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玉珍

作品数:14 被引量:71H指数:4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5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症
  • 4篇脂血症
  • 4篇老年
  • 4篇老年人
  • 4篇高脂
  • 4篇高脂血
  • 4篇高脂血症
  • 3篇疗效
  • 2篇电图
  • 2篇动脉
  • 2篇心电
  • 2篇心电图
  • 2篇心动过速
  • 2篇血流
  • 2篇血流检测
  • 2篇血压
  • 2篇眼动
  • 2篇眼动脉
  • 2篇射频消融
  • 2篇射频消融治疗

机构

  • 12篇解放军第30...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电集团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林玉珍
  • 3篇李丁川
  • 3篇赵红地
  • 3篇何桂英
  • 3篇李子平
  • 3篇叶秀荣
  • 2篇张维强
  • 2篇胥洪卫
  • 2篇秦树存
  • 2篇王小冬
  • 2篇张清华
  • 2篇齐鹏
  • 2篇赵美玲
  • 2篇董振南
  • 1篇贡联兵
  • 1篇王小东
  • 1篇吴学思
  • 1篇李站立
  • 1篇刘立
  • 1篇李海燕

传媒

  • 2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华临床内科...
  • 1篇江苏实用心电...

年份

  • 1篇2006
  • 3篇2004
  • 1篇2002
  • 1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rugada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1
2004年
Brugada综合征是特发性室颤的一种特殊类型,是由西班牙Brugada两兄弟在1992年首先报道。在临床表现上患者有多型室速或室颤发作,心电图表现为QT间期正常,有右束支阻滞(TBBB)和右胸前导联(V1-V3)、ST段持续抬高。此病是心源性猝死病因之一。
林玉珍
关键词:BRUGADA综合征心电图右束支阻滞ST段
老年人高血压病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的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检测被引量:3
1997年
目的:通过多普勒血流检测了解老年人高血压病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并提供可靠数据。方法:采用美国Acuson-128型电脑声像仪测量74例高血压患者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和舒张末期流速,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结果:高血压患者的血流呈高阻力,低流速状态,外周血管阻力明显增加,舒张未期血流明显下降。结论: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的多普勒血流检测对老年人高血压病情预测,了解眼动脉硬化程度以及疗效观察有重要意义。
叶秀荣李子平赵红地冯麟增林玉珍何桂英李丁川
关键词:眼动脉视网膜动脉高血压老年人超声波诊断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研究
2004年
目的 对97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射频消融的治疗效果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97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PSVT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42例、房室旁道所致房折返性心动过速50例,房室结双径路合并房室旁道5例。结果 房室结双径路42例,其中慢-快型41例,快-慢型1例;房室旁道50例,其中左侧旁道34例,右侧旁道10例,双旁道4例,多旁道1例;房室结双径路合并房室旁道5例,共计107条。成功率95.6%,复发率3.3%,并发症2.2%。结论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掌握消副放电时间及能量,减少复发率。操作要规范,细心,减少并发症。
王小冬林玉珍张清华陈士良胥洪卫
关键词:导管射频消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结双径路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老年人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被引量:11
1999年
目的了解老年人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脑血管性疾病和糖尿病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方法采用美国Acuson-128型电脑影像仪测量209例老年人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结果正常老年人血流动力改变与患脑血管病和糖尿病的老年人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李子平叶秀荣赵红地林玉珍冯麟增何桂英李丁川
关键词:眼动脉视网膜动脉老年人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测
降脂茶治疗高脂血症260例被引量:4
2006年
刘立李站立庞浩龙林玉珍
关键词:高脂血症中医药疗法降脂茶
血脂康对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1
1997年
