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仲炎
- 作品数:13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用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红内期恶性疟原虫抗原被引量:7
- 1990年
- 本文介绍了以兔抗恶性疟原虫(p、f)多克隆抗体包被,用混合的二种单克隆抗体进行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人体红细胞内的恶性疟原虫抗原。恶性疟(镜检确诊)和非疟疾患者的滤纸血样本测定符合率分别为91.5%(43/47)和96%(24/25)。检测敏感度为5个疟原虫/10~6红细胞,对恶性疟原虫的海南和江苏地理株的测定结果显示,两者的符合率无显著差异。但对间日疟样本测定结果不理想。
- 高琪杨仲炎张炜琪
- 关键词:疟原虫抗原双抗体夹心法红内期疟疾患者间日疟疟疾病人
- 恶性疟原虫DNA探针检测血内恶性疟原虫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 1989年
- 从培养恶性疟原虫(Fcc-1)中分离纯化基因组DNA,用^(32)P标记,作为探针,按DNA斑点杂交法,检测血样。结果表明:该探针可检出9个恶性疟原虫感染红细胞/10_6红细胞;在现场应用时,与13例恶性疟阳性标本镜检符合率为92%:与1例间日疟原虫病例和正常人血、白细胞之间,未发现非特异性杂交。
- 杨健良杨仲炎罗国湘王祥荣李菊林杨存性
- 关键词:疟原虫DNA探针疟疾
-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应用于考核疟疾监测措施效果的观察被引量:7
- 1994年
- 本文选择了江苏省疟疾发病率不同的23个乡监测点进行了连续二年的IFAT纵向调查.结果表明,人群抗体水平与当地疟疾发病率呈正相关(r=0.9093).在抗体阳性率很低(<2%)的地区,疟疾稳定,趋于消灭;在抗体阳性率较低(5~15%)地区,疟疾虽已降至低度,但仍需加强监测措施,为灭疟后期监测的重点。同时,低年龄组(≤15岁)的IFAT更能反映实际流行程度.试用Draper等的催化模型估算出的感染概率能反映当地实际发病率。
- 张小萍杨仲炎金小林钱维珍
- 关键词:间日疟荧光抗体试验疟疾
- 一九九一年江苏省疟疾形势
- 1992年
- 1991年我省遭受特大洪灾,对疟疾的流行十分有利。由于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以及卫生部门的努力,将各项防治措施落到实处,不但有效地控制了可能出现的大面积流行,而且全省疟疾发病率比去年有明显下降。 一、疟疾疫情 1991年全省共发生间日疟2 272例、发病率为 0.34/万,与1990年相比,发病人数减少534人,发病率下降24.44%。全省11个省辖市发病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74个疫情报告县(市、区)中,12个县(市、区)发病率上升,7个县(市、区)持平,55个县(市、区)下降。按县发病率统计,全省无疟疾病例报告和发病率在1/万以下的计67个县(市、区)发病率在1/万~5/万的计 6个县(市、区);
- 金小林杨仲炎钱维珍
- 关键词:疟疾流行间日疟输入性疟疾地区发病率疟区嗜人按蚊
- 江苏省近年疟疾流行态势及防治概况被引量:1
- 1993年
- 本省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疟疾大流行,如1960年及1971年发病人数分别为1060万和926万,年发病率分别为24.95%和17.64%,呈现十年一次的流行周期。经过几十年来的综合防治,至1990年和1991年,病人分别减少为2906人和2272人,年发病率分别为0.45/万和0.34/万,江浦、六合、盱眙等县通过大面积灭蚊已连续五年未发现当地感染恶性疟病例,近十年疫情相对稳定,流行程度降低。但是随着防治工作不断深入。
- 杨仲炎
- 关键词:疟疾流行输入性疟疾间日疟疟区
- 氯氰菊酯对三种蚊幼虫毒效的观察被引量:1
- 1995年
- 氯氰菊酯是一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为了解其杀蚊虫效果,我们在实验室内进行了该药对中华按蚊、嗜人按蚊、淡色库蚊3种蚊幼虫的毒效观察,并以溴氰菊酯作对照。
- 王伟明周华云张小萍沈宝祥杨仲炎
- 关键词:蚊幼虫嗜人按蚊中华按蚊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毒效观察
- 改进单克隆抗体-ELISA用于检测红细胞内间日疟原虫的研究被引量:1
- 1990年
- 本文介绍一种以兔抗食蟹猴疟原虫多克隆抗体包被,二株单克隆抗体混合进行反应的多抗-双单抗夹心ELISA检测人体红细胞内间日疟原虫抗原的方法。间日疟样本(镜检确诊)测定符含率为94.3%(83/88);正常样本测定符合率为96.1%(123/128)。测定敏感度超过1个疟原虫/10~5红细胞。
- 高琪杨仲炎张炜琪李菊林罗国湘王丽琴顾亚萍
- 关键词:间日疟原虫单克隆抗体食蟹猴疟原虫疟原虫抗原红内期可溶性抗原
- 溴氰菊酯药帐对人体毒性的初步观察
- 1990年
- 溴氰菊酯属第三代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具高效、低毒。其特点是用量小,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我国于1979年开始对各类害虫进行大规模的防治试验。近年来,国内用于浸泡蚊帐来防制蚊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提高了防蚊的效能,而且起到杀灭蚊虫的作用。 溴氰菊酯浸泡蚊帐(以下简称药帐)的防蚊,经各地使用,灭蚊效果是肯定的,但人群长期接触后是否会引起危害,为此,我们对使用药帐的人群除观察一般毒性反应,并作了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测定。
- 钱燮铭张燕萍徐明杨仲炎沈佩琳
- 关键词:菊酯微核率蓄积作用商品名体检过程
- 江苏省14个县(市、区)疟疾监测结果被引量:1
- 1993年
- 江苏省疟疾防治工作经过40多年的努力,在75个流行县(市、区)中,62个县(市、区)发病率已达卫生部颁发基本消灭疟疾标准。为深入了解流行和防治现状,进一步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于1990~1991年,在丰县、新沂、东海、赣榆、宿迁、滨海、仪征、如皋、丹阳、高淳、武进、无锡市郊区、昆山、张家港等14个县(市、区)进行子疟疾监测纵向观察。 监测区概况 监测区14个县(市、区),总人口12094616,各县(市、区)的年发病率为0~5.56/万,其中仪征市最高为5.56/万,次为丹阳市为2.07/万,其他县(市、区)均在1/万以下。各县(市、区)根据地形、疟疾发病率(高、中、低)不同。
- 杨仲炎张小萍金小林钱维珍王为明
- 关键词:疟疾监测疟疾发病率疟疾流行输入性疟区
- 海安县间日疟情况调查被引量:2
- 1991年
- 海安县原属间日疟中度流行地区,60和70年代曾发生间日疟暴发流行,最高年份发病率分别为30.13%(1960年)和24.65%(1972年)。通过多年的防治,至1987年全县发病率降至10/万以下,1988年发病率最高的乡7.5/万。全县三级医疗卫生网基本健全。1985年起各乡开展发热病人疟原虫镜检,血检率达总人口的5%以上,各村采血片占70%左右,1989年全县血检率6.1%。
- 杨仲炎曹汉钧林绍之徐增林王宏云徐瑞松史传云陆朝模万坚王维来
- 关键词:间日疟发热病人疟疾流行首发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