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嵘

作品数:44 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研究计划课题南京军区卫勤专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7篇骨折
  • 16篇关节
  • 14篇手术
  • 12篇手术治疗
  • 11篇疗效
  • 9篇肩锁关节
  • 8篇影像
  • 8篇影像学
  • 8篇肱骨
  • 8篇肱骨近端
  • 8篇肱骨近端骨折
  • 8篇近端
  • 8篇近端骨折
  • 7篇锁骨
  • 7篇疗效比较
  • 7篇非手术治疗
  • 5篇脱位
  • 5篇肩锁关节脱位
  • 5篇关节脱位
  • 5篇钢板

机构

  • 38篇解放军第10...
  • 16篇江苏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合肥市第二人...
  • 1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无锡市第九人...

作者

  • 44篇樊嵘
  • 36篇骆宇春
  • 36篇王诗波
  • 21篇冯彦华
  • 19篇许斌
  • 17篇张伟伟
  • 12篇季航宇
  • 6篇唐可
  • 5篇张焱
  • 5篇明玉祥
  • 4篇华国军
  • 4篇于晓华
  • 2篇潘功茂
  • 2篇姥义
  • 2篇宋升
  • 2篇刘云鹏
  • 1篇肖俊
  • 1篇吴耀义
  • 1篇胡一平
  • 1篇张美超