为研究血脂康的降脂作用强度,对108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按血脂水平分层配对随机分组,53例服血脂康,55例服辛伐他丁作为对照。8周末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分别下降23.0%与23.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下降28.0%与29.5%,甘油三酯(TG)分别下降28.1%与29.5%。各自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01),但两组间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血脂康耐受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提示血脂康是与辛伐他丁疗效相似的国产高效血脂调节剂。
寇文怠陆宗良郭静萱李海燕薛士文李海燕吴学思薛士文
关键词:高血脂病药物疗法辛伐他丁
彩色多普勒对老年人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流检测被引量:1
1998年
叶秀荣李子平赵红地林玉珍何桂英李丁川
关键词:老年人彩超血流
射频消融治疗左侧房室旁道并存房室结双径路1例
1998年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5岁。阵发性心悸、胸闷30余年,加重1年于1998年5月6日入院。患者自30余年前因心悸、胸闷在当地医院医治,发现“心动过速”。此后逢劳累及情绪激动时出现以上症状,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2小时不等,均能深吸气屏气后缓解。近1年来患者心悸、胸闷症状加重,发作频繁,持续时间长,口服倍他乐克6.25mg.每日2次,疗效不佳,为射频消融治疗收入院。查体:血压14/9KPa(1KPa=7.5mmHg),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胸廓对称,两肺无干湿罗音,心率76bpm,律齐,无病理性杂音,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心动过速发作时RP′逆传时间一致,P′R可见长短两种间期,提示前传双径路,逆传旁道。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隐匿型预激综合征,房室结双径路。
王小冬张清华胥洪卫林玉珍
关键词:左侧房室旁道房室结双径路射频消融治疗室房逆传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发作时
全文增补中
350例应用国产厄贝沙坦与进口缬沙坦降压疗效研究
2004年
目的 比较国产厄贝沙坦与进口缬沙坦对轻、中度高血压病降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研究方法,轻中度高血压病人350例,厄贝沙坦组181例,缬沙坦组169例。厄贝沙坦起始剂量为150mg,po,qd。缬沙坦起始剂量为80mg,po,qd。2周后未达有效,厄贝沙坦增加至300mg,po,qd。缬沙坦增加至160mg。疗程4周。结果 随机双盲治疗4周开盲后统计,2组患者治疗2周、4周血压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4周末厄贝沙坦总有效率为78.2%,4周末缬沙坦总有效率为74.5%。2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两药的不良反应分别为17.6%及15.98%,均较轻,可耐受。结论:国产厄贝沙坦与缬沙坦相比均有较好降压疗效及耐受性,适合于中国高血压病人的一线降压治疗。
贡联兵林玉珍王小东庞浩龙孙忠实张石革
关键词:厄贝沙坦降压药高血压病
微粒化非诺贝特对老年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
1998年
目的了解微粒化非诺贝特对老年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情况。方法随机选择血清总胆固醇(TC)≥5.20mmol/L和(或)甘油三酯(TG)在2.00~5.65mmol/L之间者共52例。年龄60~76岁 ,平均65.8岁。其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性<1.04mmol/L、女性<1.16mmol/L者10例。33例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塞 ,稳定性心胶痛)或脑血管疾病。排除半年内患有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严重创伤或做过重大手术者。分为药物组(每天200mg口服8周)和安慰剂组。结果服药4周末 ,非诺贝特组血清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TC_HDLC)/HDLC的比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 ,且显著低于安慰剂组(P<0.05或0.01)。8周末以上指标进一步下降 ,仍然显著低于安慰剂组(P<0.05或0.01) ,其下降幅度分别为32.9 %,53.7 %,29.4 %和41 9 %。而血清HDLC两次观察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非诺贝特组服药4周后1例和安慰剂组服药8周后1例血清尿素氮为7.56~9.39mg/dl(高限7.5mg/dl)、非诺贝特组服药8周后1例和安慰剂组服药8周后1例血清肌酸激酶为133.2~258.41IU/L(高限130IU/L) ,但未出现临床症状。谷丙转氨酶和血糖无明显变化。结论微粒化非诺贝特具有降低TG、TC和LDLC以及升高HDLC作用 ,对老年患者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秦树存张维强齐鹏赵美玲董振南方品芳张锦林玉珍徐小曼李永昌方欣付蕾
关键词:微粒化非诺贝特高脂血症临床疗效老年人耐受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