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喆
- 作品数:19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联合检测HDAC1及HDAC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预测价值
- 背景:Ⅰ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在胃癌和结肠癌等实体肿瘤中是一个不良的预后预测因子,单核苷酸多态性是影响基因表达和功能的重要机制.目前尚无研究报道Ⅰ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基因单...
- 杨喆周琳吴李鸣谢海洋张峰郑树森
- 长链非编码RNA在肿瘤复发转移中的表观调控作用
- 背景肿瘤术后复发转移严重制约了患者的长期生存,是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和芯片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长链非编码RNA(1ong noncoding RNA,lncRNA)被鉴定出来,并发现在肿瘤的复发转...
- 丁超峰程绍冰周杰杨喆吴健郑树森
- 文献传递
- 基于转录组芯片筛选的新型癌基因MACC1在肝移植后肝癌复发中的研究
- 【目的】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1,MACC1)有助于促进结肠癌等多种肿瘤的转移,但其在肝癌中的作用尚未阐明。本研究将明确新型肝癌基因MACC1在...
- 周琳郑树森杨喆高晟姚佳殷胜勇郑志云张峰吴李鸣谢海洋
- 肝移植后原病复发的预警评估体系研究
- 郑树森周琳徐骁吴李鸣谢海洋张峰蒋国平张珉吴健冯晓文王伟林沈岩成俊张武杨喆
- 该项目研究组在郑树森院士的领导下,紧扣国际移植研究前沿发展方向,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肝癌抗复发转移治疗临床新体系的研究及应用(项目编号2008ZX10002-02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器官移植关键技术研究-肝移...
- 关键词:
- 关键词:肝癌
- 完全左右半肝劈离式肝移植技术改良一例被引量:1
- 2022年
- 在全世界范围内,移植器官短缺一直都是非常棘手的现实问题[1]。肝移植作为治疗终末期良性肝病与晚期肝癌的唯一有效手段,也同样受限于供肝短缺,导致部分患者无法及时得到最佳治疗[2]。近年来,劈离式肝移植技术逐渐发展,通过将1例供者的肝脏分给2例受者,以最大限度地使用肝源。常规劈离式肝移植供肝的肝中静脉通常分配给左半肝,下腔静脉保留给右半肝,随后对右半肝的肝中静脉进行Ⅴ、Ⅷ段重建,该术式适用于肝中静脉与肝右静脉没有解剖变异的供者。而肝中静脉、肝右静脉及下腔静脉存在解剖变异的情况下,传统术式易导致下腔静脉吻合口狭窄,以及肝中静脉重建角度不佳导致吻合口扭曲、流出道狭窄的情况,致使受者出现不良预后。而将肝中静脉与下腔静脉均进行劈离,再将劈离的左右两部分分别进行移植物植入的重建,可保留原有的生理结构与角度,避免吻合口狭窄[3,4]。树兰(杭州)医院针对1例肝中静脉和肝右静脉变异的供者,进行改良劈离式肝移植术式,现报道如下。
- 李泽宽杨喆郑树森
- 关键词:劈离式肝移植
- 肝细胞肝癌转录组分析揭示肝癌复杂的转录模式
- 【目的】肝细胞肝癌是一种异质性疾病,由于基因、表观遗传和转录组水平的改变,使得肝细胞肝癌的形态学和临床表现多样性。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肝癌诊断、肝癌切除及肝移植的预后,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大困难是确定特有的肿瘤标志物的复杂性...
- 姚佳周琳杨柳杨喆高晟郑志云魏巴金朱莉娴郑树森
- HOTAIR表观遗传调控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
- 目的 肝癌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合并肝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移植术后肿瘤复发严重制约了患者的长期生存.寻找肝癌复发转移的关键分子标记物,具有重要意义.长链非编码RNA是指大于200个核苷酸且不能翻译成蛋白质的RNA分子....
- 吴健丁超峰程绍冰杨喆吕震曹林平周琳郑树森
- RhoGDIs家族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肝移植后肿瘤复的影响
- 赖明春周琳谢海洋杨喆叶于富郑树森
- DACT2的表达降低促进肝细胞肝癌的发展:甲基化介导的基因沉默
- 【背景】肝细胞肝癌(HCC)是人类最具侵袭性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在HCC发生机制方面已有很多新的进展,但是导致HCC及其恶性进展的具体分子机制仍然不清楚。已有研究表明,DACT2(Dapper,antagonist of...
- 高晟杨喆郑志云姚佳张峰吴李鸣谢海洋周琳郑树森
- 新型长链非编码RNAHOTTIP对肝癌肝移植受者肿瘤复发风险的评估价值
- 目的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严重限制了患者的长期生存,寻找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转移相关的新型生物学标记物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本课题组前期通过高通量测序发现一种新型长链非编码RNA HOTTIP在肝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本研究拟进...
- 吴李鸣杨喆谢海洋徐骁王伟林张峰李建辉周琳郑树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