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松超

作品数:56 被引量:158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0篇细胞
  • 14篇肿瘤
  • 12篇预后
  • 11篇膀胱
  • 10篇尿管
  • 10篇细胞癌
  • 7篇输尿管
  • 7篇腹腔
  • 7篇腹腔镜
  • 6篇肾上腺
  • 6篇文献复习
  • 6篇结石
  • 6篇复习
  • 5篇上皮
  • 5篇神经内分泌
  • 5篇手术
  • 5篇切除
  • 5篇切除术
  • 4篇诊治
  • 4篇肾脏

机构

  • 48篇郑州大学第一...
  • 7篇中南大学湘雅...
  • 3篇郑州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55篇李松超
  • 45篇杨锦建
  • 44篇贾占奎
  • 33篇王军
  • 9篇丁亚飞
  • 8篇姚文诚
  • 6篇汪涛
  • 5篇赵晓昆
  • 5篇顾朝辉
  • 5篇张二伟
  • 3篇王欢
  • 3篇钟朝晖
  • 3篇王涛
  • 3篇李凡
  • 3篇刘若阳
  • 2篇杨罗艳
  • 2篇刘宇
  • 2篇闫泽晨
  • 2篇陈铁定
  • 2篇张龙

传媒

  • 12篇中华泌尿外科...
  • 9篇河南外科学杂...
  • 8篇现代泌尿外科...
  • 5篇临床泌尿外科...
  • 3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医学与哲学(...
  • 2篇现代泌尿生殖...
  • 2篇机器人外科学...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7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17篇2018
  • 7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嫌色细胞癌127例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泌尿外科2011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27例病理确诊为肾嫌色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计算患者的生存率,log-rank检验生存率差异,应用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临床因素。结果男60例,女67例,男女比例为1∶1.17。年龄24~87岁,平均(51.65±12.26)岁。pT1期肿瘤患者占73.2%(93/127),T2期19.7%(25/127),pT3期4.7%(6/127),pT4期2.4%(3/127)。肿瘤最大径为1~13.3cm,中位肿瘤最大径5.38cm。总体随访率达94.5%,127例的随访时间为6.4~67.7月,平均(26.6±16.0)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6%(115/127)、88%(44/50)、76.2%(16/21)。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术后复发(P<0.001)、pT分期(P=0.006)、淋巴结转移(P<0.001)、远处转移(P<0.001)是影响肾嫌色细胞癌生存期的因素。Cox多因素分析患者并不能从术后使用白介素-2中获益(P=0.18),根治性肾切除术(P=0.563)和远处转移(P=0.119)可能是患者生存期的危险因素。淋巴结转移(OR=36.69,P<0.001)是影响肾嫌色细胞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结论肾嫌色细胞癌是预后较好的肾癌亚型之一,临床上肿瘤分期以T1~T2期多见(118/127),这可能和良好的预后有关。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肾嫌色细胞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
罗彬杰贾占奎顾朝辉田向永李松超王军丁亚飞杨锦建
关键词:肾肿瘤肾嫌色细胞癌预后
肾神经内分泌癌10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提高肾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的诊疗水平。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11—2017-11间10例肾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7例行肾占位根治性切除术、2例行肾部分切除术、1例行化疗栓塞术。病理结果示:5例肿瘤细胞核深染,胞浆丰富,肿瘤细胞排列成腺样或小梁状,可见筛孔状结构及肿瘤细胞向包膜外浸润,未见血管和神经侵犯,符合肾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余5例肿瘤细胞小,圆形或卵圆形,呈腺样、小梁状或巢团状排列。肿瘤胞质稀少,细胞核深染,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及大片坏死区域,符合肾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其中1例有尿路上皮癌成分。免疫组化示:Syn阳性率为100%(10/10),CD56阳性率为100%(9/9),CK阳性率为90%(9/10),Cg A阳性率为25%(2/8)。1例失访,余随访7 d^22个月,平均11.47个月。5例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均未见复发转移。5例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患者中,1例失访、2例死于肿瘤转移、2例无复发转移。结论肾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临床罕见。肾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可手术治疗,预后可。肾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应综合治疗,尽管放化疗有效果,但常因广泛转移,预后差。
