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奕 作品数:9 被引量:56 H指数:5 供职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湖北地区汉族人群维生素D受体基因起始密码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了解维生素D受体 (vitaminDreceptor,VDR)基因起始密码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前列腺癌的关系 ,探讨前列腺癌发病的分子机制。 方法 :提取 80例前列腺癌患者及 96例健康男性对照者外周血标本中基因组DNA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及DNA测序技术检测并分析了VDR基因起始密码单核苷酸多态性在两组中的分布。 结果 :前列腺癌病例和对照组FokⅠ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 Weinberg定律 ,其FokⅠ多态位点FF、Ff、ff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 32 .5 %、5 0 .0 %、17.5 %和 2 5 .0 %、5 3.13%、2 2 .87% ;等位基因F、f分布频率分别为 4 5 %、5 5 %和 5 1.5 6 %、4 8.4 4 % ,在湖北地区汉族前列腺癌患者及对照者中的分布频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VDR基因起始密码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低发病的湖北地区汉族人群的前列腺癌发生无关。 杨奕 王少刚 叶章群 杨为民关键词:前列腺癌 维生素D受体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汉族 改良Indiana膀胱术(附5例报告) 2002年 目的 :探讨改良Indiana膀胱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并对疗效进行评估。方法 :对 5例膀胱癌患者施行全膀胱切除加改良Indiana膀胱术。结果 :5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疗效 ,自行导尿顺利。随访 6~ 30个月 ,均尿控满意 ,排尿次数 5~ 6次 /昼 ,1~ 3次 /夜。其中 4例行造影 ,新膀胱呈球形 ,容量 40 0~ 5 0 0ml,无输尿管尿液反流。结论 :改良Indiana膀胱术具有操作容易 ,贮尿囊低压容量大 ,抗返流机制可靠 ,尿控满意 ,并发症少的优点 。 叶章群 余虓 杨为民 胡志全 王少刚 曾晓勇 章慧平 曾令启 商学军 杨奕关键词:膀胱肿瘤 尿流改道 适应证 手术方法 遗传特发性高钙尿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建立能够稳定遗传的特发性高钙尿大鼠模型,初步探讨特发性高钙尿的发生机理。方法筛选血钙、磷及1,25(OH)2D3水平正常而24h尿钙显著升高的雌、雄性SD大鼠,反复繁殖传代,直至子代鼠稳定出现高钙尿。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模型鼠小肠黏膜维生素D受体表达情况。结果93%(14/15)的第七代模型雄鼠和92%(12/13)的雌鼠2个24h尿钙排泄值均高于对照组两个标准差以上,分别为(2.56±0.86)mg/dvs.(1.12±0.18)mg/d,(2.86±1.16)mg/dvs.(1.15±0.12)mg/d(F=27.10,P<0.01;F=21.16,P<0.01),而血清中钙、磷及1,25-(OH)2D3无明显异常(F<2.22,P>0.05)。模型鼠小肠黏膜VDR表达显著增强(F=14.23,P<0.01)。结论本模型鼠可作为研究特发性高钙尿症的理想动物模型,小肠黏膜VDR过度表达可能是特发性高钙尿的发病机理。 王少刚 罗冬喜 刘继红 杨奕 孙晓松 席启林 陈志强 杨为民 叶章群关键词:高钙尿 动物模型 维生素D受体 Modified Indiana Pouch Following Radical Cystectomy 2003年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dications, operation techniques and clinical effects of a modified technique of Indiana pouch. Methods A modified technique of Indiana pouch was performed on 5 patients following radical cystectomy. Results 5 cases showed satisfactory therapeutic effects with of follow-up range of 6 to 30 months. All patients were continent day and night with easy catherization. The number of micturations was 5 to 6 times in the daytime and 1 to 3 times in the nighttime. Cystography of 4 cases showed that pouches were spheroidic and volumes were between 400 to 500 ml. Conclusion The advantages of the modified Indiana pouch are as follows: easy manipulation; low tension and high volume in pouches; no reflux; satisfactory urinary continence and few complications. Therefore,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余虓 叶章群 杨为民 胡志全 王少刚 曾晓勇 章慧平 曾令启 商学军 杨奕婴幼儿睾丸扭转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选择 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探讨提高婴幼儿睾丸扭转疗效的方法.