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山
- 作品数:11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四肢恶性黑色素瘤28例的治疗回顾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讨论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笔者科室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8例四肢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15例,年龄最大者68岁,年龄最小者25岁,平均年龄43岁,发生于上肢者10例,发生于下肢者18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为恶性黑色素瘤。入院后未行手术治疗者先取活检,术中切口距病灶缘约1cm,病检结果证实为恶性黑色素瘤后即行扩大切除术。已行手术者行原切口缘扩大切除术,距原切口缘3~5cm,术后行放化疗。结果:28例患者术后切口均I期甲级愈合,术后随访2年,21例患者未出现病灶复发,生存质量良好。7例因肿瘤复发或转移死亡。结论: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疗选择扩大切除,辅以术后放化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 曾令法施水彬李秀山陈雄
- 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扩大切除术放化疗
- 骨空心钻在骨组织活检中的应用研究
- 徐晓阳曲宾李秀山施水彬严思刘晓峰李军川曾令法胡世斌
- 该项目属荆州市2005年医疗卫生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编号:2005ZD01-18),预期目标是通过对利用骨空心钻旋钻获取骨组织的活检方法的研究,探索总结出一种理想的活检术,服务临床治疗。该课题做到了微创、安全、病理诊断准确...
- 关键词:
- 关键词:病理诊断
- 利伐沙班预防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 2018年
- 背景:骨科术后易发生深静脉血栓(DVT),临床多给予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血药物,但效果并不理想。目的:研究利伐沙班预防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及其对血液流变学(BR)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行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2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未应用利伐沙班的对照组和应用利伐沙班的研究组各64例。观察两组术后6个月的DVT发生情况;术后1 d及术后7 d的血浆黏度(PV)、全血低切黏度(WBLSV)、全血高切黏度(WBHSV)、红细胞比容(Hct)及红细胞最大聚集指数(MAXD)等血液流变学(BR)指标;术后1 d及术后7 d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出血事件等指标。结果:术后6个月,研究组的DVT发生率(7.8%)低于对照组(21.9%)(P<0.05)。术后7 d,两组的PV、WBLSV、WBHSV、Hct及MAXD等BR指标均较术后1 d降低,研究组的PV、WBLSV、WBHSV、Hct及MAXD等BR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两组IL-6、IL-8、TNF-α等炎性因子均较术后1 d降低,研究组的IL-6、IL-8、TNF-α等炎性因子均低于对照组(P<0.05)。出血事件发生率研究组(10.9%)与对照组(9.4%)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伐沙班可有效改善骨科手术患者的BR、炎性因子等指标,降低DVT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荐。
- 熊涛李秀山
- 关键词:利伐沙班深静脉血栓血液流变学
- 四肢外伤后皮肤瘢痕的治疗效果分析
- 2015年
- 目的:探讨四肢外伤后皮肤瘢痕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06年-2010年到本院诊治的22例四肢外伤后皮肤局部瘢痕明显增生隆起的患者。全部病例行瘢痕切除后或行切缘皮下松解后拉拢缝合,或行取植皮术覆盖,均细针细线缝合,术后行放射治疗。结果:22例患者治疗后随访2年,15例切口愈合后未再出现明显瘢痕增生隆起,5例切口出现I级或Ⅱ级瘢痕生长,2例再出现切口明显瘢痕增生隆起呈硬条索状(无效,占9.1%),总有效率达90.9%。结论:外伤后四肢皮肤瘢痕的治疗选择手术切除辅以放疗治疗,总体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曾令法施水彬李秀山陈雄
- 关键词:瘢痕切除术植皮术
- 大腿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25例的治疗和预后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大腿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科室2001年1月-2008年12月治疗的25例大腿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资料。所有病例均先行手术,术中行快速冰冻病理切片检查确定切除范围,术后辅以放射治疗。结果:25例患者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术后随访5年,痊愈21例,复发4例。结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治疗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手术扩大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放疗为辅助治疗方法。
- 曾令法施水彬李秀山陈雄
- 关键词: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放疗
- 血清TNF-α、IL-6水平对膝骨关节炎的诊断价值及其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4
- 2015年
- 目的研究血清TNF-α、IL-6水平对膝骨关节炎的诊断价值及与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科诊治的65例单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病变程度分为早中晚期,设立为早期组、中期组和晚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抽取静脉血,比较各组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NF-α水平随着病情进展有上升趋势,晚期组患者血清中TNF-α水平高于早期组与中期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期组患者血清中IL-6水平高于早期组(P<0.05),病情加重至晚期时IL-6水平下降,晚期组患者血清中IL-6水平低于中期组(P<0.05)。结论 KOA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较健康者明显上升,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 熊涛胡世斌刘晓峰施水彬李秀山徐双迎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骨关节炎
