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
- 作品数:25 被引量:117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西气象减灾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条弱静止锋上对流系统发生过程的中尺度特征被引量:7
- 2013年
- 使用常规观测资料和FY-2E卫星云图、自动气象站和雷达等非常规观测资料,对2010年6月8—9日广西境内一条弱准静止锋上的2个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过程,分析地面中尺度变压场、温度场、湿度场、流场、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等的中尺度系统的配置和特征。研究表明:(1)当弱冷空气以扩散方式南下,准静止锋移入桂北后锋生加强,暖湿空气在准静止锋前中尺度负变压槽中辐合,湿舌从北部湾伸到辐合区内;(2)准静止锋在桂中与湿舌相遇,锋面抬升触发深对流形成了第1个中尺度对流系统;(3)随着"滇东南-桂西"低空低涡的发展,低涡东侧气流变化致使"北部湾-桂中"湿舌转向为"北部湾-桂西",准静止锋在桂西与湿舌相遇触发了第2个中尺度对流系统。(4)2个中尺度对流系统都是锋面抬升暖湿空气触发深对流而形成的,触发机制相同;(5)2个中尺度对流系统都是在中尺度负变压槽中发生,中尺度负变压槽的形成或加强超前于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约2~3小时。最后,给出了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过程的概念模型。
- 罗红磊陈海山林宗桂李耀先林开平林墨
- 关键词:中尺度气象学中尺度特征中尺度对流系统
- 一类降水过程多尺度天气系统结构特征被引量:4
- 2014年
- 对2010-2013年弱冷空气影响造成降雨过程,采用统计分析和典型个例分析相结合方法,分析了降水过程中大、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结构特征。结果发现:(1)不同尺度天气系统一般都具有明显的结构特征,天气系统结构的配置与降雨强度存在对应关系;(2)在A类天气形势下,斜云带更有利强降雨的产生,横云带的降雨强度相对较弱,逗点云系容易产生较强降雨;(3)弱冷空气影响过程中,在地面通常有中尺度负变压区形成,对流主要发生在中尺度负变压区内,以线状对流为常见;(4)约有半数以上的强、中降雨过程有低空急流出现,但也有低空急流出现并无强降雨现象,低空急流与降雨强度呈弱相关的统计关系。
- 林宗桂林墨林开平钟利华罗小莉
- 关键词:降水低空急流
- 一次中低纬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产生暴雨过程分析被引量:11
- 2013年
- 2011年5月10-12日,广西出现了全区性的暴雨过程,暴雨区分布呈现3条"西南-东北"向的"强-弱-强"降雨带相间隔的特点,即桂西-桂东北强降雨带,桂西南-桂东北弱降雨带,桂东南-桂东强降雨带。文中利用卫星和自动站等非常规观测资料分析发现,造成这次强降雨过程特点的成因,主要是从云贵高原南移准静止锋,与从中南半岛北部向东北移的中尺度涡旋云系相互作用,触发形成中尺度对流系统而造成的,具有明显的中、低纬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特征。分析发现,强降雨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1)5月10日20时-11日6时,南移准静止锋上发展成一个MCS,并移到桂西北造成了桂西北暴雨区,此后MCC减弱并沿副高脊北边的西南气流向东北移,对广西的影响过程基本结束;(2)5月11日下午,准静止锋西段南移到桂西北,中尺度涡旋云系移近桂西,两者相互作用在桂西触发形成中尺度对流系统,造成了桂西暴雨区;(3)5月12日中-下午,准静止锋桂东段南移,与继续东移的中尺度涡旋云系在桂东相遇,触发中尺度对流系统,造成了桂东南到桂东暴雨区。应用表明,在常规观测资料稀缺的高原和低纬地区,卫星资料在分析中尺度天气系统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 林墨林宗桂罗红磊
- 关键词:卫星资料自动站资料暴雨
- 可埋地下的防盗防水自动控制调温机箱
- 一种可埋地下的防盗防水自动控制调温机箱,机箱的箱壁和箱盖是由防腐金属材料制成、内填隔热材料的双层结构;紧固螺栓的螺栓头有不同形状,螺栓下沉式紧固;箱体内外壁分别装有吸热器和散热器,吸热器与散热器间有连通管和电磁阀;箱体内...
