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洁
- 作品数:5 被引量:55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肿瘤性病变疗效分析被引量:32
- 2015年
- 目的观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肿瘤性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入组41例患者,男性19例,女性22例,术前行超声内镜检查确认病灶深度并排除手术禁忌,术中采用气管插管下全身静脉麻醉,并按标记、注射、切开、剥离的顺序操作,术后病理送检,并予抑酸、止血、预防感染等治疗,术后1、3个月随访胃镜。结果所有患者的上消化道肿瘤性病变均一次性切除成功,病灶边缘及基底病理阴性,其中1例术中穿孔并转腹腔镜修补,所有创面愈合良好,均无术后出血、穿孔、消化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病灶平均长径约(1.17±0.66)cm,手术平均时间45 min。术后病理提示:黏膜内腺癌1例,平滑肌瘤16例,间质瘤4例,绒毛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异位胰腺2例,增生性息肉13例。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肿瘤性病变安全有效,可以一次性完整切除消化道肿瘤性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
- 奚肇宏田耀洲梅军李洁王进
-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疗效
-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特征分析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术前超声及其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检查的诊断价值及特征表现。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129例(148个PTC结节)经术中病理确诊为PTC患者的术前超声、FNAC检查资料,对超声及FNAC检查的诊断报告及特征描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8个PTC结节的超声表现主要有:实质性低回声(125/148,84.5%)、内部回声不均(91/148,61.5%)、结节纵横比≥1(115/148,77.7%)、边界模糊(103/148,69.6%)、伴有微小钙化(111/148,75.0%)、无或有不完整晕环(144/148,97.3%)、有丰富血流信号(96/148,64.9%)和颈部肿大淋巴结(9/129,7.0%)。148个PTC结节的FNAC诊断为:考虑或可疑PTC 116个(78.4%),恶性肿瘤2个(1.4%),意义不明确的细胞非典型病变17个(11.5%),良性滤泡性结节2个(1.4%),滤泡性肿瘤1个(0.7%),标本不满意或无法诊断10个(6.7%);如将"考虑或可疑PTC和恶性肿瘤"定义为细胞学诊断准确,则FNAC诊断准确率为79.7%。结论超声和FNAC检查对于PTC的术前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和典型的表现,有助于PTC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
- 朱晓静施中元魏燕华赵敏李洁
- 关键词:乳头状瘤细胞诊断学
- 小探头超声辅助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肿瘤性小病变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 观察小探头超声辅助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肿瘤性小病变的疗效.方法 共入组35例患者,术前排除手术禁忌,分别行小探头超声内镜(MPS)、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病理送检,1、3个月随访胃镜.结果 35例患者的上消化道肿瘤性小病变均一次性切除成功,1例术中穿孔并转腹腔镜修补,所有创面愈合良好,均无术后出血、穿孔、消化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MPS辅助的ESD治疗直径<2 cm的上消化道肿瘤性病变安全有效.
- 奚肇宏田耀洲梅军李慧夏军权李洁王进
- 乙状结肠、直肠丝状息肉并回盲部腺瘤性息肉一例及文献综述被引量:3
- 2014年
- 丝状息肉病是一种罕见的假性息肉病,多由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Crohn's病、肉芽肿性结肠炎等引起的黏膜及黏膜下组织非特异性增生。本文报道1例既往无炎症性肠病史患者,罹患乙状结肠、直肠丝状息肉合并回盲部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国内罕见报道。检索PubMed数据库文献,并针对其病名、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
- 奚肇宏夏军权魏兰福李洁吴艳丽
- 关键词:腺瘤性息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 二甲硅油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结肠镜检查术后腹胀发生率的影响
- 2021年
- 探析二甲硅油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结肠镜检查术后腹胀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将2020 年 8 月~2021 年 8 月在我院进行结肠镜检查的 98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9 例。 患者入院后均在检查当天的检查前 6 小时服用两盒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每盒溶于1000mL 温开水中,在 1h 内喝完)。 观察组在服用最后一盒时联合服用二甲硅油一盒。 观察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结肠镜检查相关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肠道清洁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镜检查时间、退镜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胀综合征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对结肠镜检查患者,采用二甲硅油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结肠镜检查,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减少患者检查后腹胀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检查指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吴艳丽李洁
- 关键词:二甲硅油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结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