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飞 作品数:10 被引量:121 H指数:4 供职机构: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社会学 经济管理 更多>>
抑制FLNC基因表达的物质在制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FLNC基因作为靶基因在筛选预防、缓解和/或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研究发现,FLNC水平的降低可以降低大鼠前列腺体积,抑制大鼠前列腺组织上皮及平滑肌的增生。因此,本发明通过人体样本、细胞... 曾宪涛 方程 顾佳敏 李飞 訾豪 李柄辉 王双瑛 黄娇 袁帅 陈平 张圆圆MDM2基因T309G多态性与前列腺癌发病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鼠双微体基因2(murine double minute 2,MDM2)基因T309G多态性与前列腺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an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搜集关于MDM2基因T309G多态性与前列腺癌发病风险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3年5月1日。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病例-对照研究,包括5781例前列腺癌患者和5477例健康对照个体。Meta分析结果显示:MDM2基因T309G多态性与前列腺癌发病风险无相关性[等位基因模型G vs.T:OR=0.89,95%CI(0.77,1.04),P=0.13;纯合子模型GG vs.TT:OR=0.86,95%CI(0.64,1.16),P=0.32;杂合子模型TG vs.TT:OR=1.04,95%CI(0.86,1.26),P=0.12;显性模型GG+TG vs.TT:OR=0.96,95%CI(0.89,1.04),P=0.36;隐性模型GG vs.TG+TT:OR=0.84,95%CI(0.63,1.14),P=0.27]。按照人种及对照来源进行亚组分析的结果与总体分析结果相似,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结果较稳健。结论当前证据表明,MDM2基因T309G多态性与前列腺癌发病风险无相关性。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刘双苔 习舒 李飞 谭晓琳关键词:前列腺癌 基因多态性 META分析 HCAHPS与我国医院满意度调查的对比分析及启示 被引量:8 2013年 研究HCAHPS的医院满意度调查方法,对提高我国医院的满意度调查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国内某医院的满意度调查与HCAHPS的区别,在调查问卷的"刻度值排序"、"发放与回收的方式"、"概念的界定"、"问卷长度"、"测度项的细度"、"个人身份识别"及"问卷填答的要求"等七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我国医院可以在结合自评的基础上,委托第三方调研机构对医院进行更客观更全面的评价。 李文峰 李飞EF1G作为分子标志物在制备用于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EF1G作为分子标志物在制备用于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产品中的应用。本申请发现,EF1G作为一种有效的良性前列腺增生辅助诊断分子标志物,EF1G蛋白在BPH患者中表达量与临床症状呈正相关关系,EF1G的检测试剂... 曾宪涛 方程 李飞 顾佳敏 訾豪 李柄辉 王双瑛 黄娇 袁帅 陈平 张圆圆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ransurethral plasmakinetic resection of prostate,TUPKP)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研究设计。在全国20家医院泌尿外科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入组行TUPKP治疗的高危BPH患者,分析患者基线、围手术期及术后3个月随访的相关数据,评价疗效和安全性。结果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共入组229名高危BPH患者。与基线相比,术后3个月随访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改变量为-17.28[95%CI(-18.02,-16.54)]分、最大尿流率改变量为5.61[95%CI(0.68,10.54)]mL·s^(-1)、残余尿量改变量为-84.50[95%CI(-96.49,-72.51)]mL、生活质量评分改变量为-3.24[95%CI(-3.42,-3.0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TUPKP可以用于治疗高危BPH患者,建议由技术熟练的术者实施手术。 李飞 耿杰 耿杰 周治军 周治军 石洪波 石洪波 朱涛 朱涛 李晓东 却辉 宋洪飞 宋洪飞 姚启盛 窦中岭 郑江 郑江 任选义 黄桥 龚侃 龚侃 刘同族 贺大林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 高危患者 心血管疾病 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1-2015年出院病人前10位疾病构成分析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通过对我院2011—2015年收治病人疾病构成进行分析,为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和提高医疗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住院病人疾病构成进行顺位分析。结果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占病人总数的86.5%,其中影响健康状况的因素、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为主要病种。结论医院要根据病种变化规律,进一步加强和发展重点专科建设,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切实做好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提高医院的诊断、治疗和服务水平。 王贵芳 李飞关键词:住院病人 疾病构成 疾病分类 CBS模式在住院医师病历书写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研究以病案为基础教学法(CBS)在病历书写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某院2016年100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分别采用CBS模式和传统模式进行培训,比较2组学员培训前后的理论考试成绩和病历书写质量评分,并发送培训效果反馈问卷调查表。