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炜炜

作品数:15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市眼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9篇角膜
  • 4篇膜炎
  • 4篇结膜
  • 3篇移植术
  • 3篇角膜病
  • 3篇角膜病变
  • 3篇角膜炎
  • 3篇角膜移植
  • 3篇角膜移植术
  • 3篇病变
  • 2篇毒性
  • 2篇眼部
  • 2篇眼科
  • 2篇眼科中心
  • 2篇药物源性
  • 2篇源性
  • 2篇上皮
  • 2篇视力
  • 2篇同仁眼科中心
  • 2篇疱疹

机构

  • 10篇首都医科大学
  • 7篇天津市眼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李炜炜
  • 9篇孙旭光
  • 7篇王智群
  • 6篇李然
  • 5篇马林
  • 3篇刘艳霞
  • 2篇邓世靖
  • 2篇侯文博
  • 1篇冯祎
  • 1篇唐萍
  • 1篇王爽
  • 1篇罗时运
  • 1篇张阳
  • 1篇梁庆丰
  • 1篇刘畅
  • 1篇李宁东
  • 1篇吴敏
  • 1篇刘娟
  • 1篇陈霞
  • 1篇郭寅

传媒

  • 5篇中华眼科杂志
  • 3篇眼科
  • 1篇中华眼视光学...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2014第十...

年份

  • 5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角膜周边穿孔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保存异体角膜及SMILE基质透镜行双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角膜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因角膜穿孔行自体双板层角膜移植术的4例(4眼)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马林李炜炜刘艳霞赵金荣
2例角膜继发性淀粉样变性临床特征观察
患者女性,71岁,诉因左眼倒睫2年,眼部磨异物感入院.眼部检查:左眼视力为0.08,眼压指测正常,结膜无充血,左眼下睑可见倒睫4根,角膜形状不规则隆起,凹凸不平,伴新生血管长入,余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局麻下行角膜肿物切除...
赵金荣马林林锦庸李炜炜刘艳霞
关键词:板层角膜移植术
眼部分离培养棒状杆菌属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分析眼部分离棒状杆菌的分布、鉴定及药敏结果,讨论该菌属在眼部感染中的临床意义。设计实验研究。研究对象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患者眼部分离的171株棒状杆菌属。方法由专业人员取材,对眼部分离细菌培养标本接种、培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棒状杆菌生化反应鉴定条(API Coryne)鉴定44株/171株菌株,并用纸片扩散法检测耐药性,进行12种抗生素临床测定。主要指标棒状杆菌种类及耐药情况。结果171株棒状杆菌主要来源于结膜(57.8%)和角膜(27.2%)。鉴定的菌株可分为9种,其中麦氏棒状杆菌21株(47.7%),拥挤棒状杆菌6株(13.6%),水生棒状杆菌和丙酸棒杆菌各4株(9.0%)。药物敏感率依次为万古霉素100%(37株),替考拉宁90.2%(51株),利福平85.9%(128株),阿米卡星85.1%(134株),庆大霉素84.3%(134株),妥布霉素82.1%(134株)。结论麦氏棒状杆菌可能是中国北方眼部感染最常见的棒状杆菌。万古霉素对棒状杆菌属抑菌作用最好。
王智群李然李炜炜梁庆丰罗时运孙旭光
关键词:眼感染棒状杆菌药敏试验
角膜移植术后继发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角膜移植术后植片继发感染的诱因、病原学、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天津市眼科医院,角膜移植术后植片继发感染的患者18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包括一般情况、...
李炜炜马林刘艳霞
跨上皮紫外线-核黄素角膜胶原交联治疗圆锥角膜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紫外线-核黄素跨上皮角膜胶原交联治疗圆锥角膜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2016年4月至2016年11月就诊于天津市眼科医院,诊断为圆锥角膜的患者15例24眼进行跨上皮紫外线-核黄素角膜胶原...
李炜炜马林
桥小脑角肿瘤手术后并发角膜病变五例分析
2011年
桥小脑角是后颅窝巾侨脑与小脑之间形成的腔隙,此区有脑干等生命中枢.以及深部动脉等重要血管结构,还有V、Ⅶ、Ⅷ等多条颅神经经过[1],桥小脑角是颅内肿瘤好发的部位之一,且肿瘤类型多样,如听神经瘤、脑膜瘤、胆脂瘤等。由于肿瘤压迫或手术损伤颅神经,术后容易导致神经麻痹性角膜炎及暴露性角膜炎,而且这类角膜病变早期容易被忽视,一旦发乍病变义比较难治愈,且容易反复。现将5例桥小脑角肿瘤术后并发角膜病变的临床资料及诊疗过程撤告如下,
李炜炜王智群李然孙旭光
关键词:桥小脑角肿瘤角膜病变神经麻痹性角膜炎暴露性角膜炎血管结构生命中枢
结膜上皮干细胞的体外培养与分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1年
结膜上皮干细胞可以分化为结膜上皮细胞和杯状细胞,在维持正常眼表与损伤修复中具有关键作用,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和增殖分化能力.因此,结膜上皮干细胞是结膜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重要来源.现就结膜上皮干细胞的生物特性、在眼表的分布、常用的检测方法、体外培养情况、诱导分化为杯状细胞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李炜炜孙旭光
关键词:干细胞结膜上皮细胞分化
多层羊膜移植联合配戴治疗性接触镜治疗基质坏死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经角膜溃疡清创后行多层羊膜移植术联合配戴治疗性接触镜、术后应用抗病毒药物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基质坏死型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9月~2013年12月间,就诊于天津市眼科医院基质坏死型单...
马林李炜炜
药物源性角膜病变3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药物源性角膜病变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30例药物源性角膜病变患者。方法对患者的用药种类、给药方式,角膜上皮及基质病变情况、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指标用药史,临床表现,治疗方法 ,治疗效果。结果 30例患者中,17例有眼部疾病史;22例有频点抗菌药、抗病毒药、糖皮质激素或非甾体类抗炎药等滴眼液史;使用抗菌药进行连续眼表冲洗2例;连续性局部注射抗菌药、抗病毒药或糖皮质激素10例;频点抗阿米巴药物1例;频点表面麻醉药1例。临床表现为弥漫角膜上皮混浊8例,角膜基质浸润11例,角膜基质溃疡11例,伴有前房积脓3例。治疗方法主要采用停用既往药物,使用促进角膜修复的药物,治疗疗程为1周至4个月。治疗后角膜上皮愈合,基质浸润吸收,溃疡愈合形成斑翳,前房积脓完全吸收。结论药物源性角膜病变多与临床不合理使用药物有关,临床表现多样且无典型性,停用既往药物,促进角膜修复治疗有效。
李炜炜孙旭光李然王智群刘畅
关键词:角膜病变药物毒性
儿童眼部带状疱疹一例被引量:1
2012年
患儿 男性,7岁,因右侧额部、面部及眼睑皮肤疱疹,伴右眼眼红、视力下降2个月余,于2010年1月11日至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门诊就诊。
侯文博孙旭光李炜炜王智群邓世靖李然
关键词:眼部带状疱疹儿童同仁眼科中心皮肤疱疹视力下降门诊就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