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君
- 作品数:8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移植物抗肠道病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4
- 2009年
- 随着器官移植术的广泛开展,由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引致的移植物抗宿主病也日渐增多,其中以肠道病变和症状为主要表现者,称之为移植物抗肠道病。该文重点介绍了移植物抗肠道病的发病机制、诊断、预防和治疗等,供临床参考。
- 李惠君钟英强
- 关键词: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干细胞移植术
- 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重叠的随机临床对照研究
-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与腹泻犁肠易激综合征(IBS-D)重叠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病例对照的前瞻性研究,129例患者随机分配到 A 组(曲美布汀和地农芽孢杆菌胶囊治疗)、B 组(曲美...
- 钟英强朱军郭佳念颜蓉李惠君林燕华曾志勇
- 文献传递
- 消化内镜在炎症性肠病诊治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7年
- 炎症性肠病(IBD)的诊断与治疗仍有不少悬而未决的问题,加强消化内镜在IBD的诊断、鉴别诊断、指导治疗和随访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钟英强颜蓉李惠君
-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内镜
- 以雷贝拉唑与加替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作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失败的补救方案的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研究以雷贝拉唑和加替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作为幽门螺杆菌(HP)感染根除2次以上均失败的补救方案的价值。方法:以雷贝拉唑、加替沙星和进口克拉霉素组成方案,分为7 d疗程组(A组)和14 d疗程组(B组)。60例HP感染根除失败患者随机分为A和B组进行前瞻性研究,应用药物经济学分析两组的C/E比。结果:HP的根除方案的应用仍很不规范。A和B组的根除率分别为75.0%和93.3%(P<0.05)。A和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9%和23.3%(P>0.05)。A和B组的C/E比分别为7.44和11.96。结论:以雷贝拉唑、加替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作为HP根除失败的补救方案有较高的根除率。
- 钟英强郭佳念许哲颜蓉李惠君曾志勇
- 关键词:雷贝拉唑加替沙星幽门螺杆菌药物治疗
- 广州地区成人食管长度与体表数据及身高的关系被引量:4
- 2007年
- 在临床上,如何判断食管的长度,对上消化道许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胃镜检查中,要准确判断食管的长度并不容易,而测量食管贲门至门齿的长度较容易和准确,因而更具实用价值。食管贲门至门齿的长度的人群变异和正常参考范围,国内外鲜见报道。我们用胃镜测量食管贲门至门齿的长度,并测量剑突下缘至眉心、前发际和身高,从循证医学的角度研究这些关系,为消化专科医生和临床技能训练提供客观的活体资料。
- 钟英强颜蓉李惠君曾志勇周淑英夏忠胜
- 关键词:食管长度身高临床技能训练体表成人正常参考范围
- 十二指肠球部-降段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一例被引量:2
- 2007年
- 患者 男,51岁,于2004年11月因左侧鼻腔及蝶窦发现肿物而在外院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示“恶性黑色素瘤”,术后放疗60Gy 1次。2006年7月,患者因腹部不适、黑便在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窦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检组织病理:十二指肠降段慢性溃疡伴局灶性腺体增生活跃。按消化性溃疡治疗未见好转。
- 许哲钟英强郭佳念颜蓉李惠君林燕华李海刚
- 关键词: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浅表性胃窦炎慢性溃疡术后病理
- 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重叠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21
- 2007年
-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重叠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病例对照的前瞻性研究,129例患者随机分为 A 组(曲美布汀和地衣芽孢杆菌)、B 组(曲美布汀)和 C 组(地衣芽孢杆菌)。各症状采用分级记分进行描述,疗效评价参照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 A、B 组治疗前后的评分,分别为腹胀[A 组(4.55±0.85)分,(1.26±0.52)分;B 组(4.36±0.66)分,(1.48±0.61)分]、早饱[A 组(4.05±0.96)分,(1.01±0.51)分;B 组(3.89±0.81)分,(1.25±0.76)分]、腹痛[A 组(9.26±0.68)分,(0.68±0.43)分;B 组(9.57±1.60)分,(0.76±0.54)分],症状总积分[A 组(20.00±1.25)分,(3.06±0.91)分;B 组(19.05±2.28)分,(3.89±2.12)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而 C 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的腹泻评分[A 组(4.78±0.76),(0.65±0.53);B 组(4.13±0.65),(1.25±0.62);C 组(4.65±0.88),(1.45±0.70)]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治疗4周后,腹胀、早饱、腹痛的评分和症状总积分,A、B 组与 C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 组的各症状的疗效和总疗效均优于 C 组(P<0.05)。3组的费用-效果比(C/E)分别为4.07、1.19、6.65,以 B 组最佳。A、B 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9%和23.7%,主要为轻度的口干和便秘。结论曲美布汀治疗 FD 与 IBS-D 重叠的患者,具有疗效高,价席,不良反应少的特点。
- 钟英强朱军郭佳念颜蓉李惠君林燕华曾志勇
- 关键词:曲美布汀地衣芽孢杆菌
-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外周血T细胞及其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水平变化和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07年
-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结肠特异性免疫性疾病,是在遗传易感背景下,在环境、感染、某些食物等因素诱导下,导致结肠黏膜的免疫损伤所致。我们通过检测活动期UC患者外周血T细胞及其亚群和NK细胞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
- 钟英强黄花荣郭佳念颜蓉李惠君
- 关键词: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外周血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亚群遗传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