- 下肢骨折手术时应用止血带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研究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手术时应用止血带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2014年7月~2016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210例,其中男性患者127例,女性患者83例,根据患者术中是否使用止血带及给予低相对分子质量(LMWH)肝素抗凝治疗,将所有入选者分为对照组(n=70)、止血带组(n=70)和干预组(止血带联合术后LMWH组,n=70)。比较3组患者术前、术后凝血功能以及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1天、第3天,3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均显著缩短,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止血带组患者PT、aPTT较对照组缩短(P<0.05);而干预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1天、第3天,3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增加,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止血带组患者D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干预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使用止血带组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7.1%,显著高于对照组以及干预组,7.1%和4.3%(P<0.05)。结论术中使用止血带对患者凝血功能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而术后采用LMWH抗凝,可以减少其发生。
- 熊涛李秀山
- 关键词:下肢骨折止血带凝血功能
- 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比较被引量:15
- 2018年
-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方法将126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髓内钉组(64例)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钢板组(62例)行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果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术后12个月,两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和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髓内钉组11例患者共发生28例次并发症,钢板组7例患者共发生12例次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并发症发生例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于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或锁定钢板治疗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是髓内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 刘晓锋李秀山
-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交锁髓内钉锁定钢板
- 急诊一期内固定术治疗Gustilo Ⅲ B型胫腓骨下段骨折
- 2015年
- 目的:观察急诊一期内固定术治疗 GustiloⅢB 型胫腓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9年3月至2013年6月,采用急诊一期内固定术治疗 GustiloⅢB 型胫腓骨下段骨折患者45例,男43例,女2例。年龄22~62岁,中位数38岁。软组织缺损均位于小腿下段前内侧。受伤至手术时间1~5 h,中位数3 h。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20~180 min,中位数150 min;术中出血量500~600 mL,中位数550 mL。43例切口甲级愈合;1例切口感染,经清创、持续灌注冲洗、负压引流、更换抗生素等治疗后切口愈合;1例切口处皮肤坏死,经清创、持续换药、VSD 敷料覆盖创面、持续负压引流后切口愈合。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28个月,中位数16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7个月,中位数5个月。均无内固定物断裂、骨不连等并发症发生。按照 Mazur 踝关节评分系统评价疗效,优38例、良5例、可2例。结论:采用急诊一期内固定术治疗 GustiloⅢB 型胫腓骨下段骨折,手术时间短,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曾令法施水彬李秀山杨诗飞
- 关键词:胫骨骨折腓骨
- circCRKL靶向miR-942-5p对骨肉瘤Saos-2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circCRKL靶向miR-942-5p对骨肉瘤Saos-2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受新辅助化疗的41例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接受此次治疗前均未接受任何抗肿瘤治疗,手术时取骨肉瘤组织和瘤旁组织。采用RT-qPCR评估骨肉瘤组织中circCRKL、miR-942-5p表达情况。分别将pcDNA、pcDNA-circCRKL、si-NC、si-circCRKL、anti-miR-NC、pcDNA-circCRKL+miR-NC、anti-miR-942-5p、pcDNA-circCRKL+miR-942-5p转染Saos-2细胞,运用集落形成、划痕愈合、CCK-8和Transwell实验评估Saos-2细胞克隆数、划痕愈合率、细胞活力以及侵袭数。circCRKL和miR-942-5p的相互作用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确定。结果:骨肉瘤组织中circCRKL表达下调(P<0.05),miR-942-5p表达上调(P<0.05)。过表达circCRKL后细胞克隆数、划痕愈合率、光密度(OD)值、侵袭数、miR-942-5p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抑制circCRKL表达后miR-942-5p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下调miR-942-5p表达后细胞克隆数、划痕愈合率、OD值、侵袭数显著降低(P均<0.05)。circCRKL与miR-942-5p直接结合。上调miR-942-5p表达显著减弱circCRKL过表达对细胞克隆数、划痕愈合率、OD值、侵袭数的影响(P均<0.05)。结论:circCRKL通过靶向下调miR-942-5p来抑制骨肉瘤Saos-2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 熊涛李秀山
- 关键词:骨肉瘤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