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龋病
  • 4篇乳牙
  • 3篇牙本质
  • 3篇幼儿
  • 3篇龋病活跃性
  • 2篇电子探针
  • 2篇牙菌斑
  • 2篇牙釉质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强度
  • 2篇釉质
  • 2篇幼儿龋病
  • 2篇正畸
  • 2篇正畸牵引
  • 2篇上颌
  • 2篇龋活跃性
  • 2篇唾液
  • 2篇显微镜
  • 2篇链球
  • 2篇埋伏

机构

  • 15篇同济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东京齿科大学

作者

  • 15篇梁勤
  • 13篇石四箴
  • 3篇许世梃
  • 2篇董宏伟
  • 2篇陈析华
  • 1篇林芳裕
  • 1篇刘艳辉
  • 1篇潘昱
  • 1篇许强
  • 1篇药师寺仁
  • 1篇李红梅
  • 1篇高承志
  • 1篇町田幸雄
  • 1篇邓清
  • 1篇赖红

传媒

  • 3篇现代口腔医学...
  • 3篇上海医学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世界感染杂志
  • 1篇第七次全国儿...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地区学龄前儿童龋活跃性的研究分析被引量:13
2005年
龋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乳牙龋更是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极大的危害.寻找一种简单可靠且能反映龋病易患性的指标是口腔科医生一直探索的课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龋病活跃性(Caries Activity Test,CAT)的研究在国外逐渐受到重视,其旨在了解机体对龋病的敏感度,活跃性强者的患龋状况一般较活跃性弱者的严重.
高承志李红梅梁勤石四箴
关键词:龋病学龄前儿童患龋乳牙龋易患性
幼儿腭粘膜细胞钙离子浓度和龋病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①测定无龋组、龋病低危组和龋病高危组幼儿腭粘膜细胞内钙离子的荧光强度;②分析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和患龋状况的关系。对象:50名4~5岁幼儿按患龋状况分为三组,无龋组22例(dft=0且CSI=0)、龋病低危组12例(00.05);④不同年龄间,钙离子荧光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有龋组幼儿腭粘膜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与dft、dfs、CSI均无相关关系(rdft=-0.132,P>0.05;rdfs=-0.041,P>0.05;rCSI=-0.088,P>0.05)。结论4~5岁幼儿腭粘膜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与患龋状况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梁勤许强石四箴
关键词:钙离子荧光强度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乳牙釉质、牙本质磷含量之分析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乳牙釉质、牙本质磷元素和儿童龋病的关系。方法:对象为5~7岁38名(男17名,女21名)幼儿,取其因乳恒牙替换所拔除的正常下颌乳中切牙38颗(Ⅰ19颗,Ⅰ19颗)。用电子探针X线显微分析仪检测其釉质、牙本质在近中、远中、唇和舌侧之不同深度的磷含量。38名幼儿按其临床检查分为无龋组14名,有龋组24名。结果:①釉质舌侧、近中侧和牙本质各侧之不同深度间,磷含量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01),且牙本质深层磷含量高于浅层。②釉质、牙本质之磷含量在男女性别间无差异(P>0.05);在左右同名牙间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牙釉质和牙本质之磷含量在无龋组和有龋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有龋组之磷含量与dfs仅在牙本质浅层存在低度负相关关系(r=-0.41596,P=0.0432),其余均无相关性。结论:乳牙牙釉质和牙本质磷含量是有高度差异,但磷含量与患龋状况无相关性。
梁勤石四箴刘艳辉陈析华
关键词:乳牙牙釉质牙本质龋齿
12岁儿童恒牙龋病状况分析被引量:13
2001年
目的 调查分析 1 2岁年龄组学生的恒牙患龋状况。方法 对 2 3 3名 1 2岁年龄组学生进行口腔检查 ,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1、该组学生的患龋率为 51 .50 % ,充填率为 2 4 .56% ,DMFT为 0 .92± 1 .1 8,DMFS为1 .2 0± 1 .85,MT为 0 ,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 ;2、DMFT≥ 3者占 1 0 .3 0 % ;3、下颌第一恒磨牙的DMFT、DMFS最高 ;4、窝沟与光滑面的DMFS分别为 0 .99± 1 .3 9和 0 .2 1± 0 .86,两者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  1 2岁学生的DMFT虽尚低 ,但患龋人数超过 50 % ,且充填率偏低 ,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此外 ,由于龋病好发于窝沟点隙 ,因而应重视相应的预防措施。
