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红伟

作品数:66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专利
  • 21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化学工程
  • 12篇一般工业技术
  • 9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5篇陶瓷
  • 11篇气凝胶
  • 9篇氧化硅
  • 8篇多孔
  • 7篇碳化硅
  • 7篇莫来石
  • 7篇莫来石晶须
  • 7篇纳米
  • 7篇晶须
  • 7篇二氧化硅
  • 7篇改性
  • 7篇SUB
  • 6篇金属
  • 6篇二氧化硅气凝...
  • 6篇表面改性
  • 5篇多孔陶瓷
  • 5篇性能研究
  • 5篇碳化硅陶瓷
  • 5篇合金
  • 4篇氧化铝

机构

  • 53篇长安大学
  • 17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宁波工程学院
  • 1篇西北有色金属...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深圳金信诺高...
  • 1篇中国航发南方...

作者

  • 65篇李红伟
  • 15篇桑可正
  • 9篇贾念念
  • 9篇梁俊平
  • 8篇金志浩
  • 8篇王伟
  • 7篇耿刚强
  • 6篇尉楠
  • 6篇贺佩
  • 6篇曾德军
  • 5篇杨万利
  • 5篇金海云
  • 5篇付涛
  • 5篇郭亚杰
  • 4篇乔冠军
  • 4篇高莹
  • 4篇王伟
  • 3篇李雯
  • 3篇张琴
  • 2篇倪志坚

