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霓阳

作品数:144 被引量:431H指数:10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2篇期刊文章
  • 4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1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48篇新生儿
  • 48篇缺氧
  • 39篇缺血
  • 29篇血性
  • 29篇缺氧缺血性
  • 24篇缺氧缺血性脑
  • 20篇细胞
  • 19篇早产
  • 16篇早产儿
  • 15篇窒息
  • 15篇缺血性脑病
  • 15篇缺氧缺血性脑...
  • 15篇二氮嗪
  • 14篇心肌
  • 14篇血清
  • 14篇脑损伤
  • 13篇新生儿缺氧
  • 13篇新生儿缺氧缺...
  • 13篇新生儿缺氧缺...
  • 13篇新生儿缺氧缺...

机构

  • 134篇汕头大学医学...
  • 11篇汕头大学
  • 6篇汕头大学医学...
  • 5篇广东省妇幼保...
  • 5篇中山大学
  • 4篇深圳市人民医...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深圳市妇幼保...
  • 4篇广州市妇女儿...
  • 3篇佛山市妇幼保...
  • 3篇暨南大学
  • 3篇惠州市中心人...
  • 3篇暨南大学附属...
  • 3篇珠海市妇幼保...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江门市中心医...
  • 3篇中山市博爱医...
  • 3篇东莞市人民医...
  • 3篇广东省第二人...

作者

  • 144篇林霓阳
  • 72篇房晓祎
  • 21篇郭继忠
  • 18篇吴北燕
  • 16篇许立德
  • 12篇翁立坚
  • 9篇卢燕君
  • 9篇李彤
  • 8篇李玉光
  • 8篇蔡扬帆
  • 6篇杨斯岚
  • 6篇温翠琪
  • 6篇周秀吟
  • 6篇陈旭生
  • 6篇潘英
  • 5篇陈玉霞
  • 5篇胡莲清
  • 5篇黄巧凤
  • 5篇崔其亮
  • 5篇仇烨

传媒

  • 16篇汕头大学医学...
  • 8篇中国妇幼保健
  • 4篇中国基层医药
  • 4篇广东医学
  • 4篇中华医学会2...
  • 3篇新生儿科杂志
  • 3篇医学综述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中国临床研究
  • 3篇发育医学电子...
  • 3篇2004年全...
  • 2篇中华围产医学...
  • 2篇中国当代儿科...
  • 2篇中华儿科杂志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2篇中华妇幼临床...
  • 2篇国际儿科学杂...
  • 2篇国际护理学杂...
  • 2篇中国小儿急救...