梁勤石四箴
关键词:龋病流行病学
锥形束CT在上颌埋伏尖牙正畸牵引手术开窗定位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评估锥体束CT在上颌埋伏尖牙正畸牵引手术开窗定位中的作用。方法:对12颗上颌埋伏尖牙拍摄锥体束CT,观察其解剖形态、空间位置及毗邻关系,行外科开窗手术后配合正畸牵引,引导其萌出到生理位置。结果:锥体束CT清楚地显示了埋伏上颌尖牙的解剖形态、空间位置及毗邻关系。开窗手术术中所见与锥体束CT显示的上颌埋伏尖牙空间位置信息相一致。12颗埋伏上颌尖牙经外科开窗手术后成功牵引萌出,尖牙形态良好,牙髓活力正常,牵引未引起邻牙牙根吸收。结论:锥体束CT在埋伏上颌尖牙的定位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董宏伟许世梃俞殷隽梁勤
关键词:锥体束CT埋伏牙正畸牵引
两种龋病活跃性检测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评价上海龋病活跃性检测法(SCAT)和Cariostat两种龋病活跃性检测法在反映患龋现状及预测龋病进展方面的效果。方法以360名3~5岁幼儿为研究对象,均经口腔检查和上述两种方法的检测,1年后再行相同的检查和检测。结果两次SCAT和Cariostat法检查各度间患龋率、龋补牙数(dft)、龋补牙面数(dfs)和龋蚀严重度指数(CSI)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SCAT法和Cariostat法各度间在1年后患龋率增加幅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AT和Cariostat法各度间dft增量、dfs增量和CSI增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SCAT和Cariostat法首次检测及1年后检查结果与dft、dfs和CSI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首次检测结果与dft、dfs和CSI增量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结论 SCAT和Cariostat法在反映龋病的现状和预测其进展方面的检测效果相当。SCAT应用国产试剂,价格低廉,便于在国内推广应用。
许世梃石四箴梁勤
关键词:龋病活跃性幼儿
含Triclosan和Sodium Monofluorophosphate新型牙膏对牙菌斑量和唾液中变异链球菌数的影响
2005年
目的 评价一种含0.3%Triclosan和1.1%sodium monofluorophosphate(SMFP)新型牙膏抑制牙菌斑 和唾液中变异链球菌数的效果。方法 对239名12-13岁学生进行为期6个月的临床检查,在首次及以后的 第3个月和第6个月进行。检查内容包括牙菌斑计数和唾液中变异链球菌数的检测。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 较,实验组3个月和6个月后的牙菌斑计数有很明显的降低,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分别为0.016和0.047)。 (2)两组唾液中变异链球菌数在6月后均有明显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41)。结论 含0.3%triclosan和 1.1%SMFP新型牙膏能显著抑制牙菌斑的形成。
梁勤石四箴Caplan DJNagashima STanaka TTakase NStamm JW
关键词:牙菌斑唾液菌数牙膏
埋伏上颌中切牙牵引萌出前、后牙根形态的变化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观察埋伏上颌中切牙牵引萌出前、后牙根形态的三维变化,探讨埋伏上颌中切牙牵引萌出的时机。方法:对10例经曲面体层片确诊的上颌埋伏中切牙拍摄CBCT进行精确定位,进行外科开窗和正畸牵引萌出,排齐牙列,治疗后拍摄CBCT图像对牵引效果和牙根发育进行评估。结果:10例埋伏上颌中切牙均成功牵引到位,牵引前牙根已发育完成的4例埋伏牙牙根形态未发生变化;而牵引前牙根未发育完成的6例埋伏牙在治疗过程中牙根继续发育,弯曲度和长度均有改善。结论:埋伏上颌中切牙在牙根尚未发育完成前进行牵引萌出可以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董宏伟许世梃俞殷隽梁勤
关键词:正畸牵引
电子探针研究乳牙牙本质磷元素及其与患龋的关系被引量:1
2005年
陈析华石四箴梁勤
关键词:电子探针牙本质磷元素患龋状况
幼儿龋病活跃性的追踪研究--CRT@bacteria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CRT@bacteria龋病活跃性检测法(Ivoclar Vivadent Inc.)反映幼儿患龋现状及预测龋病进展状况的能力.方法 以上海市104名3岁幼儿为研究对象,连续三年口腔检查,连续两年CRT@bac...
梁勤石四箴
关键词:龋病活跃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