翟天元罗彬杰贾占奎李松超白忻如高汉青徐进松于顺利杨锦建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癌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后腹腔镜单层面肾上腺切除术临床价值研究(附298例报告)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单层面肾上腺切除法治疗肾上腺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采用后腹腔镜单层面肾上腺切除术的298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98例手术全部成功实施后腹腔镜单层面肾上腺切除术;手术时间9~50min,平均2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0ml,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除9例对侧肾上腺病变于术后1年高血压复发外,其余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或明显改善。结论:后腹腔镜单层面肾上腺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对肾脏周围解剖结构影响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马中立贾占奎顾朝辉李松超李文波李兵兵丁映辉王展曾甫清杨锦建
关键词:后腹腔镜术肾上腺切除术
腹膜后实性假乳头瘤二例报告
2018年
例1患者,女,11岁。2014年7月6日因间断腹痛5d入院。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腹痛,呈进行性加重。CT检查:肝门区见一囊实性占位,
闫哲田迪王军杨锦建李松超丁亚飞丁映辉贾占奎
关键词:腹膜后进行性加重实性占位CT检查肝门区腹痛
改良球囊扩张和传统球囊扩张建立经皮肾通道治疗无积水肾结石的比较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球囊扩张法建立无积水肾皮肾通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与传统球囊扩张法比较。方法:收集2017年3月—2021年3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无积水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行改良球囊扩张法及传统球囊扩张法建立皮肾通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倾向性匹配及回顾性分析。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共有80例(40对)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改良球囊扩张组40例和传统球囊扩张组40例,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一致性较好。改良球囊扩张组建立通道一次性成功率高于传统球囊扩张组(97.5%vs.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球囊扩张组结石清除率高于传统球囊扩张组(85.0%vs.7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球囊扩张组术中建立通道的时间较传统球囊扩张组术长[(8.0±1.4)min vs.(6.3±1.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改良球囊扩张组的总体手术时间较传统球囊扩张组更短[(68.7±9.8)min vs.(73.6±12.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出血量、输血率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球囊扩张组建立经皮肾镜通道治疗无积水肾结石患者,可显著提高一次建立通道成功率,缩短总体手术时间。改良球囊扩张建立经皮肾通道方法精准可靠,能明显提高手术安全性。
文春森刘宇张龙李松超贾占奎杨锦建
关键词:肾结石球囊扩张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18年
目的探讨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MTSCC)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郑州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3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3例病理证实的肾脏MTSC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MTSCC的临床特点。结果 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为51~59岁;临床表现:肉眼血尿1例,肾周血肿1例,体检发现1例。CT增强检查呈轻中度强化,肿瘤直径为4.8~14.7 cm,平均8.6 cm;肿瘤分期:pT1bN0M0期2例,pT2bN0M0期1例;3例患者均行患侧肾根治切除术,术后见肿瘤切面呈灰白或灰红色,边界清楚,无包膜。镜下可见小管状、梭形细胞和黏液样细胞。术后均未行其他抗肿瘤治疗,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45个月,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 MTSCC是一种恶性程度比较低的肾脏肿瘤,预后较好;术前CT、MRI等检查结果对诊断有提示作用,由于MTSCC患者术后复发少见,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方式,且对于T1b期患者肾部分切除手术应作为优先治疗方式。
