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曼

作品数:14 被引量:119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广义虚拟经济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0篇金融
  • 4篇金融创新
  • 2篇研发联盟
  • 2篇制度环境
  • 2篇企业
  • 2篇联盟
  • 2篇脆弱性
  • 1篇动态演进
  • 1篇信念
  • 1篇信息化
  • 1篇虚拟经济
  • 1篇演进
  • 1篇要素生产率
  • 1篇业绩
  • 1篇银行
  • 1篇政府
  • 1篇政府干预
  • 1篇制度悖论
  • 1篇中国金融
  • 1篇中国省域

机构

  • 14篇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 14篇杨曼
  • 13篇王仁祥
  • 1篇周亮
  • 1篇杨曼
  • 1篇张晗

传媒

  • 2篇科学学研究
  • 1篇中国科技论坛
  • 1篇软科学
  • 1篇中国经贸导刊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经济地理
  • 1篇世界经济研究
  • 1篇武汉金融
  • 1篇管理评论
  • 1篇财会月刊(中...
  • 1篇财会月刊(下...
  • 1篇广义虚拟经济...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研发联盟关系是否影响企业的出口行为
2017年
本文采用世界银行针对中国的最新微观企业调查数据库,考察了研发联盟关系对企业出口扩展边际及集约边际的影响。研究结论发现:企业的双边研发联盟关系或多边研发联盟关系均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出口扩展边际,且在中、大规模企业中更为突出;从扩展边际影响效应大小来看,多边研发联盟关系的边际效应最大,与下游客户企业的双边研发联盟关系次之,而与上游供应商企业之间的双边研发联盟关系的边际效应最小;双边或多边研发联盟关系也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出口的集约边际效应;但企业的内部独立研发不能够显著影响企业的出口扩展边际或集约边际。
王仁祥杨曼
关键词:研发联盟
要素匹配、吸收能力与科技金融耦合价值链实现--国际经验与中国案例被引量:4
2020年
本文引入科技金融耦合价值链的讨论,并从要素匹配、吸收能力异质性出发,考察了吸收能力要素在科技金融耦合价值链实现中的门槛效应。在此基础上,利用47个国家1980-2013年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基础、制度环境和人力资本等吸收能力要素对科技金融耦合价值链的实现具有显著双重门槛效应。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金融耦合的过程得到了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了由严重失调衰退向良好协调发展的转变,但吸收能力要素水平较为低级,仍处于{中等经济基础、低制度环境、中等人力资本}阶段,如此不利于科技金融耦合价值链的实现。上述研究能为中国科技金融实践提供理论依据,避免陷入"重规模、轻吸收"的"科技金融陷阱"。
王仁祥杨曼
对国际碳金融交易机制的思考
2012年
本文从剖析目前全球碳金融交易机制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包括"京都议定书"的先天缺陷和CDM机制存在的漏洞等,有针对性地探究了碳金融交易机制的辅助机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做了分析和总结。
杨曼
关键词:气候变暖碳交易机制
制度悖论、产业链信息化密度与企业研发联盟倾向被引量:9
2017年
利用世界银行针对中国企业的最新微观企业数据库,对制度环境、产业链信息化密度影响企业研发联盟决策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基于企业间声誉视角考察了产业链信息化密度在其中的中介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当下企业研发联盟决策行为中存在"制度悖论"现象,即制度环境对研发联盟倾向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整体及分环节产业链信息化密度均能够对企业研发联盟倾向起到积极影响,且从边际效应来看,上游环节信息化密度的边际影响效应相对较大;进一步研究发现,产业链信息化密度有助于企业间声誉机制的发挥,进而能够在企业研发联盟决策中的"制度悖论"现象中起到显著的负向中介调节作用。
杨曼王仁祥
关键词:制度悖论企业间关系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关系及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来自35个国家的经验证据被引量:59
2015年
从最优化视角论证了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最佳耦合协调的存在性,在此基础上,借鉴物理学耦合概念,测算了35个最重要金融系统所在国家的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协调度,并利用两阶段GMM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协调度对经济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且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效率作用的敏感性更高。最后针对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完善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王仁祥杨曼
关键词:金融创新经济效率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系统脆弱性指数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本文从广义虚拟经济视角出发,基于以耦合系统内部结构为表征的实体子系统脆弱性和以广义虚拟环境基础、耦合系统功能效率为测评工具的虚像子系统脆弱性三个维度构建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系统脆弱性指数,并运用其分析34个样本国耦合系统脆弱性演进趋势及差异性表现。研究表明:样本国耦合系统脆弱性多处于中等水平;发达国家耦合系统脆弱性整体上低于发展中国家;金融创新过度虚拟化将致相关脆弱性不减反增;广义虚拟环境基础不同是耦合系统脆弱性差异的主要源头。
王仁祥张晗杨曼
关键词:广义虚拟经济金融创新
制度质量、异质性信念与股市参与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基于合并的微观数据,从制度表现、异质性信念视角考察了制度质量对股市参与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度质量经济维度的市场经济自由度与股市参与无显著关联,政治维度的政府治理效率以及廉洁程度能够促进股市参与,法律维度的法治完善水平与股市参与关系并不显著,而产权保护程度的提高能促进股市参与。
王仁祥杨曼
关键词:股市参与
中部区域金融中心集群模式及发展策略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无序竞争、同质竞争的混乱局面导致的中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存在严重资源浪费的问题,结合中部地区经济金融发展的现状,分析了中部区域金融中心的功能内涵,提出了以武汉为核心,郑州、长沙为副中心,合肥、南昌为有益补充的中部区域"1+2+2"金融中心集群模式,并从中央政府统筹策略、地方政府合作策略,以及武汉市的战略重点等角度提出中部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策略。
周亮杨曼王仁祥
关键词:金融中心集群模式
银行、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兼论中国选择被引量:3
2013年
利用1991~2010年52个国家的经济金融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研究了银行和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演进趋势,并在充分考虑国际环境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前提下研究了我国所处的阶段。结果显示:随着经济水平的增长,银行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呈下降趋势,股票市场作用呈上升趋势;在经济增长较低的水平,银行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与股票市场的作用差距较大,随着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差距在缩小;中国目前处于以银行占主导地位的阶段。
王仁祥杨曼
关键词:银行股票市场经济增长
中国省域科技与金融耦合效率的时空演进被引量:16
2018年
提升科技与金融的耦合效率是当下中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之一。基于网络DEA方法对1996-2014年中国省域科技与金融的耦合效率进行了科学测算,并利用空间计量和非参数核估计方法对其空间集聚、动态演进的趋势及区域异质性进行了分析,且实证检验了政府主体、制度环境等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科技与金融耦合效率整体逐步改善,但区域间与区域内的非均衡性较为明显;省域层面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高值空间集聚区主要集中在以上海、浙江、江苏等为核心的东部省份,但2010年以后以重庆、四川等为核心的高值空间集聚区也逐步形成,低值空间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以及西部部分省份;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当下中国科技与金融耦合效率的提升具有较强的政府依赖特征,制度环境对其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阈值效应。
王仁祥杨曼
关键词:金融动态演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