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心怡

作品数:3 被引量:49H指数:2
供职机构: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导管
  • 2篇中心静脉
  • 2篇外周
  • 2篇静脉
  • 1篇导管插入
  • 1篇导管插入术
  • 1篇低体重
  • 1篇低体重儿
  • 1篇新生儿
  • 1篇早产
  • 1篇早产儿
  • 1篇早产儿生长
  • 1篇早产儿生长发...
  • 1篇照顾
  • 1篇置管
  • 1篇置管术
  • 1篇置入中心静脉...
  • 1篇生长发育
  • 1篇中心静脉导管
  • 1篇中心静脉置管

机构

  • 3篇温州市第三人...

作者

  • 3篇应雪琼
  • 3篇林心怡
  • 2篇丁玲利
  • 2篇胡小琴
  • 1篇万诚
  • 1篇张玲玲
  • 1篇颜胜宇
  • 1篇朱凤

传媒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在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的安全性及其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危重新生儿的PICC,观察穿刺方法、留置时间、并发症。结果与传统静脉留置针相比较,PICC技术穿刺次数少、置管时间,并发症及全身感染率相似。结论PICC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中心静脉置管术。
万诚应雪琼胡小琴林心怡丁玲利
关键词: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危重病新生儿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极低体重儿中的应用价值
2006年
目的探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极低体重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收住NICU的78例极低体重儿随机分为置入PICC导管49例(PICC组)及行外周静脉穿刺留置外周静脉导管29例(PIV组),统计两组患儿需输液天数、静脉穿刺次数、脑室内出血发生率,局部、全身感染及静脉炎发生率,观察导管并发症:如堵管、渗漏、移位。结果PICC组与PIV组基本情况、需输液天数差异无显著性,而静脉穿刺次数差异有显著性,脑室内出血两组尽管无统计学差异,但PIV组发病率较高,病情相对较重。两组全身感染率、静脉炎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IV组局部感染率高,PICC组无局部感染者。PICC组49例因堵管拔管3例,静脉炎、导管破裂拔管4例,死亡2例,81.63%按计划拔管。结论PICC为极低体重儿建立了通畅的静脉通道,减少了过多的疼痛刺激和护理操作,保证了生理稳定,脑室内出血发生率减少,而感染无增加,并发症少,临床使用安全、方便。
张玲玲应雪琼胡小琴林心怡
关键词:极低体重儿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置入
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45
2012年
目的探讨实施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7月至2010年3月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35周以下早产儿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者各50例,对照组早产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早产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并定期按要求进行比较和记录。结果观察组早产儿的睡眠时间、出院时奶量摄入、体质量增长及住院天数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35周以下早产儿实施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后早产儿睡眠时间增加,经口喂养更趋顺利,体质量增长明显,平均住院天数缩短,有利于提高早产儿的生活质量。
应雪琼林心怡颜胜宇丁玲利朱凤
关键词:早产儿生长发育发展性照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