李毅贾占奎罗彬杰张二伟李松超王军丁亚飞杨锦建
关键词:肾肿瘤预后
肾上腺神经鞘瘤25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提高对肾上腺神经鞘瘤的诊疗水平。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17年7月25例在我院就诊并且术后病理证实为肾上腺神经鞘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并结合2012年1月至2017年9月期间国内发表的关于肾上腺神经鞘瘤文献进行复习。结果25例患者中,男10例,女15例,男女比例为1∶1.5;发病年龄25~71岁,平均(49.48±11.94)岁;肿瘤长径2.3~14.0cm。平均(6.52±3.50)cm。所有病例均为单发,68%(17/25)的病例系体检发现,3例因合并其他疾病行CT检查时偶然发现,3例以上腹部胀痛、1例以右侧腰痛、1例以高血压低血钾就诊。18例行腹腔镜下肾上腺占位切除术,7例行开放手术。肾上腺神经鞘瘤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病理结果示:25例病例中,22例为经典型神经鞘瘤,2例为富于细胞性神经鞘瘤,1例为恶性外周神经鞘瘤。25例中2例失访,余随访时间2~72个月,平均(32.8±18.6)个月,未见复发转移。结论肾上腺神经鞘瘤临床罕见,确诊依靠病理结果,首选手术治疗。良性神经鞘瘤一般预后较好,恶性神经鞘瘤术后复发、转移率高,应严密随访。
翟天元罗彬杰贾占奎李松超丁暄孙琰白忻如赵彤陈丹玉顾朝辉杨锦建
关键词:肾上腺神经鞘瘤肾上腺神经鞘瘤恶性外周神经鞘瘤
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六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 探讨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6例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例,女4例.年龄9~ 60岁,平均34岁.临床表现均为全程肉眼血尿.4例行泌尿系超声检查,其中3例示膀胱内实性占位,1例考虑膀胱炎性改变.6例行CT检查,3例考虑膀胱癌,1例考虑膀胱肉瘤,1例考虑腺瘤恶变,1例示富血供占位,均未见淋巴结转移.2例行MRI检查考虑膀胱占位性病变.5例行膀胱镜检查均提示膀胱内实性占位.术前诊断:5例为膀胱肿瘤,1例为脐尿管癌.6例患者中2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例行脐尿管癌根治术,1例取活检后化疗1个周期.结果 术后病理检查大体标本见肿瘤切面灰白色,或成鱼肉样改变,无坏死;镜下观察见大量梭形细胞,伴有多种炎性细胞浸润,肿瘤内可见较多核分裂象.免疫组化染色检查示6例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波形蛋白(Vimentin)、细胞角蛋白(CK)阳性,5例平滑肌抗体(SMA)阳性,4例上皮膜抗原(EMA)阳性,6例Ki-67呈不同程度表达(5%~30%),S-100与Desmin均为阴性,病理诊断为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5例随访6~42个月,平均27个月未见肿瘤复发、转移;1例失访.结论 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罕见,确诊依靠病理检查.首选手术治疗,术后较少发生复发、转移,但应严密随访.
田向永宋金桐邢会武贾占奎肖宁李凡李松超王军姚文诚孟庆军杨锦建
关键词: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巨大右肾包虫病一例报告被引量:1
2018年
患者,男,57岁。2018年2月27日因右侧腰部疼痛伴发热1月余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行侧腰部疼痛伴发热,表现为阵发性钝痛,无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于当地医院就诊,予对症支持治疗,症状好转。
翟天元罗彬杰贾占奎李松超李松超李刚王军徐进松李刚
关键词:肾包虫病对症支持治疗腰部疼痛阵发性
探索并验证治疗转移性前列腺癌的化学药物
2022年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探索转移性前列腺癌的关键基因及作用于关键基因的化学药物,并通过实验验证化学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使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及相关工具对GEO数据集GSE27616、GSE38241、GSE168718中转移性前列腺癌和非转移性前列腺癌的基因表达数据进行差异表达分析,使用STRING数据库、Cytoscape软件和人类蛋白表达图集(HPA)获取较差预后相关的关键基因,使用比较毒理学数据库(CTD)对关键基因的互作化学药物进行集合重叠分析。使用CCK-8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验证关键化学药物的效果。结果:差异表达分析获得差异表达基因共105个,其中下调基因79个,上调基因26个。STRING数据库、Cytoscape软件、人类蛋白表达图集(HPA)生存分析结果显示6个基因在前列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较差预后有关(P<0.05)。使用CTD数据库分析较差预后相关基因,得出8个关键化学药物,通过CCK-8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最终证实1,2,4-苯三酸酐、环氧化苯并芘、达沙替尼、曲格列酮和舒尼替尼5种药物具有抑制转移性前列腺癌细胞系增殖的作用。结论:1,2,4-苯三酸酐、环氧化苯并芘、达沙替尼、曲格列酮和舒尼替尼5种化学药物能够抑制转移性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为临床治疗转移性前列腺癌提供候选药物。
冯源康黄珍林王军李翔刘若阳李松超杨锦建贾占奎
关键词:前列腺癌生物信息学差异表达基因化学药物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