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洁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3篇脑出血
  • 3篇出血
  • 2篇丹参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病
  • 2篇天麻
  • 2篇天麻素
  • 2篇细胞反应
  • 2篇T淋巴细胞
  • 2篇病例
  • 1篇蛋白
  • 1篇淀粉样
  • 1篇杏仁核
  • 1篇杏仁核点燃
  • 1篇血管疾病
  • 1篇血管性抑郁
  • 1篇血症

机构

  • 8篇贵阳医学院附...

作者

  • 8篇李洁
  • 4篇吴珊
  • 3篇楚兰
  • 2篇毛诗贤
  • 2篇金启建
  • 1篇冯亚梅
  • 1篇刘芳
  • 1篇郭文洁
  • 1篇方旭明
  • 1篇贺电

传媒

  • 1篇临床神经电生...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贵州医药
  • 1篇癫痫与神经电...
  • 1篇第九次全国神...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丹参和天麻素在大鼠脑出血后的治疗作用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脑出血血肿周围细胞免疫机制及丹参、天麻素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及组织HE方法,观察40只大鼠尾壳核脑出血后3、7 d及药物治疗组的血肿周围区域CD3+、CD8+淋巴细胞的表达和微血管增生情况。结果: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存在CD3+、CD8+淋巴细胞表达。在脑出血3 d时丹参和天麻治疗组血肿周围CD3+淋巴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淋巴细胞数低于对照组。丹参组在此期间血管增生明显。出血7 d后丹参治疗组血肿周围CD3+淋巴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淋巴细胞数低于对照组;而天麻组CD3+淋巴细胞数下降,但血管增生显著。结论:丹参和天麻素在脑出血治疗过程中均表现出免疫调节和血管增生作用。
李洁吴珊
关键词:脑出血淋巴细胞丹参天麻
脑血管病后抑郁70例报告
2002年
刘芳李洁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血管性抑郁病例报告
脑出血后的病理改变与T淋巴细胞反应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脑出血血肿周围局部病理改变及细胞免疫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及组织HE染色法观察20只大鼠尾壳核脑出血24 h,3天、7天血肿周围区域的组织病变及CD3+、CD8+T淋巴细胞的分布形式和表达时程。结果:①在脑出血后24 h血肿周围即可见明显血管源性水肿,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少量散在淋巴细胞、小胶质细胞、星形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弥漫浸润;出血3天、7天以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为主,小胶质细胞、星形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增生明显,双侧半球皮层下和血管周围出现小胶质细胞结节;②出血灶周围CD3+和CD8+T淋巴细胞浸润在出血后24 h已可见,出血后3天组和出血后7天组,CD3+和CD8+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出血后24 h组。结论:①脑出血期以中性粒细胞反应为主,以后以淋巴细胞反应为主,胶质细胞反应在出血后24 h已发生,持续一周以上;②CD3+、CD8+阳性细胞的出现提示它们参与了出血后脑损伤的病理过程,在出血7天内, CD3+和CD8-阳性细胞反应呈增强趋势。
李洁金启建吴珊
关键词:脑出血T淋巴细胞CD3CD8
脑出血血肿周围炎症细胞反应及丹参、天麻素的脑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脑出血血肿周围局部炎症,细胞免疫及丹参、天麻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1.用免疫组化方法及组织HE染色观察40只大鼠尾壳核脑出血后24h,3d,7d血肿周围区域的炎症细胞浸润及CD3、CD8阳性淋巴细胞的分布形式...
李洁金启建吴珊
关键词:脑出血T淋巴细胞丹参天麻素
文献传递
杏仁核点燃癫痫大鼠模型海马组织突触囊泡蛋白2A的表达变化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杏仁核点燃癫痫发生过程中突触囊泡蛋白2A(synaptic vesicle protein 2A,SV2A)在海马组织中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建立杏仁核点燃癫痫大鼠模型,治疗组予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LEV)灌胃,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测定不同时期SV2A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V2A蛋白的表达。结果 SV2A在1w时表达降低,之后逐渐升高,到8w时达高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后相比,除1w组外,2w组、4w组、8w组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V2A的表达与癫痫的发作有关。
毛诗贤冯亚梅楚兰郭文洁李洁
关键词:海马慢性癫痫
NF—KBp65在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中的表达
2010年
目的:通过观察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转录核因子NF-kBp65表达的动态变化,以探讨糖尿病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可能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脑缺血再灌注组(C组)、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组(D组),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制作糖尿病模型,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2h再灌注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再灌注第3、第6、第24、第48小时脑组织中NFxBp65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C组在第6小时、D组在第3小时即可见到NF-kBp65免疫阳性细胞,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NF—KBp65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增加,第24小时达高峰,第48小时开始下降;NF_xBp65表达在各个缺血再灌注时间点上,D组较c组增加(P〈0.05)。结论:糖尿病可促进NF-kBp65活化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毛诗贤楚兰李洁
关键词: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NF-KBP65
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李洁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患者奥扎格雷钠依达拉奉疗效不佳药物品种
与遗传性蛋白S缺陷症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共存的散发脑淀粉样血管病:一例罕见的病例报道
目的脑淀粉样血管病(CAA)是一种以软脑膜和皮质动脉中膜和外膜淀粉样蛋白沉积为特征的脑血管疾病,常表现为反复、自发、多发性脑叶出血。CAA可遗传,散发者多见。后者由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引起,与老龄化和阿尔茨海默病的病...
贺电李洁方旭明吴珊楚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