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林

作品数:12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长春市科技计划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管
  • 3篇术后
  • 3篇角膜
  • 2篇视网膜
  • 2篇屈光
  • 2篇屈光状态
  • 2篇网膜
  • 2篇疗效
  • 2篇黄斑
  • 2篇急性
  • 1篇电解质
  • 1篇电解质分析
  • 1篇电解质分析仪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性疾病
  • 1篇血管性疾病
  • 1篇血浆
  • 1篇眼科
  • 1篇眼科学

机构

  • 12篇吉林大学中日...
  • 3篇佳木斯大学附...
  • 2篇无锡市第四人...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吉林省妇幼保...

作者

  • 12篇李林
  • 4篇姜玉莹
  • 3篇李爱歆
  • 3篇刘景祥
  • 2篇张丽
  • 2篇吕华毅
  • 2篇金梅花
  • 1篇高山
  • 1篇岳晓钟
  • 1篇杜琳
  • 1篇刘松岩
  • 1篇蒋平
  • 1篇张华文
  • 1篇王晓爽
  • 1篇赵丹阳
  • 1篇陈丽丽

传媒

  • 8篇中国实验诊断...
  • 3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后视路疾病67例临床分析
2009年
李林吕华毅蒋平杜琳
关键词:视路疾病神经眼科学影像学特点血管性疾病
白藜芦醇对同型半胱氨酸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NO、eNOS和小凹蛋白表达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和功能的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的核心环节。内皮细胞产生的NO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同时,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白细胞的粘附、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等起到抗AS作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是NO产生的关键酶。当细胞受到外界信号刺激时,eNOS与小凹蛋白(CAV1)分离,eNOS被激活,从而产生NO。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白藜芦醇(Res)具有潜在的抗AS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张丽李林李爱歆高山
关键词: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扩张血管关键酶
视疲劳误诊偏头痛2例报告被引量:1
2008年
李林邹新蓉
关键词:偏头痛视疲劳误诊神经内科间断性头痛头部CT
光学性角膜移植术后眼球屈光状态的变化
2013年
目的探讨光学性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眼球屈光状态变化的规律。方法对圆锥角膜、角膜白斑、角膜营养不良采用不同直径大小角膜植片进行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术后随访2年。结果术后角膜植片透明,视力恢复但残留屈光不正者较多,矫正视力明显好于裸眼视力。术后早期散光较大,随时间延长,散光逐渐减小,角膜植片与植床趋近于正常生理状态。术后不同时间植片大的一组术后散光明显少于植片小的一组(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眼轴变短,(P〈0.05)。植片与植床等大的一组眼轴缩短较植片大于植床0.25mm的一组明显(P〈0.05)。结论术后视力普遍提高,眼轴变短,散光明显。植片与植床的差值越小,眼轴缩短越明显。植片越小、散光越大。角膜植片大小的选择,植片与植床的匹配,拆线时机的选择,熟练的缝合技术,可以影响术后眼球的屈光状态,对提高光学性角膜移植术的效果具有重大意义。
姜玉莹刘景祥李林
关键词:角膜移植屈光植片
生化分析仪和电解质分析仪测定无机离子的结果对比被引量:1
2001年
黄炳坤李林
关键词:无机离子生化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
确诊为LGI1抗体相关性边缘叶脑炎的“难治性癫痫”1例被引量:1
2016年
边缘叶脑炎是指累及海马、杏仁核、岛叶及扣带回皮质等边缘结构,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以近记忆力缺失、精神行为异常以及癫痫发作为特点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最初认为此类病变为肿瘤相关性疾病,近年来新型边缘叶脑炎备受关注,如神经元表面抗体相关性边缘叶脑炎,亦称为神经元表面抗体综合征(NSES)[1],由于人们对此类脑炎认识不足,早期易误诊,延误诊治,对其预后造成不良影响,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难治性癫痫",
于晓赟刘松岩张华文赵丹阳王晓爽李林
关键词:边缘叶LGI1难治性癫痫表面抗体
部分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角膜皮样瘤临床疗效及术后屈光状态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局部切除联合异体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角膜皮样瘤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屈光状态,为角膜皮样瘤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9例角膜皮样瘤患者采取病灶处角巩膜组织板层切除,于供体眼球相应部位钻取形状和厚度相似的板层角膜植片,角膜侧行连续缝合,巩膜侧行间断缝合。观察术后眼表结构,测定患眼术前、拆线后、术后1年及2年的裸眼视力和散光度数。结果:术后1周视力恢复不明显,甚至下降,散光严重;术后1个月散光程度减轻,与术前相似;术后1年屈光状态逐渐稳定,散光明显改善。术后随访1~2年,所有植片植床愈合良好,3眼出现植片下新生血管及植片轻度水肿,抗排斥治疗后血管萎缩、消退;术后正常眼表结构恢复快,视力及角膜散光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肿瘤无复发,无层间植入等并发症。结论:局部彻底切除联合相应部位的异体板层角膜移植是治疗角膜皮样瘤较理想的方法,术后1年角膜屈光状态稳定,可进行配镜矫正。
李林刘景祥姜玉莹李富馨
关键词:角膜皮样瘤板层角膜屈光状态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1例报告
2008年
李林吕华毅
关键词:VOGT黄斑中心凹房水闪辉视神经视网膜炎并发性白内障
血浆miR-30d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被引量:1
2018年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由于对AMI的早期识别及有效干预,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的应用,AMI致死率较前明显下降,但AMI作为临床上的急危重症,早期诊断及及早干预病情对改善预后尤为重要,目前诊断AMI金标准仍是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本研究以急性心肌梗死血浆中miR-30d为研究目标,探讨血浆miR-30d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的诊断指标。
李爱歆李林金梅花张丽
关键词:心肌梗死AMI
外伤继发青光眼术后致恶性青光眼1例被引量:3
2012年
1临床资料患者,男,37岁,因左眼红肿、胀痛伴同侧头痛3天,于2010年11月15日入院。患者13年前左眼曾有角膜穿通伤,于当地医院治疗,给予角膜清创缝合,巩膜探查术。入院时眼科情况:右眼视力:1.0。眼压20mmHg。眼前后节未见明显异常。
李林姜玉莹
关键词:恶性青光眼青光眼术后角膜穿通伤外伤医院治疗清创缝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