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佶中
- 作品数:17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北民族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高师声乐课教学中应坚持的几个原则
- 2009年
- 声乐是高师音乐专业的必修课程和骨干课程。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坚持四个基本教学原则:一、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二、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三、坚持灵活多变的教学原则;四、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 梁佶中
- 关键词:声乐课教学
- 民族歌剧咏叹调《飞出苦难的牢笼》的艺术特色及演唱举要
- 2011年
- 歌剧《草原之歌》是创作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一部民族歌剧,《飞出苦难的牢笼》是剧中女主人公演唱的一首咏叹调,现在这首咏叹调被收编到很多声乐教材中,是音乐会和声乐教学中常选的曲目之一,
- 梁佶中
- 关键词:歌剧咏叹调民族歌剧艺术特色演唱声乐教材
- 声乐演唱中的“形”与“势”
- 2004年
- 梁佶中
- 关键词:声乐演唱歌曲演唱演唱者高音舞台艺术舞台形象
- 民族声乐的润腔艺术被引量:26
- 2004年
- 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原生态民歌和基于这些原生态民歌、戏曲唱腔改编和创作的歌曲 ,在演唱方面包含着旋法、音程、节奏、调式、调性、曲式、发声方法、咬字吐字和润腔特点等因素 ,这些因素构成各民族各地区的声乐演唱风格和特色。而演唱风格的形成因素主要在于润腔技巧方面 ,也就是说润腔决定着演唱的风格。因此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 ,民族声乐的艺术也就是润腔的艺术。
- 梁佶中
- 关键词:民族声乐润腔艺术
- 通俗唱法的润腔技巧对民族唱法润腔艺术的借鉴作用被引量:1
- 2011年
- 从欧洲、美洲和港台传过来的通俗歌曲唱法,在当今的中国已经是甚嚣尘上、妇孺皆能、老少咸宜了,就其唱法来说,基本上接近口语化,音域大多也在自然音域范围之内,在演唱上比专业的美声、民族唱法更容易被一般大众所接受和掌握,也更具普适性。随着通俗唱法的不断丰富和提升,各种润腔技巧在不同风格的歌手的演唱中精彩呈现,极大地拓展了通俗歌曲的艺术表现力,应该说,通俗歌曲的这些润腔技巧对于民族声乐润腔艺术的发展有着极为可贵的借鉴作用。
- 梁佶中
- 关键词:通俗歌曲民族唱法润腔技巧
- 振鬣长鸣 万马皆喑——试论李双江的歌唱艺术被引量:3
- 2004年
-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三马图赞序》中有云:“振鬣长鸣,万马皆喑”,说的是好马振动颈毛,一声长嘶,其它的马自愧弗如,因而全都哑然无声。这是何等了不起的情景!且不说别的,仅就这声致使“万马皆暗”的咧咧长鸣,足以见得它即便不是一匹神马,也完全“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了。在我国男高音的行列里,李双江是一代高山仰止、独领风骚的歌唱骄子。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他的演唱达到了“
- 梁佶中
- 关键词:歌唱艺术男高音声乐曲男声歌唱家音乐家
- 论声乐教师的职业角色特征被引量:4
- 2005年
- 声乐教师的职业角色特征具有双重性.育人性.复杂性.个体性、长效性等特征。声乐教师只有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些特征的前提下,才能相应地完善和发展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人格素质,同时也在提升着自己的声乐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 梁佶中景俊卫
- 关键词:职业角色育人性人格素质声乐教师个体性
- 论歌唱中气息的品格
- 2005年
- 歌唱中的气息有两种,一种是自然属性意义上的,它是一种用来维持生理平衡的气息;另一种是美学意义上的,它是一种被升华了的、艺术化了的气息,它具有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这种具有了文化内涵和审美待征的气息,正如人的思维、情绪和行为一样,也是有修养的,有境界的,更是有品格的。
- 梁佶中
- 关键词:歌唱气息品格
- 我国老中青三代歌唱家演唱问题刍议
- 2008年
- 从历史时代、年龄结构和演唱资历来看,在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进程中所涌现出的歌唱家应分为老、中、青三代,这三代歌唱家在生存环境、人生经历、文化背景、时代背景、师承关系、审美取向、艺术修养、人文修养等方面各有差异.所以在他们身上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演唱风格特点、声型特点和发声方法特点,当然,由于历史发展、文化转型等种种因素.
- 梁佶中
- 关键词:歌唱家演唱历史时代年龄结构民族声乐
- 论民族声乐科学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 2010年
- 民族声乐的科学性与民族性的关系问题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上世纪50年代在声乐界曾经闹过一阵"土"、"洋"之争,其中就牵涉到科学性与民族性的关系问题,这两者之间是有矛盾的,你要过于讲求科学性,就势必会削弱民族性,你要不讲求科学性,就不能更好地体现民族性.
- 梁佶中
- 关键词:民族声乐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