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住院医师病历书写规范化培训中,无论是理论考试成绩还是病历书写的规范性和完整性评分,接受CBS培训模式组(97.06±2.22,96.14±2.91,97.86±1.59)均显著高于传统模式组(93.02±4.07,91.14±4.63,95.44±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S培训模式能够通过提升学员的课堂注意力、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从而提高住院医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和病历书写能力及质量。 李飞 张利平 黄超群关键词:住院医师 病历书写 艾滋病ICD-10常见编码错误案例分析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调查艾滋病编码现状,对编码错误原因进行分析,旨在提高艾滋病编码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2015年收治的艾滋病病案713份,逐份对疾病编码进行审核分析,归纳出4种错误类型并进行百分比统计。结果 713份病案编码错误达76份,占10.7%。其中编码逻辑错误35份,占46.1%;合并编码错误24份,占31.6%;综合编码错误10份,占13.2%;选择编码错误7份,占9.2%。结论注意审核编码之间逻辑关系;艾滋病与并发症要合并编码,但编码HIV发生之前已存在的疾病时,该疾病要分开编码,且这个疾病应作为附加编码;主要诊断注意综合编码.7的运用;根据艾滋病分期概念正确选择对应编码,慎用B24。 彭君 徐联芳 张永喜 李飞 宋世会 王贵芳 吴琛关键词:艾滋病 ICD-10 PDCA循环法在肿瘤外科出院病案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2017年 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出院病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某院肿瘤外科为试点,以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期间10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出院病案采用传统管理模式,试验组采用PDCA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出院病案的管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出院病案的提交时间明显缩短(1.78±0.47d vs.2.85±1.07d),返修率也明显降低(1.6%vs.15.4%),而出院病案的完整性和规范性评分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对于某院肿瘤外科出院病案的管理,PDCA循环管理模式效果显著,不仅能够缩短出院病案提交的时间,降低病历返修率,还可提升出院病案质量。 李飞 张利平 黄超群关键词:PDCA 肿瘤外科 出院病案 2403例肺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70 2019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3—2017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403例肺癌病例,以初步了解近年来肺癌的流行病学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13—2017年5年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诊断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住院患者病历资料,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烟酒史、手术情况、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收集肺癌病例2403例,其中男性1766例,女性637例。5年间,肺癌患者男女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481,P=0.075)。有年龄信息的病例共2398例,<40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80岁年龄段的肺癌患者男女比例分别为0.9∶1.0、1.4∶1.0、2.4∶1.0、3.6∶1.0、3.4∶1.0、3.3∶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004,P<0.001)。5年间腺癌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65,P=0.705);鳞状细胞癌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788,P=0.310)。5年间腺癌在男、女性患者的各类病理类型中分别占43.15%(762/1766)和81.95%(522/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鳞状细胞癌分别占39.01(689/1766)%和7.38%(47/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吸烟患者中鳞状细胞癌占比为42.99%(583/1356),明显高于非吸烟患者的14.61%(153/1047);饮酒患者中鳞状细胞癌占比为40.56%(277/683),高于非饮酒患者的26.69%(459/17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手术患者共1252例,占所统计病例的52.10%(1252/2403);小细胞癌的手术率为21.72%(48/221),非小细胞癌的手术率为55.18%(1204/2182);5年间,患者的手术比例分别为55.11%(221/401)、51.53%(252/489)、58.23%(244/419)、53.18%(276/519)、45.04%(259/575),各年份手术与非手术患者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53,P=0.001)。检测EGFR是否突变的肺癌患者共483例,腺癌患者中EGFR突变率为58.8%(251/427),鳞状细胞癌患者中EGFR突变率为15.6%(5/32)。<40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80岁年龄段的肺癌患者 汪育锦 黄静宇 胡卫东 李胜 唐政 杨泽天 沈小艳 宋从宽 李飞关键词:肺肿瘤 流行病学 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