传媒

  • 9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颈腰痛杂志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东南国防医药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重庆医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6
  • 4篇2014
  • 3篇2013
  • 26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09
  • 2篇2008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后踝骨折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4年
后踝是维持踝关节整体稳定性的重要结构,后踝骨折预后不良将导致踝关节稳定性丧失和继发性创伤性踝关节炎的发生,有关后踝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已受到学者的重视。近年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众多,该文就目前国内外有关后踝骨折的解剖和生物力学、受伤机制、诊断、治疗及术后康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希望为后踝骨折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唐可王诗波骆宇春明玉祥樊嵘
关键词:后踝骨折
体外钢板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附16例报告)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体外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6月009年12月,对16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采用锁骨体外钢板固定治疗。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 d,平均3.5 d。根据Edward对锁骨骨折愈合的评价指...
王诗波骆宇春许斌刘云鹏张焱樊嵘华国军
关键词:锁骨骨折外固定
文献传递
钩钢板取出后肩锁关节影像学变化及取出的必要性被引量:4
2012年
背景:目前对钩钢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内固定后阶段的效果及并发症,而内固定取出后出现的症状及相应影像学变化提及甚少。目的:探讨钩钢板取出后的症状、影像学变化及内固定取出的必要性。方法:选择2009-01/2011-01解放军第101医院骨科收治的采用钩钢板固定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及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87例,其中男54例,女33例;年龄20~61岁,平均39.8岁。取出内固定后均行常规的X射线片检查,并用Constant-Murley评分系统评定取出内固定前、后的肩关节功能。结果与结论:8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8个月。均于12周左右取出内固定。患者伤口愈合佳,未出现感染、内固定断裂、钢板脱钩松动等现象。内固定取出后Constant-Murley评分高于取出前(P<0.001),但有8例取出后评分较取出前降低,取出后X射线片表现主要为:骨吸收征象、肩锁关节炎、肩峰退变等。X射线片表现解释了取内固定前评分较低的原因,能作为诊断的依据并指导取出后的临床治疗;建议在肩周韧带(喙锁韧带及肩锁韧带)愈合后应及时取出内固定。
樊嵘王诗波骆宇春
关键词:锁骨钩钢板肩锁关节放射学表现
后踝骨块与跟腱关系的影像学观察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研究后踝骨折时后踝骨块与后方跟腱的相对位置关系,为手术治疗后踝骨折切口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解放军101医院2010年3月~2013年5月间因后踝骨折行踝关节多层螺旋CT扫描患者的影像资料,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对后踝骨块和后方跟腱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并观察其相对位置关系;选择能够清晰显示后踝主要骨折块的CT扫描断层,测量后踝骨块在跟腱前缘投影的分布特点。[结果]后踝骨折时,后踝骨块与跟腱的位置关系主要有三种情况:(1)后踝骨块在跟腱上的投影局限在跟腱外缘以内且超出跟腱内缘的有33例(占57.9%);(2)投影局限在跟腱内缘以外且超出跟腱外缘的仅2例(占3.5%);(3)投影在跟腱内、外缘均有超出的有22例(占38.6%)。在能清晰显示后踝主要骨块的CT扫描断层上选择跟腱前缘中点为标准点,后踝骨块在跟腱前缘投影向标准点内侧有延伸的有55例,向标准点外侧有延伸的有24例;向内侧延伸的平均长度为(23.04±8.24)mm,向外侧延伸的平均长度为(6.82±4.6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后踝骨折时,明确后踝骨块与跟腱相对位置关系和骨折线分布特点有利于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暴露后踝。术前应常规行踝关节多层螺旋CT扫描,并对后踝骨块和跟腱行三维重建,明确后踝骨块与跟腱的相对位置关系和骨折线分布特点,再选择合适的手术人路和固定方法。
唐可王元杰潘功茂明玉祥王诗波樊嵘骆宇春
关键词:后踝骨折跟腱CT三维重建
模拟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后疲劳载荷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背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何时下床活动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实验拟通过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早期的生物力学变化来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目的:观察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后疲劳载荷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取3具新鲜猪脊柱标本,制成12个脊柱功能单位,随机分为A,B,C组,行单侧椎板开窗髓核摘除后,在不同循环载荷压力(500~1000N,500~2000N,500~3000N)下行疲劳载荷实验。结果与结论:A,B组椎间盘高度、刚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应变增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C组椎间盘高度和刚度的降低、应变的增大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循环载荷后3组间比较,椎间盘高度、应变、刚度的变化幅度均随载荷压力的增大而变大(P<0.05)。结果说明髓核摘除后较大的载荷会破坏腰椎的稳定性。
宋升芮永军孙振中华国军樊嵘
关键词:髓核摘除术疲劳载荷腰椎
肩锁与喙锁关节植入物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背景:有关肩锁关节脱位治疗的报道很多,虽然采用的手术方式和固定材料存在差异,但总体而言可分为两大类,即肩锁固定和喙锁固定。究竟何种方式疗效更佳,目前还存在很大的争议。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比肩锁固定和喙锁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50年1月至2011年10月)、EMBASE(1966年1月至2011年10月)、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年1月至2011年10月)、万方数据库(1982年1月至2011年10月)及中国知网数据库(1979年1月至2011年10月)中有关比较肩锁固定和喙锁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文中所述纳入标准搜集后进行对比,利用RevMan5.0软件进行异质性分析及Meta分析,绘制森林图。结果与结论:共9篇文章(473例患者,473侧肩锁关节)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肩锁固定与喙锁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固定后肩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者在固定后上肢肌力、肩关节活动度、固定后再次脱位率等指标变化上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因此临床上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不强求采用肩锁固定或是喙锁固定,可根据患者病情、所在医院的条件及术者对不同手术方法的熟悉程度等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
张伟伟王诗波冯彦华骆宇春许斌季航宇樊嵘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META分析
肩锁与喙锁关节植入物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有关肩锁关节脱位治疗的报道很多,虽然采用的手术方式和固定材料上存在差异,但总体而言可分为两大类,即肩锁固定和喙锁固定。但究竟何种手术方式疗效更佳,目前还存在很大的争议。本研究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比肩锁固定和喙锁固定...
王诗波张伟伟冯彦华骆宇春许斌季航宇樊嵘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META分析手术方式临床疗效
胸锁关节疾病二例报告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总结2例胸锁关节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2004年2月及2011年6月收治2例胸锁关节疾病男性患者。年龄分别为61岁及50岁,病程分别为20 d及7 d。胸锁关节非特异性关节炎1例,手术清创后采用重建钢板固定胸锁关节;胸锁关节奇异变形杆菌感染1例,采用脓肿切开引流,局部病灶清除,抗感染及局部换药治疗。结果 1例胸锁关节非特异性关节炎患者术后随访8个月,切口愈合良好,病变未复发,肩关节活动无明显受限。1例胸锁关节奇异变形杆菌感染患者随访1年,功能恢复良好,病变未复发。结论胸锁关节疾病发病率低,疾病类型多样,诊断和治疗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冯彦华王诗波骆宇春樊嵘许斌张伟伟季航宇
关键词:手术治疗
超声与透视下犬股骨骨折外固定的实验对比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超声仪在监测犬股骨骨折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手术中的效能。[方法]选择10只成年比格犬作为研究对象,实验前对双侧股骨进行X线片检查以排除肿瘤、畸形等影响,采用开放性截骨术建立股骨骨折模型。每只实验犬双侧股骨随机分配到超声组和透视组进行对照,分别在超声诊断仪及C型臂X线机辅助下行股骨骨折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手术。术后分别摄取犬双侧股骨正侧位X线片。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骨折复位效果和固定针深度。[结果]超声组和透视组外固定支架手术操作完成的时间分别为(34.3±1.8)min和(43.8±2.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透视组术后X线片骨折对位率分别为(89.3±3.6)%和(91.6±3.7)%,术后正、侧位X线片成角分别为(4.4±1.5)°、(5.9±1.7)°和(3.5±1.1)°、(4.8±1.9)°。两组固定针深度分级,超声组:优21例,良16例,差3例,优良率92.5%;透视组:优32例,良8例,差0例,优良率100%。透视组术后骨折对位、X线正、侧位成角和固定针深度均优于超声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股骨骨折模型可获得满意的复位与固定,提示便携式超声仪可有效替代X线机,尤其适合野战环境下四肢骨折伤员的紧急救治。
葛永军樊嵘姥义骆宇春王诗波
关键词:超声外固定骨折
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非手术疗效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非手术方法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的疗效。&lt;br&gt;  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月,分别用非手术及手术方法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共患者35例。其中男14例,女21例;年龄,63~...
樊嵘冯彦华王诗波骆宇春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非手术治疗老年患者临床疗效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