- 林宗桂孙涵胡萌琦林墨
- 程序控制GPS信号与数字信号复合电路
- 一种程序控制GPS信号与数字信号复合电路,GPS接收模块(Module 1)的定位信号经RS-232与TTL信号电平转换集成电路(IC1)转换后输入到单片机集成电路(IC2)中,单总线传感器模块(Module 2)的数字...
- 林宗桂孙涵林墨马瑞升张行清
- 台风“尤特”登陆后复杂路径的环境场特征被引量:9
- 2019年
- 台风"尤特"(1311)2013年8月13—19日登陆减弱后直达桂东北并停留打转,其后又转向西南移动,"尤特"残涡在广西境内生存活动了112 h,造成了大范围强降雨。使用常规与非常规观测资料,研究了"尤特"登陆后的环境场与其长生命期及复杂移动路径的关系。结果发现:"尤特"登陆北上阶段主要受大尺度环境场的引导气流主导,后因引导气流转向减弱,与变压梯度力近似达到平衡导致停留打转;南下弱冷空气卷入与西南气流辐合形成负变压槽,负变压槽中风向气旋性切变产生正涡度效应向"尤特"残涡输送,与西南气流充沛的水汽输送共同作用使"尤特"残涡得以长时间维持。弱冷空气卷入使中尺度变压场中的正变压加强,在变压梯度力与引导气流共同作用下,"尤特"残涡沿负变压槽向西南移动。
- 覃武罗小莉钟利华林宗桂林开平林墨
- 关键词:登陆台风环境场引导气流
- 程序控制GPS信号与数字信号复合电路
- 一种程序控制GPS信号与数字信号复合电路,GPS接收模块(Module 1)的定位信号经RS-232与TTL信号电平转换集成电路(IC1)转换后输入到单片机集成电路(IC2)中,单总线传感器模块(Module 2)的数字...
- 林宗桂孙涵林墨马瑞升张行清
- 北部湾海风锋暴雨过程及合成分析
- 2011年
- [目的]研究北部湾海风锋暴雨过程及合成。[方法]利用常规观测数据、地面自动气象资料及欧洲数值模式格点数据,对1990~2007年期间广西海风锋引起的暴雨天气过程并结合2008年6月5日海风锋触发的强对流天气个例进行统计和合成分析,归纳出北部湾中尺度海风锋系统高低空环流配置的主要特征。[结果]海风锋系统是触发北部湾暴雨的一个重要中尺度系统;在西南季风爆发期间最易激发北部湾海风锋锋生。个例分析初步指出日出后,北部湾海陆温度逐渐由暖海冷陆转变成暖陆冷海,高温高湿的偏南气流与相对低温干燥的偏北气流在北部湾海区交汇,引发垂直环流并激发近地面层的中尺度海风锋系统。合成分析指出了北部湾海风锋锋生的环流特征,即华南上空高层处于强辐散中心,越往低层气压场呈东高西低的形势,北部湾海域位于槽前高后的偏南风急流带,呈气旋性环流的辐合区;高空辐散低层辐合的层结不稳定结构和"抽气效应"为海风环流发展所必须的上升动力,偏南风为北部湾区域带来了丰富的水汽,有利于低层强对流云系的形成和降水的发生。[结论]该研究为中尺度对流系统活动的特征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 卢伟萍梁维亮李江南林振敏林墨李菁
- 关键词:海风锋暴雨过程
- 2008年北部湾一次海风锋降水过程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利用地面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多普勒雷达探空数据、FY卫星云图反演数据,对2008年6月5日发生在北部湾海域的一次海风锋触发形成的强对流天气进行了综合分析,归纳出本次北部湾海风锋系统活动的特征。结果表明,本次海风锋为一个中-β尺度对流系统,主要受偏南海风、偏北陆风和出海高压后部东风波动的共同影响而形成,锋面呈现东西两端,其中东段深入内陆约150km。
- 卢伟萍梁维亮林墨
- 关键词:海风锋
- 强降雨监测预警产品原理和应用被引量:5
- 2014年
- 通过对强降雨监测预警产品原理和方法的阐述,介绍了根据强降雨规律性特征和概念模型原理,利用卫星与自动站资料生成的强降雨监测预警产品制作流程,指出了产品特点、应用方式和注意事项,为强降雨监测预警产品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 林宗桂林墨林开平
- 关键词:强降雨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