穴;腧穴主要分布在下肢部和背腰骶部。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关联度最高的二、三、四阶核心腧穴处方为腰阳关→委中、腰阳关-至阳→委中、天宗-腰阳关-至阳→委中;聚类分析显示,最佳聚类数为5类,第1类为委中-腰阳关-天宗-至阳,第2类为肩前-维道-环跳-丘墟-天牖,第3类为商丘-少海,第4类为次髎-带脉-大椎-气冲-跗阳-关元俞-天柱,第5类为筋缩-身柱。结论本研究立足于真实病案,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发现李教授运用员利针治疗腰痹病的临床选穴注重整体审查,重视形神同调,选取穴位多位于肢体与躯干的关节连接处及气血经络的汇聚处;从经络辨证出发,重视经络上下游的关系。其运用员利针辨证论治腰痹病的选穴规律可为临床腰痹病的取穴思路提供诊疗借鉴。 吴佳华 覃雪薇 张培铭 李子勇 老锦雄关键词:数据挖掘 R语言 气交灸联合针刺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气交灸联合针刺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来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就诊的60例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气交灸配合常规针刺;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主穴申脉穴、照海穴、四神聪穴、神门穴、安眠穴、三阴交穴,配伍心俞穴、肾俞穴),每周3次,两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评估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27/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PSQI总评分(6.27±1.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总评分(9.07±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7个因子评分组间比较,除催眠药物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他6个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气交灸联合针刺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及居家保健推广应用。 王静 伍向东 陈哲子 李子勇 老锦雄关键词:心肾不交型 失眠 背俞穴温针灸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心电图及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背俞穴温针灸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心电图及血脂的影响,并探讨其机理。方法:将60例元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基础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背俞穴温针灸治疗,对照组30例,仅予以基础药物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普通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背俞穴温针灸治疗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疗效显著。 李子勇 潘清洁关键词:背俞穴 心肌缺血 心电图 血脂 针刺对家兔骨折后不同时相膜内成骨的骨形态计量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针刺对家兔骨折后不同时相膜内成骨的骨形态计量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建立家兔右侧桡骨骨折模型,针刺双侧肝俞、肾俞、后三里及对侧前三里、四渎、外关,在不同时相(骨折后1.5 w、3 w、5 w)处死家兔,制作成骨痂标本,采用KSS image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膜内成骨的静态参数和动态参数。结果:在骨折早、中期,针刺促进家兔骨折膜内成骨的骨转换和骨形成,而在骨折后期,针刺对膜内成骨的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无明显影响。结论:针刺可以促进家兔骨折早期和中期膜内成骨骨痂形成的速度,但对骨量无明显影响。 李子勇 老锦雄 邓聪关键词:针刺 骨折 膜内成骨 骨形态计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