年份

  • 3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8篇2014
  • 15篇2013
  • 7篇2012
  • 11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10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15篇2004
  • 3篇2003
1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联合应用ROCKII及GSK-3β抑制剂对缺氧缺血脑损伤新生大鼠神经元细胞骨架稳定作用研究
林霓阳
血清CK-MB、cTnI及校正QT离散度在评价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CK-MB、cTnI及校正QT离散度(QTcd)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价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4月至2012年2月在本院新生儿科住院足月新生儿82例资料,其中窒息组52例...
房晓祎林霓阳杨斯岚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诊断和随访的价值被引量:36
2004年
目的 讨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AE)的CT诊断和随访的价值。方法 对125例NAE患儿进行头颅CT平扫,分析CT征象。结果 36例CT诊为轻度NAE,表现为大脑实质内有斑片状低密度灶,范围≤2个脑叶;62例诊为中度NAE,病灶分布超过2个脑叶,脑灰白质分界不清,其中25例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27例为重度NAE,大脑半球呈弥漫低密度,脑室、脑池变窄或消失,其中12例合并脑内出血。随访68例,CT显示26例恢复正常,7例脑白质萎缩,8例脑积水,12例脑灰质萎缩,3例遗留脑软化灶,12例双额部有少量硬膜下积液。结论 CT除能准确诊断NAE外,还可用于随访观察其后遗症。
吴茂雄林霓阳黄旭璇李坤成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检查随访
母源性疾病对新生儿的影响及早产儿发生小于胎龄儿的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讨母源性疾病对新生儿的影响及早产儿发生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的高危因素。方法 查阅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自产科转至新生儿科的3 387例新生儿及其母亲资料,分析母源性疾病对新生儿的影响。将其中的1 794例早产儿分为SGA组(n=303)和非SGA组(n=1 491),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下因素与早产儿发生SGA的关系: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PROM)、高龄(年龄>35岁)、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多胎、产次(初产/经产)、试管婴儿、先天性宫内感染、乙肝、阴道炎、甲状腺功能异常、产前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胆汁淤积、HELLP(hemolysis, elevated liver function and low platelet count)综合征、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并评价其预测效能。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结果 (1)产科来源新生儿主要疾病:早产儿52.97%(1 794/3 387)、低出生体质量儿(low birth weight,LBW)48.15%(1 631/3 387)、病理性黄疸34.72%(1 176/3 387)、肺炎32.97%(1 117/3 387)、SGA18.01%(610/3 387)。(2) PROM组新生儿胎龄小、体质量低,SGA发生率低,肺炎、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发生率高(P<0.05);与非高龄组比较,产妇高龄组新生儿胎龄小,其中,高龄初产组新生儿低血糖症发生率高于高龄经产妇组[(26/147(17.69%)与47/426(11.03%),P<0.05];产妇妊娠期糖尿病组新生儿体质量大、低血糖症发生率高,SGA、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发生率低(P<0.05);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新生儿胎龄小、体质量低,SGA、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窒息、低血糖症发生率高,病理性黄疸发生率低(P<0.05);产妇多胎组新生儿胎龄小、体质量低,SGA、NRDS、低血糖症发生率高,病理�
房晓祎邹新飞李管明张霭润王启闯杨斯岚林霓阳
关键词:小于胎龄儿围产期管理
二氮嗪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不同脑区的神经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KATP通道开放剂二氮嗪对宫内室息造成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不同脑区的神经保护作用,为进一步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提供依据。方法: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窒息组、二氮嗪组、二氮嗪+格列苯脲组和溶剂组,其...
林霓阳陈玉霞房晓祎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儿二氮嗪神经保护
文献传递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研究
林霓阳房晓祎陈旭生许立德吴北燕郑镜泽邓小玲
该研究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ASA)方法检测103例HIE新生儿及30例正常对照组新生儿SIL-2R浓度,并进行HIE与正常对照组新生儿对比、HIE组治疗前后对比、不同程度HIE组间对比,发现HIE组新生儿...
关键词:
关键词:新生儿疾病缺氧缺血性脑病细胞免疫机制
护理教育“专科升本科”课程设置改革的设想被引量:12
2004年
高等护理人才的培养是护理学科发展的根本保证,探讨新时期护理教育“专科升本科”课程设置改革方向,加速护理人才成长,促进护理学科发展。作者认为,护理教育专升本课程设置应摆脱生物医学模式影响,突出护理,注重整体,加强人文,体现社区并结合我国实际,增设护理经济学概论,加强统计学、科研方法学、信息技术、法律基础等课程教学,以期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独立个性、勇于探索、开拓进取和实践技能的国际化人才。
