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清
- 作品数:10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云南省中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转化医学在针灸学科中的应用——从临床经验到基础研究及其成果推广
- 转化医学是未来医学研究发展的主要模式,针灸学科的发展来源于临床实践,从临床实践中提炼出研究思路并进行基础研究,如何将基础研究的成果快速应用于临床,如何将转化医学模式在针灸学科中应用,应是针灸学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 魏天施静梁清冯斯峰刘梅芳莽臣武
- 文献传递
- 王光鼎主任治疗老年性感音性耳聋经验被引量:1
- 2011年
- 王光鼎主任医师是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导师之一,从事临床、教学、科研40余载,精研经典,以古践今,师古而不泥于古。临床经验丰富,治学严谨,擅治针灸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现将导师治疗针灸科疑难病老年性感音性耳聋的经验总结如下。老年性感音性耳聋属祖国医学耳聋、耳呜范畴。病因区分为外感和内伤。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病位在肾,肾虚为本,风火痰浊为标,但与肝脾关系密切,故而辨证时当注意多脏同病。导师指出本病多为体虚内伤,久呜、久聋,少数为外感或劳欲所致。久鸣、久聋而又突然加重者,多为外感或劳欲所诱发。
- 马磊梁清王光鼎
- 关键词:针刺名医经验
- 王光鼎主任治疗面肌痉挛经验
- 2010年
- 梁清马磊王光鼎
- 关键词:针灸面肌痉挛名医经验
- 升阳通督针法对中风病中医症候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观察国家级名中医张沛霖学术经验比较升阳通督针法与普通针刺法对中风病中医症候的影响。方法:选取172例患者随机分为升阳通督针法组及普通针刺组,各86例。升阳通督针法组以针刺太阳经穴第一侧线及点刺督脉为主,普通针刺组以常规阳明经穴位为主,两组均在治疗18天后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群的变化。结果: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在治疗18天后,患者的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吞咽困难、舌强语蹇主要中医症候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升阳通督针法组组内比较治疗后改善程度较普通针刺组组内比较明显。两组间比较,升阳通督针法组改善中风的主要症候情况更明显。结论:两种方法均可以改善中风病主要症候,提高中风患者的生活能力,升阳通督针法在中风病的中医症候群的改善程度上更具优越性。
- 施静张沛霖徐红梁清吴向农邓星佑张霞辉晋延玲谭文杰张懿杜福生
- 关键词:中风中医症候针刺疗法
- 王光鼎主任治疗老年性感音性耳聋经验
- 跟随国家级名中医王光鼎主任学习3年,学习到名中医治疗感音性耳聋经验:宜泻上补下,正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耳》中说"耳聋之法多端,然大段不过清上镇下二条",即泻上补下法。多数患者应用此法均取...
- 马磊施静梁清王光鼎
- 关键词:针刺名医经验
- 王光鼎主任经验拾零
- 2013年
- 王光鼎主任是我院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师药专家指导老师之一,治医40余年,临证经验丰富,精于辨证论治,针刺配穴严谨,治疗手法得当,主张针药结合,擅长治疗针灸科各种常见病,疑难病。学术上能博采众长,衷中参西,提出“主取督脉,以治四肢疾病”的观点,是我省针灸界的佼佼者。笔者有幸成为王老师学术经验继承人,跟随王光鼎老师学习,受益匪浅,先将其学术经验总结如下。
- 梁清王光鼎
- 关键词:名医经验医案
- 耳穴沿皮透刺结合体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对比耳穴沿皮透刺结合体针疗法与单纯体针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耳穴沿皮透刺加体针组(干预组)和体针组(对照组),每组30例,进行相应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干预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疼痛积分比较,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耳穴沿皮透刺结合体针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优于单纯体针疗法。
- 陈秀萍梁清周双明
- 关键词:颈椎病耳穴贴压
- 王光鼎主任针药并用治疗暴聋经验
- 2013年
- 王光鼎主任是云南省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为第4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王主任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擅长治疗针灸科疑难杂症,尤其对突发性耳聋等病临床经验丰富,其运用“清上镇下”法,针药并用治疗暴聋,取得良好的疗效,特此将其证治经验归纳总结如下。
- 梁清施静郭太品王光鼎
- 关键词:针药并用治疗主任医师暴聋名老中医药专家硕士生导师突发性耳聋
- 针刺督脉经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督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针刺督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VIP和CBM,搜集以针刺督脉为干预措施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检索时间范围均为建库至2020年5月。在两位研究者进行独立筛查文献、资料提取以及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后,使用RevMan 5.3软件对重要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项研究,共包括99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以针刺督脉为主要干预措施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的治疗中,对于提高总有效率[OR=3.90,95%CI:2.37,6.41,P<0.00001]、改善BI评分[MD=8.85,95%CI:2.14,15.56,P=0.010]、MFA评分[MD=10.05,95%CI:4.88,15.21,P=0.0001]、NDS评分[MD=-3.57,95%CI:-4.14,-3.00,P<0.00001]和表面肌电RMS值[MD=-3.58,95%CI:-5.58,-1.59,P=0.0004]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Ashworth评分方面[MD=-0.55,95%CI:-1.50,0.40,P=0.26],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前后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基于目前的临床证据,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的治疗,应用针刺督脉疗法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且具有安全性。但受纳入试验的质量、数量等影响,确切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加以验证。
- 杨光至赵晓庆梁清熊尤龙胡杨阳兆佳
- 关键词:针刺督脉偏瘫META分析
- 针刺配合穴位敷贴牵正膏治疗面神经麻痹3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与探讨针刺配合穴位敷贴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及取效时间。方法:将6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合用穴位敷贴治疗组30例,单纯针刺对照组30例,对比其疗效与取效时间。结果:2组治疗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取效时间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合用穴位敷贴较单纯针刺组能明显减少治疗疗程,减轻病情。
- 梁清刘海静王光鼎
-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针刺敷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