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亮
- 作品数:59 被引量:561H指数:13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3
- 2008年
-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始终是备受瞩目的领域。本文对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数理模型导出:地区金融发展的速度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影响的大小由该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决定,在理论上存在着门限效应。通过应用门限回归模型,对中国31个省市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支持了中国地区的金融发展速度对经济增长速度具有门限效应这一结论。
- 陈守东杨东亮赵晓力
- 关键词:区域金融区域经济门限回归
- 高技能人口集聚对中国省际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研究高技能人口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001—2015年中国省级数据为样本,建立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发现高技能人口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表现为边际递减特征,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为因变量的研究得到了同样的结论;进一步进行系数差检验发现,高技能人口集聚有利于缩小中国区域劳动生产率的差距,且针对第二产业的作用更显著。文章据此提出各地区促进高技能人口集聚、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 杨东亮李春凤
- 关键词:人口集聚劳动生产率
- 人口集聚能够提升地区个体人力资本水平吗?被引量:16
- 2020年
- 在数量型人口红利日益消失的背景下,提升劳动力质量与个体人力资本水平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人口集聚除了能够增加地区劳动力数量外,还能通过知识溢出与就业竞争两个机制对个体人力资本水平提升产生重要影响。在构建个体人力资本与人口集聚关系的数理模型的基础上,以2000~2015年中国省级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人口集聚对个体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发现人口集聚能显著提高个体的人力资本水平,并且伴随着人口集聚程度的不断提高,人口集聚对个体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作用越大,这与收益递增的经济集聚理论相一致。建立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发现当知识溢出水平与就业竞争强度超过某一门限值后,人口集聚对个体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作用会显著增大,体现出知识溢出与就业竞争对个体人力资本水平提升的重要价值。
- 王晓璐杨东亮
- 关键词:人口集聚人力资本知识溢出
- 我国通货膨胀拐点预测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 2012年
- 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结构性因素包括:流动性水平、成本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资产价格泡沫、财政政策与产业政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人民币升值预期、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上涨8个方面25个典型代表性经济指标。基于上述指标创造性地建立了我国通货膨胀的拐点预测模型。将模型分别应用于我国2011年和2012年的通货膨胀预测,发现通货膨胀由上升状态转为下降状态的拐点时刻为2011年7月,2012年上半年通货膨胀会保持大于2的下降趋势,这与我国通货膨胀实际表现相一致。根据通货膨胀在今年下半年会下探到小于2随机游走状态的可能,结合我国通货膨胀内部压力结构的分析,提出合理化解和控制通货膨胀内部压力的五条建议,来保持我国通货膨胀的稳定与适度。
- 赵振全杨东亮
- 关键词:通货膨胀政府行为
- 吉林省百户中小企业投融资实证研究
- 陈守东许骏张北阳王妍杨东亮陈延左平王鲁非那铭洋张显峰
- 《吉林省百户中小企业投融资实证研究》项目已于2010年12月完成全部研究工作,项目成果主要包括综合报告、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和对比报告。1.综合报告: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成为了遏制该省经济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吉林大学《吉...
- 关键词:
- 关键词:中小企业
- 货币及金融体系与经济产出关系的实证研究
- 本文在吸收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经济运行和金融体系的实际特征,通过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产出与金融体系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首先,探讨了货币研究的基本问题和理论,对货币供给量与我国产出之...
- 杨东亮
- 关键词:货币金融体系经济波动
- 文献传递
-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来源分析与化解对策被引量:1
- 2017年
- 财政分权、地方政府官员行为、公共支出结构、基础设施建设和地方政府债务的关联影响是重要的学术研究问题。本文在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进行研究,从经济、体制和政治三个层面分析总结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来源,提出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建议。
- 杨东亮王皓然蒋树军
-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经济发展债务风险
- 中国人口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6
- 2018年
- 人口集聚和区域不均衡是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中国的人口空间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特征。人口集聚除了具有静态的人口空间分布状态的含义外,还具有动态的人口向特定区域流动迁移的含义。人口集聚既是过程也是结果,研究人口集聚比单方面的人口空间分布研究或人口流动迁移研究更具挑战性,也更有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以2000~2015年省级数据为样本,根据人口集聚地区人口规模大和人口密度高的特点,利用人口密度的区域倍数指标来测量我国人口集聚水平,分析其变动特征,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人口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人口集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途径机制。研究发现我国人口集聚程度按东部、中部、西部顺序依次降低,东部地区的集聚程度不断提高;人口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影响,人口集聚程度每提高1%,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将提高1.064%,西部地区人口集聚的经济效应最大,资本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也具有显著正影响;城镇化、人力资本和人口抚养比是人口集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人口集聚能够提高集聚地区的城镇化率和人力资本水平,降低地区人口抚养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基于此,提出促进地区人口集聚、加快城镇化进程、积极发挥人口集聚经济效应等政策建议。
- 杨东亮任浩锋
- 关键词:人口集聚城镇化人力资本人口抚养比
- 城市规模对劳动力工资的异质性影响——基于中国2017年流动人口调查数据的实证被引量:7
- 2021年
- 本文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分析劳动力在不同城市规模下的个人特征、就业特征和流动特征分布现状,使用最近邻匹配法实证研究城市规模对劳动力工资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规模在一定范围内对劳动力的工资水平确实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当城市规模超过1000万人口规模,其对工资的影响效应将会下降。据此,为有效缩小劳动力收入差距,引导流动人口有序流动,提出破除城市间的生产要素壁垒、逐步放开户籍限制、促进城市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 杨东亮郑鸽
- 关键词:流动人口工资水平
- 利率期限结构预期理论的中国检验
- <正>引言利率是经济和金融领域的一个核心变量。长期利率和投资、通货膨胀预期和长期经济增长等有着密切的关联,短期利率是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重要工具,央行通过对短期利率的控制来影响利率期限结构曲线,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由于利...
- 陈守东杨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