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昱
- 作品数:34 被引量:149H指数:8
- 供职机构:揭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清创术在糖尿病足溃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探究在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中使用超声清创术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 10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实行超声清创治疗,对照组实行常规清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清创效果及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创面愈合总有效率为94%,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53,P=0.012<0.05);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为(46.85±33.46)d,短于对照组的(77.11±30.2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391,P=0.000<0.05);研究组疼痛评分为(1.99±0.86)分,低于对照组的(3.51±1.0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785,P=0.000<0.05)。结论借助超声清创术来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可以减轻患者的病痛,加速创口的愈合,在创面病原体的清除效果上优于常规清创方法 ,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林彬林昱林若清袁璧钗
- 关键词:糖尿病足溃疡
-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的诊断价值
- 2018年
-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的细胞学检查结果。结果:做出诊断结节93例,其中良性病变67例,17例为恶性病变,9例为细胞非典型病变,2例未做出诊断。结论: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准确性高,是诊断甲状腺结节性质的有效方法。
- 黄家庆魏奕娜林彬袁璧钗邱楚佳陈小曼徐衡林昱
-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超声引导
-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研究
- 2010年
-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6年12月至2010年6月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其中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病例46例,作为治疗组;2型糖尿病不合并冠心病病例30例为对照I组;无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50例为对照Ⅱ组。比较分析各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血糖、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把治疗组与对照Ⅱ组患者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三组比较后发现,高血压、HbA1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ISI与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存在一些关系;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以3支病变多见。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多而复杂,临床中应针对上述因素加强综合观察与治疗。
- 林昱方懿珊徐名伟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术
- 2周门冬胰岛素30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2周门冬胰岛素30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5例初诊T2DM患者进行为期2周的门冬胰岛素30治疗,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精氨酸刺激试验时的急性胰岛素及C肽反应、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周后,T2DM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精氨酸刺激试验时的急性胰岛素及C肽反应、胰岛素敏感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对伴有明显高血糖的初诊T2DM患者进行为期2周的门冬胰岛素30治疗能有效降低血糖,显著改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
- 魏奕娜林昱袁璧钗方懿珊
- 关键词:2型糖尿病门冬胰岛素30血糖胰岛Β细胞
- 门冬胰岛素30与甘精胰岛素注射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观察每天注射一次门冬胰岛素30联合口服药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其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门冬胰岛素30治疗组和甘精胰岛素治疗组,门冬胰岛素30组每日晚餐前注射一次,联合三餐后服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甘精胰岛素组睡前注射一次,联合三餐后服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观察治疗时间为12周。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C肽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门冬胰岛素30治疗组和甘精胰岛素治疗组在降糖,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甘精胰岛素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门冬胰岛素30组(P〈0.01)。结论门冬胰岛素30和甘精胰岛素都具有明显的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以及HbAlc的作用,用门冬胰岛素30方法联合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达到甘精胰岛素方法同样的效果。
- 林昱方懿珊黄家庆
- 关键词:门冬胰岛素30甘精胰岛素2型糖尿病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IL-2、IL-6及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在2型糖尿病肾病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对33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38例2型糖尿病非肾病患者及34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进行血清IL-2、IL-6及TNF-α水平的检测。结果2型糖尿病肾病组血清IL-2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及2型糖尿病非肾病组(P<0.05)。而IL-6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及2型糖尿病非肾病组(19<0.05)。结论IL-2、IL-6及TNF-α是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重要炎性反应介质,在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林昱方慧云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肿瘤坏死因子
- 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坎地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坎地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把我院7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单用坎地沙坦治疗,治疗组应用坎地沙坦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BUN、Scr以及UAE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4.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76.9%,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坎地沙坦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疗效,可显著改善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林彬林昱林若清
- 关键词:前列地尔坎地沙坦糖尿病肾病
- 血清IL-2、IL-6及TNF-α水平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IL-2、IL-6水平的变化及其在2型糖尿病肾病病理生理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对35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40例2型糖尿病非肾病患者及36例正常人进行了血清IL-2、IL-6及水平的检测。结果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组血清中IL-2水平地低于正常人组及2型糖尿病非肾病组,而IL-6水平高于正常人组及2型糖尿病非肾病组。结论在2型糖尿病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IL-2、IL-6及其发生的重要炎症介质,在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林昱方慧云
- 关键词:白介素-2白介素-6
- 211例2型糖尿病并发感染的临床分析
- 2008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感染的特点。方法对211例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呼吸系统感染发生率最高,其次依次为泌尿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2型糖尿病足并发感染、皮肤粘膜及其它感染等。结论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并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是防治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的重要措施。
- 魏奕娜赖远波林昱
- 关键词:2型糖尿病
- 西格列汀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的影响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格列齐特30 mg(每天1次)起始降糖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西格列汀100 mg(每天1次)和阿托伐他汀20 mg(每天1次),疗程12周,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早餐后2 h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C反应蛋白(CRP)、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ACR)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FPG、PPG、HbA1c及ACR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ACR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CRP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ACR,有效起到肾功能保护作用。
- 黄家庆徐衡林昱林彬魏奕娜袁璧钗陈小曼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肾病阿托伐他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