传媒

  • 4篇机械工程材料
  • 4篇中国陶瓷
  • 3篇硅酸盐学报
  • 2篇热加工工艺
  • 2篇功能材料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无机盐工业
  • 1篇表面技术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宇航材料工艺
  • 1篇Transa...
  • 1篇第八届中国热...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10篇2016
  • 1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5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损耗Al_(2)O_(3)基多孔吸波材料的制备及其吸波性能被引量:1
2023年
基于片状Al_(2)O_(3)陶瓷互锁结构强度高的特点,制备出夹杂石墨的高气孔率的Al_(2)O_(3)多孔陶瓷,并通过原位还原在多孔骨架中制备出Ni微粒,形成一种轻质的双损耗陶瓷基吸波材料。通过XRD、FE-SEM和EDS研究了还原温度对多孔吸波材料的组成、微观形貌、元素分布和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还原温度升温至700℃可将多孔网络中Ni完全还原,形成以堆叠互锁Al_(2)O_(3)为基,夹杂片状石墨和孔表面覆盖Ni微粒的双损耗轻质吸波材料。当复合材料厚度为6.5 mm时,最小反射损耗为-35.01 dB,有效吸收带宽达到1.75 GHz。片状Al_(2)O_(3)锁定的石墨片构筑的导电网络,Ni微粒与基体之间的极化效应等共同促进复合材料良好的微波吸收性能。
乔宇燨李红伟张利琪吉雪丽周亮
关键词:微波吸收多孔陶瓷
二氧化钛纳米管/硅气凝胶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光吸收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为了提高一维钛纳米管(TNTs)的催化效率,将水热合成的TNTs均匀分散在不同氧化硅的前驱体溶胶中,经快速凝胶,二氧化碳超临界干燥后制成复合粉体,最终TNTs被原位钉扎在包含大量纳米孔结构的二氧化硅气凝胶网络结构中。通过FE-SEM、EDS、BET等表征了粉体的微观形貌和结构,采用紫外-可见光漫反射研究了复合粉体的紫外-可见光光谱的吸收现象。结果表明:复合材料遗传了二氧化硅气凝胶的介孔结构形貌,比表面积高达600 g/m^2,但平均孔径略有增加;水热合成的TNTs的吸收光谱较P25出现蓝移,具有更宽的光响应区间,可达到可见光区;而复合材料的吸收光谱较TNTs进一步出现蓝移,且其在可见光区的吸光度也有所提高。
李红伟曹亚华饶欣远张海岳
关键词:二氧化钛纳米管二氧化硅气凝胶光谱吸收
工业级石墨烯纳米片对碳化硅陶瓷摩擦磨损性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分别将0~5 vol%的工业级石墨烯纳米片(GNPs)引入到SiC陶瓷中,研究了GNPs含量对SiC陶瓷的密度、硬度、微观结构等影响,通过盘销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GNPs含量对SiC陶瓷与SiC、Si_(3)N_(4)、Al_(2)O_(3)和GCr15等配偶材料间的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随着GNPs的增加,SiC陶瓷相对密度减小、硬度下降;SEM显示了断口的薄片状GNPs以(0002)面在SiC晶粒间近似平行排布;随着GNPs连续增加至5 vol%,SiC陶瓷与SiC、Si_(3)N_(4)摩擦系数分别降低了26.5%、26.9%,磨损量则减少了94.7%和98.9%;SiC陶瓷与Al_(2)O_(3)、GCr15的摩擦系数则先降低后升高,而磨损量不断减低,当引入4 vol%GNPs时,SiC陶瓷的滑动摩擦系数最低,分别降低了20.5%、30.8%,含有5 vol%GNPs的Si C陶瓷的磨损量最少,分别减少了93.5%和77.5%;磨损区的微观形貌和拉曼光谱表明,引入GNPs的SiC陶瓷在磨损表面形成了含石墨烯的润滑膜,该润滑膜填充表面磨痕并附着于表面;随着GNPs的增加,形成的润滑膜则更为连续。嵌入SiC基体的GNPs在滑动摩擦中形成润滑膜是降低摩擦系数、减少磨损量的关键因素。
李红伟王瑶琪高莹黎盛忠
关键词:碳化硅润滑膜
一种采用常压干燥制备毫米级SiO<Sub>2</Sub>气凝胶球的方法
一种制备毫米级SiO<Sub>2</Sub>气凝胶球的方法,将pH值为2~3的硅溶胶在室温下静置水解12~24h后,调节pH值为4~6,然后滴加到疏水角大于90°的SiO<Sub>2</Sub>气凝胶粉体上,再于空气中静...
李红伟贾念念贺佩逯攀岩耿刚强
文献传递
一种长寿命SiC发热元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寿命SiC发热元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下述组分按质量百分比配料:SiC,75~90%;Al<Sub>2</Sub>O<Sub>3</Sub>,1~5%;ZrO<Sub>2</Sub>,1~5%;...
金志浩李红伟杨万利乔冠军金海云
一种碳化硅陶瓷表面改性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陶瓷表面改性方法。该方法利用复合高温熔融硫酸盐与碳化硅陶瓷反应而使陶瓷表面获得改性的方法,利用碳化硅陶瓷与硫酸盐之间的化学反应在碳化硅陶瓷表面上生长了莫来石纤维。在不降低碳化硅本体材料强度的基础上,...
王伟李红伟郭亚杰
文献传递
一种在医用钛或钛合金表面制备磷酸钙纳米薄膜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医用钛或钛合金表面制备磷酸钙纳米薄膜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医用钛或钛合金采用180~1200号砂纸逐级打磨,然后分别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丙酮超声清洗,晾干;2)将Ca<Sub>3</Sub>(P...
付涛李红伟李雯王克勇
文献传递
“新工科”背景下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课堂新模式研究
为了满足国家未来人才需求,以"新工科"建设要求为导向,本文以长安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为例,探索在专业课程教育教育模式的改进。在课堂教育中,首先反省和总结课堂对于学生培养的内容需求,加强对于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突出学...
李红伟郭亚杰王红波
关键词:课堂教育教学模式
三维网络氧化铝/钢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引言三维网络陶瓷-金属复合材料因其特有的三维网络结构及潜在广阔的应用前景,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1].本研究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氧化铝泡沫陶瓷骨架表面沉积金属镍涂层以改善润湿性,然后将45#钢液浸渗到陶瓷骨架中,制...
桑可正雒融和琳李红伟
一种耐热绝缘陶瓷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耐热绝缘陶瓷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比1:(0.08~0.5):(0.5~0.85),将二甲苯、乙酰丙酮和钛酸丁酯搅拌均匀,得到组分A;按质量比1:(0.25~0.8):(0.1~0.25),将重铅玻璃粉、滑石粉和蒙...
李红伟饶欣远逯攀岩黎盛忠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