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蛋白
  • 3篇梗死
  • 2篇心绞痛
  • 2篇心绞痛患者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膜
  • 2篇血小板膜糖蛋...
  • 2篇糖蛋白
  • 2篇膜糖蛋白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脑梗死患者
  • 2篇绞痛
  • 1篇胆红素
  • 1篇第二磨牙
  • 1篇心病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型心
  • 1篇型心绞痛

机构

  • 5篇广东医学院第...
  • 3篇广东医学院附...

作者

  • 5篇梁淑连
  • 4篇钟毓琼
  • 2篇易伟莲
  • 2篇陈玲
  • 2篇曾钦凤
  • 1篇林少萍
  • 1篇李向东
  • 1篇易伟连

传媒

  • 3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急性心肌梗死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尿酸和总胆红素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和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血尿酸、总胆红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26例AMI患者、39例SAP患者和30例体检健康者的血尿酸和总胆红素进行测定,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MI组血尿酸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与S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血总胆红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但明显高于SAP组(P<0.01)。SAP组血尿酸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总胆红素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和AMI组(P<0.01或0.05)。结论血尿酸和总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早期干预对冠心病的防治有积极意义。
曾钦凤钟毓琼梁淑连
关键词:血尿酸血总胆红素冠心病
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和血流变相关参数的观察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和血流变相关参数的变化和意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血流变仪对75例患者治疗前同时进行血小板膜糖蛋白和血流变相关参数检测。结果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除血浆粘度外各项指标均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急性期患者除MPV、Fg和血浆粘度外各项指标均与恢复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监测血小板膜蛋白和血流变学的变化,可及早发现和防治脑梗死,同时对预测病情演变、合理用药治疗脑梗死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钟毓琼陈玲梁淑连易伟莲
关键词:脑梗死血小板膜糖蛋白血流变学
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凝血-抗凝血指标和血小板活化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凝血-抗凝系统以及血小板活化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ACL-9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42例进展型脑梗死和48例完全脑梗死)治疗前同时进行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纤维蛋白原(Fg)、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PAC-1)检测,ELISA定量分析血管血友病因子(vWF)。其结果与本院体检健康者45例进行对比。结果脑梗死患者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MPV外,进展型脑梗死患者与完全型脑梗死各项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存在着明显的高凝血状态,应尽早采用抗凝治疗以及应用血小板活化抑制剂。
曾钦凤钟毓琼梁淑连易伟连
关键词:脑梗死血液凝固抗凝系统血小板膜糖蛋白
固定平面导板结合MBT直丝弓治疗前牙重度深覆的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了解固定平面导板结合MBT直丝弓治疗前牙重度深覆的效果。方法将24名安氏Ⅱ类Ⅱ度以上深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2例。试验组早期第二磨牙粘戴环(或颊面管),摇椅弓伸至第二磨牙、上颌牙戴固定小平面导板结合MBT直丝弓矫治器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传统直丝弓矫治器。两组矫治前后拍均摄头颅侧位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头影测量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ANB、SN-MP、U6-PP、L6-MP、L1-MP(mm)、AFH(Me-ANS)(mm)、PFH(Ar-Go)(mm)、OB(mm)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打开咬合时间和矫治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固定平面导板结合MBT直丝弓是一种快速有效打开咬合的方法。
林少萍李向东梁淑连
关键词:MBT直丝弓矫治器摇椅弓第二磨牙
临床用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脂联素和相关指标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脂联素以及其他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48例UAP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常规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均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抽血测定脂联素及其他相关指标。同时设45例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UAP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显著降低,而炎性反应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显著升高。治疗后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组hs-CRP、TNF-α、IL-6均下降,但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较常规组明显下降(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清脂联素明显升高。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能降低UAP患者hs-CRP、TNF-α、IL-6水平,有助于纠正UAP患者的炎性反应因子水平。
钟毓琼陈玲梁淑连易伟莲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阿托伐他汀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