方法:对12例睾丸扭转患儿均行阴囊彩超检查,10例提示睾丸扭转.根据病情选择手法复位、睾丸复位+双侧睾丸固定术和切除扭转的睾丸同时固定对侧睾丸.结果:1例行手法复位成功,随访4个月~3年,3例保留睾丸者彩超显示双睾丸血流一致;9例切除睾丸者显示对侧睾丸血流正常.结论:阴囊彩超检查对婴幼儿睾丸扭转的诊断有较大的帮助;婴幼儿睾丸扭转后发生睾丸坏死的比率高,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救活睾丸的关键,一旦明确或高度怀疑睾丸扭转,应立即行手术探查. 杨奕 叶章群 杨为民 王少刚关键词:睾丸扭转 治疗学 婴幼儿 输尿管息肉的诊断和治疗(附22例报告) 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输尿管息肉的诊断与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2例输尿管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2 2例共 2 4侧输尿管息肉患者中 ,2例行肾盂成形 ,7例行单纯息肉切除 ,7例行病变段输尿管切除加端端吻合 ,1例行输尿管下段及部分膀胱切除加输尿管膀胱重植 ,2例行病变段肾输尿管切除 ,3例行输尿管镜检加钬激光息肉电灼。全部病例均获治愈并经病理证实。结论 IVU (分泌性尿路造影 )加输尿管逆行造影检查可能对诊断输尿管息肉有帮助 ,其特征是边缘光滑锐利的充盈缺损。输尿管息肉的治疗以手术为主 ,应根据息肉的大小、数量、部位及肾脏受累程度选择单纯切除术、输尿管部分切除术和肾盂成形术等。输尿管镜检查与处理是诊断和治疗输尿管息肉的最好方法之一。 杨奕 叶章群 杨为民 王少刚关键词:输尿管息肉 钙敏感受体基因第7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特发性高钙尿症的关系 被引量:22 2006年 目的了解钙敏感受体(CaS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特发性高钙尿(IH)症的关系, 探讨特发性高钙尿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提取76例湖北地区汉族特发性高钙尿患者及126例继康对照者外周血标本中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DNA测序方法检测并分析了CaSR基因的第7外显子3个簇集的多态性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布。结果特发性高钙尿病例和对照组CaSR基因的第7外显子第986、990多态性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 berg定律,其基因型分布频率在特发性高钙尿患者和正常对照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第1011位未见有多态改变。但特发性高钙尿组组内CaSR 990位GG纯合子和RG杂合子个体的 24 h尿钙排泄量较RR纯合子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SR基因不是特发性高钙尿的易感主基因,但第7外显子990位A/G单核苷酸多态性能影响尿钙排泄,可能是特发性高钙尿中调节钙排泄的遗传成分之一。 杨奕 王少刚 叶章群 杨为民关键词:高钙尿症 钙敏感受体 遗传多态性 汉族 降钙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特发性高钙尿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了解降钙素受体(CT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特发性高钙尿症的关系,探讨特发性高钙尿的发病机理。方法提取湖北地区76例汉族特发性高钙尿患者及126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标本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并分析CTR基因核苷酸序列1377位点C/T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布。结果2组标本CTR基因C/T多态性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患者组CC、TC、TT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73.7%、17.1%、9.2%,对照组分别为89.7%、9.5%、0.8%;2组等位基因C、T分布频率分别为84.2%、15.8%和94.4%、5.6%,患者组等位基因T和TT基因型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而等位基因C和CC基因型的分布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R基因1377多态性位点C/T单核苷酸多态性在湖北地区汉族人群特发性高钙尿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杨奕 王少刚 叶章群 杨为民关键词:特发性高钙尿症 受体 降钙素 遗传多态性 儿童特发性高钙尿症5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特发性高钙尿症(IH)的临床特点及与泌尿系结石的关系。方法分析52例确诊为IH患儿的临床资料特点,并结合文献讨论其与泌尿系结石发生的关系。结果52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血尿,其中41例患儿行腹部B超和X线平片检查及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发现肾结石5例。调查52例患儿家族史发现15例家族中有泌尿系结石患者,6例同胞中有类似血尿患者,较正常对照组家族的尿结石发病率明显增高(P<0.05)。52例患儿进行钙负荷试验,其中肠道吸收亢进型29例,肾脏漏出型23例。结论除血尿外,泌尿系结石也是IH的常见临床表现,尤其见于高钙尿状态持续时间较长者。IH与家族泌尿系结石的发病有密切关系,有遗传倾向。 杨奕 王少刚 叶章群 杨为民关键词:特发性高钙尿症 泌尿系结石 家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