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可胜

作品数:34 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7篇棉花
  • 12篇栽培
  • 8篇抗虫
  • 5篇杂交
  • 5篇棉红铃虫
  • 5篇棉铃
  • 5篇棉铃虫
  • 5篇烂铃
  • 5篇红铃虫
  • 4篇杂交棉
  • 4篇栽培技术
  • 4篇田间
  • 4篇抗虫棉
  • 4篇基因
  • 4篇高产
  • 3篇制种
  • 3篇制种技术
  • 3篇棉花烂铃
  • 3篇棉区
  • 3篇棉田

机构

  • 33篇安徽省农业科...
  • 4篇安徽省财政厅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安徽省皖河农...
  • 1篇湖北省农业厅
  • 1篇湖北省襄樊市...
  • 1篇望江县农业局
  • 1篇安徽省定远县...

作者

  • 34篇杨可胜
  • 17篇产焰坤
  • 15篇潘泽义
  • 14篇程福如
  • 13篇郑曙峰
  • 10篇刘方志
  • 9篇朱加保
  • 8篇唐胜
  • 8篇姚大瑞
  • 7篇江本利
  • 6篇胡积送
  • 4篇陈军
  • 4篇李文才
  • 3篇王波
  • 3篇路曦结
  • 3篇何团结
  • 3篇石磊岩
  • 3篇易成新
  • 2篇关文健
  • 2篇关文键

传媒

  • 1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棉花学报
  • 3篇安徽农学通报
  • 2篇中国棉花
  • 2篇江西棉花
  • 1篇昆虫知识
  • 1篇植物保护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杂交水稻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2
  • 5篇2001
  • 3篇2000
  • 3篇1999
  • 3篇1998
  • 3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2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杂交棉皖杂8号在滁州市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2006年
刘国斌高山产焰坤杨可胜
关键词:杂交棉栽培技术品种区域试验农业科技育种目标
信优灵PB-ROPEL防治棉红铃虫试验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用大区对比法,对PB-ROPEL防治棉红铃虫及棉铃虫效果进行了示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PB-ROPEL对棉红铃虫干扰效果极好,干扰率为99% ~100% ,同时对棉花害虫天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天敌增加1.30~9.23倍,控制棉红铃虫虫害花效果为76% ~100% ,对棉红铃虫青铃危害控制效果为58.52% ~84.25% ,单铃虫道(瘤)控制效果为68.54% ~87.50% 。
杨可胜程福如潘泽义董则鸿刘效明罗定荣野村裕子青山勉凌万开熊桂和
关键词:棉红铃虫
性信息干扰素对棉红铃虫和棉铃虫的控制效果
2004年
杨可胜程福如潘泽义朱加保刘方志郑曙峰
关键词:棉红铃虫棉铃虫棉花害虫
安徽省棉业智能化信息系统
郑曙峰唐胜产焰坤路曦结杨可胜程福如何团结徐道青阚画春
该系统主要包括:安徽省棉花生产信息采集网络、棉花栽培专家系统、远程科技服务系统、信息发布系统、信息采集上报系统、会员服务系统、棉花及相关产业资讯和市场信息动态数据库等,并将各子系统进行集成、整合,建立了以Internet...
关键词:
关键词:棉花专家系统信息系统栽培
性信息干扰素(AB—ROPEL)在棉铃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研究初报
2001年
初步研究了棉铃虫性信息干扰素 (AB—ROPEL)田间试验效果 ,结果分析表明 :AB—ROPEL对棉铃虫成虫的干扰效果显著 ,达 99 7%以上 ;棉田害虫天敌数量增加 37% ;棉株蕾铃被害率下降了 1 0 2 %~ 62 7% ;化防次数减少 6次 ;综合防治成本降低 2 0 1 % ;
朱加保杨可胜潘泽义程福如刘方志石迪生许晓斌钱玉霞马自胜
关键词:棉铃虫田间试验
用模糊综合评判技术预测棉红铃虫发生量被引量:2
1992年
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六个数学模型预测棉红铃虫二代发生量,结果表明:模型Ⅳ、模型Ⅴ及综合决策模型(模型Ⅵ)效果最好,历史符合率均达100%。
杨可胜程福如姚大瑞
关键词:棉红铃虫发生量模糊综合评判
转Bt基因抗虫棉室内鉴定技术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转Bt基因抗虫棉在沙培试验中对卡那霉素不同浓度的反应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 ,浓度为 40 0 0mg L的卡那霉素液对非抗虫棉最为敏感 ,反应率为 1 0 0 % ,而转Bt基因抗虫棉均无反应。说明棉花室内抗卡那霉素反应能够准确检测转Bt基因抗虫棉纯度 ,可以作为一种快速、准确、简便的室内检测转Bt基因抗虫棉的方法。同时 ,不同浓度的卡那霉素液对棉苗胚轴。
朱加保杨可胜产焰坤刘方志江本利徐道清
关键词:转BT基因抗虫棉卡那霉素
“皖杂40”(皖棉13号)高效栽培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1999年
根据平衡施肥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皖杂40 在江淮丘陵地区双膜简化栽培的条件下,钾肥增产作用最大,氮磷钾配合施用才能获得高产。当每公顷施用 N 237.6 kg、 P2 O5 47.55 kg、 K2 O 214.54kg 时,可达最高产量,为1 639.50kg/hm 2;当每公顷施用 N 230.7 kg、 P2 O5 68.55 kg、 K2 O 170.1 kg 时,可达最佳经济效益,为19 625.70 元/hm 2。
唐胜郑曙峰产焰坤潘泽义杨可胜李文才
关键词:高效栽培平衡施肥杂交棉
栽培因子对棉花烂铃影响的数学模型研究
1994年
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安徽沿江棉区棉花的移栽密度、施氮量、施磷钾肥量、去除早蕾数及喷缩节胺量与棉花烂铃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定量的研究。建立了棉花烂铃率和烂铃指数对五项栽培因子反应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和解析。结果表明:模型极显著,与实际相吻合,五项栽培因子对棉花烂铃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同时因子间存在着互作效应。此模型可作为近似气候年份棉花烂铃的预测模式。
姚大瑞杨可胜程福如任德美
关键词:棉花栽培
栽培因子对棉花烂铃影响的数学模型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试验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安徽沿江棉区棉花的移栽密度、施氮量、施磷钾肥量、去早蕾数及喷缩节安量与棉花烂铃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定量的研究,建立了棉花烂铃率和烂铃指数对5项栽培因子反应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和解析。结果表明,模型极显著,并与实际相吻合,5项栽培因子对棉花烂铃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同时因子间存在着互作效应。此模型可作为近似气候年份棉花烂铃的预测模式。
杨可胜姚大瑞程福如任德美
关键词:棉花病害数学模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