温翠琪郭光华林霓阳郭佩兰
关键词:护理教育课程设置专科升本科教学方法
雾化吸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和护理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 44例NRDS患儿分为3组,16例患儿行雾化吸入PS(雾化组),16例用气道内滴入PS(气内组)以及12例单纯应用呼吸机治疗(单纯组)。观察3组患儿不同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胸部X线及动脉血气分析、上机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雾化组中,治疗后13例无需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3例需要机械通气,上机时间0~52h,平均上机时间(45.3±8.33)h,治疗后临床症状,胸部X线表现及动脉血气(pH,PO2,PCO2,a/APO2)结果均有改善,显效12例,有效4例,并发肺部感染2例;气内组中,7例无需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9例需机械通气,平均上机时间(76±8)h;显效13例,有效3例,并发肺部感染10例,肺不张2例;单纯组12例中,均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平均上机时间(105±15)h;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1例,并发肺部感染11例,气胸1例,肺不张2例。结论 雾化吸入能在短时间(1h)内有效改善肺换气和弥散功能,促进氧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减少上呼吸机的时间。
卢燕君郭继忠冯欣蘅房晓祎林霓阳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早产儿雾化吸入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血清瘦素及多种生长相关激素水平研究
2009年
目的瘦素(leptin,LEP)主要由脂肪组织产生,参与机体能量代谢、调节生长发育。本研究通过检测早产儿不同日龄(第1、7、12天)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头围(head circumference,HC)及血清LEP、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胰岛素(insulin,IN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水平,探讨早产儿血清LEP及多种生长相关激素水平变化与体重变化的关系。方法70例早产儿中患严重疾病的早产儿40例(患病组)、未患严重疾病的早产儿30例(对照组),测量出生第1、7、12天时体重、身长、头围,计算BMI,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相应日龄血清LEP、NPY、INS、IGF-1水平。结果(1)患病组早产儿生后第1、7、12天血清LEP分别为0.74±0.21、0.60±0.18、0.82±0.12(mg/L)(P〈0.01),BMI分别为9.81±1.24、8.36±0.87、9.08±1.12(kgZm。)(P〈0.01);对照组早产儿生后第1、7、12天血清LEP分别为0.78±0.17、0.71±0.17、0.88±0.58(mg/L)(P〈0.01),BMI分别为10.03±1.04、9.35±0.80、11.06±0.82(kg/m^2)(P〈0.01)。两组早产儿血清LEP水平,第1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12天患病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2)患病组及对照组早产儿不同日龄血清LEP与BMI均存在正相关关系。(3)患病组早产儿生后第1、7、12天血清NPY水平,分别为55.33±9.38、46.64±6.17、75.13±9.12(ng/L)(P〈0.01),血清INS水平分别为10.07±2.63、7.71±2.77、10.37±2.29(mU/L)(P〈0.01),血清IGF-1水平分别为38.66±11.42、31.98±7.34、41.84±8.05(mg/L)(P〈0.01)。对照组早产儿在生后第1、7、12天血清NPY水平,分别为57.77±7.15、48.49±8.81、81.36±8.51(ng/L)(P〈0.01),血清INS分别为11.55±1.99�
房晓祎翁立坚林霓阳周秀吟黄巧凤
关键词:瘦素早产儿体重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IL-8水平变化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白细胞介素 8(IL 8)为缺血 /再灌注时炎症细胞的释放产物 ,并可引起细胞损伤。该研究旨在探讨IL 8是否参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5 0例HIE患儿 (HIE组 ,其中轻度HIE 1 8例 ,中度HIE 1 7例 ,重度HIE 1 5例 ;合并感染者 2 9例 ,未合并感染者 2 1例 )、30例正常新生儿 (正常对照组 )及 2 0例患感染性疾病无HIE患儿 (感染组 )血清IL 8水平 ,HIE患儿经治疗后复查血清IL 8。结果 HIE组血清IL 8水平高于对照组 (2 1 .5 2± 9.5 9pg/mlvs 1 4 .4 3± 4 .84 pg/ml)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重度HIE患儿血清IL 8水平高于轻度HIE组 (2 6 .0 7± 1 3.83pg/mlvs 1 7.5 6± 6 .5 2pg/ml)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与中度HIE组比较 (2 1 .71± 5 .6 5 pg/ml)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HIE患儿治疗后IL 8水平较治疗前下降 (1 4 .5 3± 4 .87pg/mlvs 2 2 .6 0± 7.0 6 pg/ml)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有感染合并症HIE患儿血清IL 8水平高于无感染合并症患儿及感染组患儿依次为 2 3.79± 1 1 .0 4pg/ml,1 8.38± 6 .0 7pg/ml,1 8.2 2± 8.0 1 pg/ml,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新生儿HIE时血清IL 8升高 。
房晓祎卢燕君吴北燕周秀吟林霓阳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IL-8白细胞介素-8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